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總哭哄不好怎麼辦?

2019-08-24     阿梁1994

現在很多幼兒園開設了新生體驗班,而大多數孩子是第一次上幼兒園,很多孩子因為是第一次突然離開媽媽,孩子會在媽媽離開的那刻,或者在幼兒園找不到媽媽,撕心裂肺的大哭。因為分離使孩子充滿了恐懼和失去了安全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哭的原因:環境往往會令孩子產生不安,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要適應的問題也實在太多了。

更換封面

00:10 視頻尚未發布,暫時無法播放

哭的場面已經只能叫家長才能平息了

1.沒有群體生活紀律的概念:孩子一向在家中過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較窄,接觸的不外乎兄弟姐妹、父母或親友;所以一旦入學,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事。

2.生活方式的改變;孩子在家中要遵守的只是一些簡單的家庭規則,而且由於家庭成員少,實行起來並不太困難。但學校內的規則卻很複雜,上洗手間要舉手,吃茶點要待全班小朋友都準備好,才可以一起"開動",一下子要習慣是頗困難的。

3.學校環境陌生:學校的設計、大小都與家中大不相同。一個課室有那麼多的桌椅……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4.老師和孩子初相識,必須一段長時間才能建立關係,上課初期,彼此都在摸索階段,需要互相適應。 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在幾十年的幼教生涯中,曾經無數次站在幼兒園門口,迎接剛入園的小朋友。每一次,總會有新來的寶寶因為離開父母而哭泣不已,總會有寶寶拽著爺爺奶奶的衣角不肯鬆手,含淚的眼中充滿恐懼。 看到他們這樣,作為老師,我心裡也是酸酸的。


正常情況下,幼兒園小班配備三個老師,但因為小班情況特殊,今天小班每個班配備了六個老師,辦公室的行政人員也來幫忙一般情況下,學校都不會打擾家長,除非有些孩子鬧得太厲害,影響健康,學校就會聯繫家長先安撫孩子。

一:心疼孩子



這位家長在幼兒園來來回回已經四趟了,她的孩子在小三班,孩子已經送進了教室,她卻放心不下。老師告訴她,家長先要克服分離焦慮,不要把情緒帶給孩子,如果家長一直不離開,孩子就更難「斷奶」。聽完老師的話,這位家長離開教室門口,走了幾步,又往回走,她流著淚對我說:「我知道孩子在這裡會得到很好的照顧,可就是不忍心把他一個人留下。」

個別家長把孩子送進教室後,趴在窗外看孩子,擔心孩子發現自己,在老師的勸說下,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幼兒園。


怎樣能讓孩子儘快適應?

來自於幼兒教育專家的心裡話:幾乎每個孩子進入幼兒園,都有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表現形式就是哭鬧、不進教室,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需要有心理準備,並且對孩子有信心。自己不要焦慮,不要捨不得孩子,不要想著孩子不習慣就不上了,孩子總要長大,總要離開父母的。家長要堅持送孩子入園,及時和老師溝通。幼兒園的老師都有豐富的經驗,會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溫柔安撫孩子,通過學校的一系列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般一到兩周,孩子就能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不要著急,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並給予鼓勵,不可哄騙、嚇唬。

總結: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在孩子們勇敢放開家長的手走進校園的同時,家長們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儘快適應校園,適應集體生活。

關於以上圖文的話題,

讀者們還有更好方法和經驗?

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

-END-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小編:阿梁

喜歡我們,就將我們關注吧!

我們的成長來自於您的每一份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eUnU20BJleJMoPMv8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