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懂歷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本文由百家號作者世界經典奇聞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轉發,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
雍正帝喜歡干這三件事,所以他活不長,前兩件你可能也經常干
雍正皇帝也算是清朝史上少見的明君了,如果不談他一生的污點,對兄弟下手狠辣之外,他是一位勤奮而且明治的君王。作為皇帝的他當之無愧,確實有很好的政績證明他是一位好皇帝,但是他只在位了十三年,要知道這個時間可是和他的父皇康熙和兒子乾隆差得太久太久了,為什麼這位勞苦功高的皇帝這麼短命呢,原來是他經常做這三件事形成了習慣,快來看看你有沒有經常這樣吧。
首先啊,要從雍正的生活習慣以及性格說起,雍正十分喜歡勤奮和投入的工作,它會把這當成樂趣來享受,比如批閱奏摺,這是若是要有總管大臣之類的來勸諫他早些休息或者養養神,雍正如果當時心情不錯,可能不會理睬他,這是便能這麼過去,但是如果當時他心情不好因為奏摺的事很煩躁的話,他會呵斥退這個總管大臣或者做出其他的一些過激行為,可以看出,雍正這個人有些剛愎自用,不愛聽別人的勸諫,甚至認為過度工作是一個好皇帝該有的行為。這種觀念就很不正確了,如果你累壞了身體,豈不是有更多的政事要被耽誤了嗎。
其次,也是最不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雍正一天的睡眠時間極度不足,他是個十足的夜貓子,很喜歡熬夜,就像現在的年輕人,或者熬夜加班,或者通宵打遊戲,不論你幹什麼,只要熬夜就是十分傷害身體的行為。沒有一個人能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還能保證有個正常的身體的。而且夜間睡眠極度缺乏不說,雍正這一天裡的休息時間全部加起來都不足六個小時,這還要算上他用早膳,用午膳,用晚膳時所浪費的時間的總和,這樣的生活習慣,再好的身體也會熬壞的,就好像一台機密的機械,一刻不停地使用總會讓其中的部件損傷導致機器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壞掉的情況。
雍正具體的時間表是這樣的,時間均換成現在使用的時刻制,他的熬夜和我們現代人還有很大的不同,雖然都是熬夜,雍正是晚上10點睡覺,凌晨兩點就起床,帶這個外邦敬獻的西洋眼鏡就開始挑燈批閱奏摺了,一直到開始用早膳才停下來,用完早膳便馬不停蹄的去前朝上早朝,聽諸位大臣訴苦和彙報工作甚至是表功,然後雍正再對回報上來的所有事情一一給出自己的命令,宣布下去。上完早朝,又開始鑽進奏摺山中,每一本都親自批閱,每一個呈上事情都依次想辦法,他不像別的皇帝那樣潦草過之,而是認真思考分析,再給出自己的決斷,所以進度很慢。而且每一本都會親自把回復完整的方針都寫進去。
最後一條也是最要命的一條,雍正十分喜歡亂吃藥,他明明知道自己作息時間不甚健康,也知道自己長此以往會吃不消倒下去,他便想出了個餿主意,讓太醫開大補藥,以彌補虧損的精氣,但是這樣的方法就像是給泳池放水,放水的同時還怕泳池變乾了,還一邊開閘放水,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沒有彌補回他虧損的精氣還讓他的身體因為長期進補大補丹,身體愈加不好了,這是中了丹毒,因為當時的丹藥都是中藥,沒有先進的萃取手段,不能提取出有害物質,長期積累在身體里,就像慢性中毒一樣,雍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也害怕自己突然翹了辮子,於是有請來了一群方士,讓他們和御醫們合作,一起為他研製包治百病並能長生不老的靈藥,要知道,從古至今能號稱包治百病的藥,無一例外都是毒藥,一粒解君愁。
這也是雍正病急亂投醫,性格使然,別人也沒辦法勸阻,也沒人敢去勸阻,因為連勸他少批奏章都會被他斥退,要是讓雍正以為自己是要阻了他長生不老的路,那還不得立馬把你斬了啊。但是呢,雍正僱傭的這批方士術士啊,明顯對他的敬畏不及秦始皇帝,因為他們竟然敢把含有大量重金屬鉛啊汞啊的藥丸子吃進肚子,不一命嗚呼才怪呢,這也是使得雍正短命早逝的最直接的原因了。
最後一點,雍正這個人啊過於刻板,他不懂得享受生活,尤其是作為皇帝的生活,並沒有詩情畫意,也不通詩詞歌賦,更不喜音律樂器。與康熙不同,康熙年輕時可是享盡了皇帝的權力啊,還不時的出宮私訪,南下巡視,十分會享受生活,而乾隆呢則是喜歡詩詞歌賦,愛好作詩,更是喜歡風花雪月,總好過他父親雍正的過勞死吧。要我說,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還是雍正這個刻板的性格使然,他不但剛愎自用還十分刻板不聽人勸,而且這樣刻板的性格註定也沒有什麼消遣和愛好,有的只是嚴肅和認真吧。雍正自從繼位以後,只有在拜祭之時才會出宮,除此外,在沒有踏出過紫禁城半隻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吸取雍正的教訓,做個有健康生活志趣的人。特別是前兩條,相信現在人幾乎每天都在干吧,焦慮,熬夜,玩命工作玩命賺錢,最後錢賺到了,自己的身體不行了,一切不都是枉然嘛?各位年輕朋友們,看了雍正的這些生活惡習,你還敢不規律熬夜嗎,快把你健康的生活習慣評論分享給其他小夥伴們學習一下吧。
歷史是一個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值得每一個現代人去仔細品味,這裡只是世界經典奇聞的一些個人觀點,真理還需大家自己品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世界經典奇聞原創,歡迎關注,與你一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UnwrnQBLq-Ct6CZsZ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