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盆栽,種類也不少,養殖起來難度也不是很大。因此,很多時候被稱為「懶人植物」,這個「懶」是指蘆薈好管理,不用經常澆水,只要環境適宜就能旺盛生長。
不過有些花友在養殖蘆薈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像今天要說的這個問題:蘆薈葉片發紅乾枯,長得沒有精神。為什麼蘆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要怎樣處理才能恢復正常的生長狀態,使葉子變綠長得胖嘟嘟呢?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蘆薈葉片為什麼會發紅乾枯、沒精神呢?
蘆薈出現發紅乾枯的現象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暴曬和缺水兩個原因。
日常的養殖過程中,我們都知道蘆薈是一種喜光的植物,不能養在昏暗的環境裡面,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常常忽略了另一個極端,就是蘆薈也不能暴曬,尤其是全天的曬太陽。
雖然蘆薈有一定的耐曬以及抗旱的能力,但要是長期處在這樣一個環境,加上蘆薈是盆栽,根系淺,能夠從盆土中吸收的水分本來就少,久而久之因為缺水就會出現葉片乾枯發紅的現象,原先飽滿胖嘟嘟的葉片也會變得皺巴巴的,整個植株毫無精神和生氣可言。
那麼蘆薈出現了發紅乾枯的問題之後,還能恢復到原來的生長狀態嗎?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多做2個小動作,只要葉片還有活性,那麼蘆薈還是可以恢復到正常的生長狀態的。
那麼如何恢復蘆薈原來正常的生長狀態呢?
1、轉移位置。
蘆薈葉子乾枯發皺,暴曬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要想恢復,那麼必須要將蘆薈轉移到合適的場所。
什麼地方合適呢?通常有散射光,光線明亮的地方都是可以養好蘆薈的。而要是早晚能夠照到太陽,中午又沒有暴曬的位置則更好。這個早晚是時間段大概是早上10點以前和晚上4點以後,夏天要根據太陽光以及蘆薈的生長狀態適當調節時間段。
蘆薈轉移位置之後,後期正常養護,那麼蘆薈葉片就會慢慢復綠,恢復旺盛生長的狀態。
2、增加澆水
蘆薈不是耐旱麼,為什麼要增加澆水呢?
其實再耐旱的植物也有限度,超過這個限度之後,就會損傷自傷的健康。有時候長時間缺水蘆薈雖然不會死掉,但是為了維持生命,蘆薈會變得乾枯、發皺,看起來就很醜。但是一旦有遇到澆水或者室外養殖遇到下雨天,蘆薈很快就能大量補充水分,整個狀態也變得生機勃勃。
所以暴曬後的蘆薈,移到散射光處之後,要及時補充水分、澆透水,放到通風的地方,這樣不會積水和悶根,等它吸飽水之後,葉片和植株慢慢的就能逐漸恢復之前的最佳生長狀態。當然後面澆水最好也是間干間濕,盆土不可長期潮濕,不然很可能會因為爛根導致植株死亡。
蘆薈耐旱能力強大,而且恢復能力也很好,將它養活其實還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養好記得要做好光照、澆水、溫度等方面的養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