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養狗或者正在考慮養狗嗎?
你打算養一隻中華田園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狗嗎?
這兩個問題放在大家面前,大家可以認真想一下答案。為什麼養狗?為什麼養或者不養土狗?提起養狗,中華田園犬這個名字,會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嗎?
其實在一次次乾淨可愛的寵物狗與街頭髒兮兮被人嫌棄的土狗的對比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土狗的生活情況。與此同時這樣一個問題也被很多人思考:為什麼不養只土狗作為家庭寵物狗?
在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家裡都會養一隻土狗,主要的作用就是看家。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裡聚集的人口越來越多,經濟也發展迅速,人們對狗的選擇就不再是會看家了,而是欣賞狗的外表或者看中狗的價值。
然而人多狗多,就必然會發生矛盾。矛盾的產生就促使城市禁養犬名單的出台,禁養一些對人類有安全威脅的犬種,其實也是維護人和狗和諧相處的一種方法。
藏獒、鬥牛犬、梗類犬等等烈性犬,脾氣大、攻擊力強、不好控制,都上了城市禁養犬名單,然而中華田園犬也在此名單之內。中國近一半的城市都禁養中華田園犬,近期合肥和吉林四平擬定,向公眾徵集意見的禁養犬名單內,中華田園犬赫然在列。
然而在這之前,深圳發布公告,計劃將中華田園犬從禁養名單內移除。
這兩個消息又引發了大家的激烈討論,關於中華田園犬該不該被禁養的問題,各執一詞。有人認為這種狗領地意識太強,改不了看家的習慣,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不停地叫,擾民。有人認為我們養了幾千年的「國犬」,聰明忠誠,為什麼就不能養了?
中華田園犬無論是否被支持飼養,都有其道理。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最全面的中華田園犬。
全文共計4100字,閱讀時間9分鐘,建議收藏後閱讀。
中華田園犬的飼養歷史
中華田園犬,我們經常叫做土狗。土狗的意思就是本土的,土生土長的,這就是我們中國本地的狗。並不是名字是「土狗」,就代表狗狗土。
中華田園犬在我國的飼養歷史非常長久,在沒有文字可考的時期,家犬的遺骸最早發現於公元前75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中期,主要發現於中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大多數仰韶文化的遺址都有家犬的遺骨,這表明狗的飼養在當時已經非常普遍。
在現有的文字記錄里,《殷商文字類編》中已經有了關於狗的象形文字,《易》中有關於狗的符號,《詩經》《禮記》中都有關於狗的描述,《周禮》稱養狗的人為「犬人」,此後歷朝歷代記載中都有專門養狗的職位。
漢武帝甚至為狗建了「犬台宮」,《三輔黃圖》記載:「犬台宮,在上林苑中,去長安西二十八里。」這就跟現在人們專門為狗狗建立的狗舍一樣,只不過漢武帝比較闊綽,直接建了一座宮殿。歷朝皇帝都很喜歡狗,狗有「智勇雙全」的形象。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鳴雞吠狗」「雞狗藏深戶,蚊蠅響暗溝」等等詩詞中,狗的形象都有展示,也說明了當時平民百姓家也大都養狗,而且養狗主要的作用就是看門,通過吠叫提醒主人有陌生人來訪。大家都知道的一句「狗不嫌家貧」,更是說明了即便是貧寒之家,也會養狗。
可見在我國,從新石器中期就已經家庭飼養狗,到古代,上至皇親貴戚,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戶戶都養狗。近現代,土狗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主要的家養狗。
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國外的品種狗作為家庭寵物,而我國本土的中華田園犬更多是在農村或者城市郊區見到。是中華田園犬身上的特點的確不適合在城市生活,還是人們對中華田園犬存在一些偏見呢?事情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中華田園犬的優點與缺點,並沒有你看起來那麼簡單
作為我國家養歷史這麼長的狗,一定是存在著能夠被人認可的優點。就像現在很多人喜歡金毛的聰明溫順、哈士奇的帥氣、博美的可愛等等,中華田園犬和人類共同生活了幾千年,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出很多能夠幫助到人類的技能和優點,同時也讓自己的缺點更能被人類接受。
隨著經濟和城市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將中華田園犬帶入城市,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去想一下,中華田園犬身上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不會被城市所接納的缺點。
中華田園犬的優點:
- 忠誠。放在第一位的自然就是忠誠,論對主人的忠誠,很少有狗能比得上中華田園犬。而且中華田園犬非常認主,它們的觀念里尊卑明確,對主人的有極強的忍耐度和趨附心理。
- 體格健壯,不容易生病,生命力頑強。雖然我們平時看到土狗,大都是中等體型,而且相比薩摩耶、哈士奇這樣的狗,體型顯得更小更瘦。但是身上可都是肌肉,而且它們不容易生病,很好養活,不挑食。
- 智商高。不是只有國外的狗狗才是聰明的,也不是名字裡帶了「土」字就是又傻又笨,中華田園犬實際上是非常聰明的。它們可以分辨得出來主人和陌生人的腳步聲,對簡單的「坐」「握手」這樣的指令,很快就可以掌握。而且它們對主人的記憶非常久,有科學研究表明,狗狗對主人的氣味可以記住十年以上。
- 獨立性比較強。與一些黏人的狗狗不同,中華田園犬是真正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當主人有需求時,它們會立刻跑到主人身邊,主人沒有需要時,它們也會自己在一邊默默趴著玩。
- 看家護院。這一點是中華田園犬在長久的與人類生活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了。它們會對任何陌生人的來訪向主人發出示警,還會攻擊任何對主人有敵意的陌生人,保護主人。正是這一特性,狗才會在防盜措施不那麼先進的古代大受歡迎。
然而這些優點,在現在人群密集的城市,有的就轉化成了缺點:
- 太過忠誠,太過護主。這就會導致狗狗除了主人的話誰也不聽,這樣對主人來說乍一看是好事啊。但是在城市人群密集,如果有人被狗狗認為對主人有敵意怎麼辦?如果狗主人故意指使狗咬人怎麼辦?在城市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很容易造成周圍人群的恐慌。
- 看家的本能在樓房裡演變成擾民。我們知道中華田園犬在看家這方面,非常警惕,外面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狗狗吠叫示警,而且主人不給予回應往往就不會停止。然而在城市, 首先噪音多容易驚擾到狗狗,其次狗狗不停吠叫,往往會造成居民的不滿,主人也會被消磨掉耐心。
- 領地意識強,對主人以外的人和狗抱有敵意。其實中華田園犬單獨跟別的狗對上,是很容易打起來的。然而這麼一打起來,不誇張地說,狗主人也攔不住,而且這種狗的戰鬥力也挺高的,它們可以和被稱為「人造惡魔」的比特犬一較高下。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狗之間的矛盾,造成狗傷人或者人傷狗的事件。
但是有那麼一句話,「狗是聽主人的,狗狗變成什麼樣,取決於主人想讓它變成什麼樣。」中華田園犬的優點讓它被很多人認可,但是我們也確實應該正視它們的缺點,以及在城市中生活的安全隱患。缺點不是避而不談就不存在的,應該是正視它並解決的。
禁養犬名單的出台,對田園犬有什麼影響
現在大部分的城市都出台了城市禁養犬名單,這一舉措從根本上說,還是在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維護人與人之間、人和狗之間的和諧。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愛狗人士不要過度的抨擊不喜歡狗的人「沒有愛心」,不喜歡狗的人也不要過度抨擊愛狗人士,說他們「將狗的生命凌駕於人之上。」不管喜不喜歡狗,這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就像有人就是不喜歡吃洋蔥,有人就是不喜歡吃蔥姜一樣。
但是請注意,不喜歡狗可以,但是不要傷害它們。喜歡狗也沒問題,但是注意不要讓它們傷了人。城市禁養犬名單雖然一定程度上讓愛這些狗的人傷心,但是我們想一想:不養,總比養然後傷了人再棄養,或者落到某些極端的不喜歡狗的人手裡被虐待好。
所以城市禁養犬名單並不是死規定的不考慮人們對哪種狗的喜愛,而是更多的從社會和諧社會治安的角度考慮,另一方面也是間接保護了這些狗不被虐殺。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這一名單的公布也會直接導致一些問題。
- 會造成名單上的狗的棄養,社會上增加了流浪狗,反而是增加了安全隱患。它們沒有主人的約束,有更大的可能暴起傷人。
- 有一些「披著羊皮的狼」,會打著「禁養」的旗號肆意捕殺,或者私下虐待
- 會造成一些人的不滿,想著自己的狗明明就很好,為什麼要禁養?從而消極對待這一政策。
把中華田園犬列入禁養名單,可以看出來也是一件比較糾結的事情。深圳在2006年列入名單,在今年又計劃移除,可見人們對中華田園犬有了更多的關注的認識。有的城市不禁養,有的城市禁養,主要還是看這一城市當地的情況來作決定,看中華田園犬會不會傷人、會不會擾民的事例。畢竟狗直接能影響到人的生活和關係。
中華田園犬傷人?救人?亦或擾民?看現實案例
2018年10月28日,普蘭店區一條土狗突然傷人,雙眼赤紅、行為反常,不但攻擊路人,連主人都攻擊。狗主人無奈請求警方將狗擊斃。
2006年5月,謝家灣一土狗咬傷鄰居小孩,雙方發生爭吵。隨後狗主人及三名親友遭到8名陌生男子的毆打。
2011年11月28日,海市青浦區金澤鎮新港村內,一名85歲的老婦接連遭兩隻土狗撕咬,因頸動脈破裂而失血過多,最終不幸身亡。據村民反映,這兩條狗並不是第一次傷人。
類似土狗傷人的事還有很多,但是土狗護主救人的事例同樣有很多。
從《一條狗的使命》到《忠犬八公》,都表現了它們的忠誠勇敢智慧。大家都看過土狗為了保護主人咬死藏獒的事例吧,其實不只是藏獒,野豬、毒蛇、歹徒,在主人遇到危險時,土狗捨身擋在主人身前的事情太多了。
土狗認主、護主,這是不可否認的。至於它們偶爾會暴起傷人,這也是現實存在的。我們不能因為它們的忠誠就絕對的認為它們不會傷人,也不能因為它們有傷人的可能性就一棒子打死。畢竟路上走著突然一隻狗衝出來,再沖你叫兩聲,不只是中華田園犬,不管什麼狗都會讓人感到害怕。
所以對待城市禁養犬名單這件事,人們要理性看待。而且作為市民,更應該做到的是約束好自身,不要讓自家的狗狗因為疏忽傷人。
養狗除了看狗本身的性格外,更多的還是狗主人的引導的約束。要理性看待養狗遛狗這件事,牽引繩是遛狗時必不可少的,遛狗過程中注意不要對其他人造成影響也是狗主人應該做到的。如果在城市中人人都能做到文明養犬,那因為養狗帶來的矛盾就大大降低了。
關於是否有必要禁養田園犬這件事,我的宗旨都是:如果城市養犬文明度不高,那就禁養吧!如果城市文明度足夠,那為何我們不能接納這個小成員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PkhnXIBnkjnB-0zUp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