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硯齋批語裡說「甄寶玉送玉」和「鳳姐掃雪拾玉」有什麼關聯?

2023-11-24     少讀紅樓

原標題:脂硯齋批語裡說「甄寶玉送玉」和「鳳姐掃雪拾玉」有什麼關聯?

「通靈寶玉」作為賈寶玉的象徵物,是他的命根子,貫穿於賈寶玉在紅塵中的每一天。

關於「通靈寶玉」,八十回後的佚稿中有脂批所謂的四個「大過節、大關鍵」,其中之一就是「甄寶玉送玉」,但還有「鳳姐掃雪拾玉」之情節,本篇拙文嘗試對這一情節作一些探佚。

第八回襲人在服侍酒醉的賈寶玉睡後,替寶玉把「通靈寶玉」從項圈上摘了下來,然後塞在被褥之下。脂批指出:「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為'誤竊'一回伏線。」第十五回弄權鐵檻寺的鳳姐也有同樣的塞玉情節,因此,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一定會失竊。第八回,文本描述石頭曾記下自己的幻相和鐫刻於其上的篆文,脂批指出:「又忽作此數語,以幻弄成真,以真弄成幻。真真假假,恣意遊戲於筆墨之中」。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石頭之幻相一一「通靈寶玉」其實是「恣意遊戲於筆墨之中」的作者「以幻弄成真」的象徵物,並沒有任何實際經濟價值。因此,「通靈寶玉」的失竊才會被脂批稱為「誤竊」。

楔子中,提及文本輾轉最終來到曹雪芹(真正的作者)手中,其中「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吳玉峰諧音「無玉瘋」,暗示在以夢幻呈現的文本中,作為幻境中的夢之幻影賈寶玉,一定會因為「通靈寶玉」的丟失而瘋癲。

但是,前八十回中從未描述賈寶玉因為丟失「通靈寶玉」而瘋癲。第五十二回,平兒丟鐲,文本借平兒與麝月的悄悄對話提及賈寶玉房裡「那一年有一個良兒偷玉」的舊事。第五十二回還在前八十回內,因此,良兒偷的玉絕對不會是「通靈寶玉」。而且,良兒與墜兒都不過是小丫頭,沒有主人召喚就不能接近賈寶玉的臥室。脂批只是將良兒偷玉與墜兒偷鐲子稱為賈寶玉房裡的「兩次小竊」,而前八十回中,賈寶玉有兩次因林黛玉而摔「通靈寶玉」,都驚動了老祖宗賈母,如果良兒偷的是「通靈寶玉」,那可是非同尋常的大事,一定會在賈府中掀起軒然大波,文本也不可能如此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因此,「通靈寶玉」誤竊事件一定發生於八十回後。

賈寶玉的所謂瘋癲不過是在「世人皆濁,淈非正統之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哺非正統之糟而歠其醨」的末世里裝瘋賣傻。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寶釵向寶玉介紹《點絳唇》中的《寄生草》,讓寶玉稱讚不已,引發黛玉的醋意,並藉機諷刺「還沒唱《山門》,就《妝瘋》」,在「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文本中,暗示裝瘋賣傻正是賈寶玉通往情僧道路上的最後一站。因此,賈寶玉因「通靈寶玉」被誤竊而「瘋癲」,一定發生在故事即將結束、賈寶玉出家之前。

歷盡風月波瀾的賈寶玉,量變達到質變,終於頓悟。第二十五回,癩僧和跛道前去救治因魘魔法而奄奄一息的寶玉和鳳姐,脂批指出:「僧因鳳姐,道因寶玉,一絲不亂。」,最終賈寶玉就像甄士隱一樣,「將道人肩上褡褳搶了過來背著,竟不回家,同了瘋道人飄飄而去」,「一轉念間登彼岸」(第一回脂批),成為「情不情」的情僧[注1]。

賈寶玉出家之時,也是「通靈寶玉」從賈寶玉手中交回到癩僧、跛道手中。「通靈寶玉」將隨著癩僧、跛道回太虛幻境去了結此情案,後回歸青埂峰,復返本來的面目,這樣才會有傳世的《石頭記》。那麼,被誤竊的「通靈寶玉」,是如何回到賈寶玉的手中?根據脂批的暗示,將「通靈寶玉」送回到賈寶玉手中的是鳳姐。

第二十三回,賈寶玉被父親賈政叫到王夫人房中安排他和姊妹們搬進大觀園一事,被賈政一頓訓斥,出了屋後,經過穿堂往自己住處走,「剛至穿堂門前,只見襲人倚門立在那裡」,脂批指出:「妙!這便是鳳姐掃雪拾玉之處,一絲不亂。」

在墜兒偷鐲事件中,平兒與麝月的悄悄對話提及賈寶玉房裡「那一年有一個良兒偷玉」的舊事,還對鳳姐撒了個謊:

「所以我回二奶奶,只說:『我往大奶奶那裡去的,誰知鐲子褪了口,丟在草根底下,雪深了沒看見。今兒雪化盡了,黃澄澄的映著日頭,還在那裡呢,我就揀了起來。』二奶奶也就信了」

平兒對鳳姐的這幾句謊言,一方面是善解人意為了維護寶玉的名聲,另一方面在「筆筆不空」的文本中正是鳳姐而不是別人「掃雪拾玉」的暗示和讖語,當然此玉並非如良兒所偷的平凡之玉,而是「通靈寶玉」。

於冬天第一次出家的賈寶玉,次年春天,塵緣未滿的他又回來。但春天一過,元妃「大夢歸」,正統之「三春」結束,「通靈寶玉」很可能於秋末遭誤竊。盜竊之人見是「通靈寶玉」,沒有經濟價值,便將其丟棄在王夫人屋前的穿堂,被大雪埋沒[注2],後來雪被已淪落為女僕的鳳姐掃開,映著日頭,還在那裡呢,王熙鳳就揀了起來。

很多人可能會質疑,鳳姐怎麼可能淪落到這個地步?她那麼強悍,如何甘心去掃雪?第十六回脂批「回首時,無怪乎其慘痛之態」,已經暗示鳳姐的結局極其悲慘。「通靈寶玉」遭誤竊之時,賈寶玉已處在第二次出家的前夕,此時元妃已死,正統之「三春」結束,非正統一方完全掌權,一定會對他們恨之入骨的鳳姐清算迫害。而且,賈璉曾對賈蓉說過,他會替尤二姐報仇(第六十九回),文本還暗示賈璉會休掉她,第四十五回,李紈對鳳姐說,她和平兒「兩個只該換一個過子才是」。第十四回,秦可卿死亡,鳳姐協理寧國府,她革除寧國府舊弊,讓秦可卿的葬禮順利舉行,但期間為了令行禁止,樹立威信,處罰了一位寧國府下人,脂批指出:「又伏下文,非獨為阿鳳之威勢,費此一段筆墨。」因此,從「獄神廟」回來的鳳姐,作為戴罪之身,又失去了丈夫的支持(被休了),牆倒眾人推,賈環等命令她去掃地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

時勢可以讓鳳姐淋漓盡致地施展她的「此生才」,時移世易,時勢又能讓她不得不低下曾經高傲的頭顱,這也是所有末路英雄的悲劇。鳳姐走向末路,也殃及到她的女兒巧姐。「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她已經不再是人人爭相寵愛的小公主。非正統雖然完全掌權,但在他們惡鬥下,蒼涼的夕陽晚景近在咫尺,賈家正急速走向「家亡」的結局。家道愈發艱難之下,「狠舅奸兄」不會放過任何可能賺錢的機會,當然也就不會放過她這樣的小女孩,將她當作牟利的商品。

第二十一回脂批指出,此回「'軟語救賈璉'(平兒),後文'王熙鳳知命強英雄'……今日之璉猶可救,他日之璉已不能救耶?……救與強無別也,甚矣!但此日阿鳳英氣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運蹇,亦何如是也?人世之變遷,倏忽如此!」,「王熙鳳知命強英雄」,最有可能發生在此時,對於走向末路的鳳姐來說,女兒巧姐才是她最後唯一的牽掛。

賈璉在文本中並不是什麼正面人物,第九回脂批指出:「貶賈珍最重,貶賈蓉次之」,而第二十一回脂批將賈璉和賈珍並稱為「珍、璉輩」[注3]。「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賈璉,可能已經與非正統一方的賈珍、賈蓉等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在末世里盡情地狂歡。鳳姐很可能已看清了非正統一方掌權之下,賈家「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的結局,勸諫賈璉趕緊抽身而退。而且,鳳姐深知非正統一方手段更為毒辣、無所不用其極,「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第三十八回寶釵詠蟹詩),擔心女兒會成為非正統一方的獵物,要求賈璉要多加關照。

但是,鳳姐此時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發號施令的女強人,自己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很快就要奔向「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結局。在末世里狂歡的賈璉,沉醉在慾望的漩渦里,甘之如飴,他如何能夠聽進身微言輕、奔向末路的鳳姐的逆耳忠言?何況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女兒!第二十一回,巧姐出痘疹,鳳姐和王夫人日夜供奉痘疹娘娘,賈璉卻借搬出外書房之機,居然有心情與多姑娘淫亂。第六十五回,他偷娶尤二姐,沉浸在溫柔鄉中的他竟將鳳姐一筆勾倒,並將多年的體己,盡數交予二姐,並許諾鳳姐一死,二姐就搬進去取而代之。如此作法,雖然主要針對的是鳳姐,但在拋妻的同時,相當程度上也是棄女。

那麼,又是誰誤竊了「通靈寶玉」?脂批在指出「鳳姐掃雪拾玉之處」時,用了「一絲不亂」這個詞,而所批之處的故事情節是賈寶玉在王夫人屋裡遭賈政訓誡,出了屋後,經過穿堂往自己的住處走,因此,脂批很可能是暗示未來誤竊「通靈寶玉」之人,正是沿著與今日賈寶玉相同的行進路線去賈寶玉屋裡偷竊,這個偷竊之人應當來自王夫人屋裡。

在假借意在「使閨閣昭傳」的文本中,我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趙姨娘,她就是王夫人的屋裡人。「通靈寶玉」遭誤竊之時,賈寶玉已經處在最後「懸崖撒手」的前夜,此時在長期的惡鬥之下,雖然非正統一方得償所願,完全掌權,但賈家已經元氣大傷。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瘋狂地掠奪正統一方的財物,既打壓、報復正統一方,又可藉此生財獲利,緩解日益捉襟見肘的財務危機。當然,除了明奪之外,還有暗偷。

「陰微鄙賤」、「忒昏憒得不像了!」(探春語)的趙姨娘到賈寶玉屋裡偷竊,既符合趙姨娘的人物設定,又會讓前後故事情節相互呼應一一此時,襲人已經不得已另嫁蔣玉菡,甚至已經去世,而代襲人之任的是「公然又是一個襲人」的麝月,她也會如襲人一樣,在睡覺前,細心體貼地將「通靈寶玉」塞在被褥之下,而第二十五回,趙姨娘曾將紙鬼、紙人掖到賈寶玉的床上,讓賈寶玉和鳳姐受鎮,偷「通靈寶玉」對她來說可謂是輕車熟路。

夢之幻影賈寶玉和他的象徵物石頭之幻相一一「通靈寶玉」,都有了各自的歸宿一一「情不情」的賈寶玉領銜警幻情榜、石頭回歸青埂峰,但他們所隱喻的「除邪祟、療冤疾、知禍福」的處世智慧,卻成為超越時空的不朽傳奇,對所有時代的人們而言,都是「不獨破愁醒盹,且有大益」(脂批)的醒世恆言。

注1、一僧一道是「作者自己形容」(脂批),也可稱是作者的化身,「通部書中,假借癩僧、跛道二人,點明迷情幻海中有數之人也」(第三回脂批),一僧一道所隱喻的正是作者的「自寓」一一賈寶玉的精神歸宿。因此,賈寶玉在故事的終局,依然「懷金悼玉」一一[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須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注2、「通靈寶玉」被大雪埋沒,正是賈寶玉一生的寫照,與「金簪雪裡埋」的薛寶釵之寓意相通。

注3、該回脂批指出:「一部書中,只有此一段丑極太露之文,寫於賈璉身上,恰極當極。」、「看官熟思,寫珍、璉輩,當以何等文方妥方恰也?」

本篇拙文本中所引用的觀點大部分來自於此前的《「行」走紅樓》系列拙文,由於篇幅所限,無法一一詳細展開,也無法一一註明,敬請諒解!各位朋友,如有興趣敬請關注此前系列拙文的相關文章!特此註明!

作者:郭進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a9dc9e17eff752481c17859b6f152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