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新浪醫藥,鳳凰網,財新網,都市快報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際疫情依然處在膠著狀態,疫苗的研發刻不容緩,科學家們的疫苗研發步伐越發緊迫。中國出台的一系列相應政策中,便包括加大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力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表示,疫情暴發後中國選擇了5條技術路線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同時,共遴選出8個優勢團隊,確定9項任務全力推進,大部分團隊將在4月進入臨床。可以看出,中國採取的5條技術路線覆蓋了全球在研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類型。
4月13日的澎湃新聞的報道中,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滅活疫苗(Vero細胞)Ⅰ/Ⅱ期臨床試驗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正處於「通過審核」預註冊狀態。
根據公開信息,這是繼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團隊之後,中國第二個註冊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疫苗研發進度
按照此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分別是美國國家衛生院資助的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研發的mRNA疫苗,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科學團隊與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滅活疫苗,或將是全球第三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
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在當地時間3月16日宣布該公司研發的mRNA疫苗開始人體試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採用腺病毒載體的方式,研製出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於3月16日通過臨床研究註冊審評;當日20時18分,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在接受總台央視記者獨家採訪時,陳院士介紹,按照國際的規範,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4月9日,在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發布的公告中,可以獲知,其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近期將進入Ⅱ期臨床試驗,並在Ⅱ期試驗取消高劑量組。Ⅱ期臨床將分以疫苗低劑量組(0.5 ml)、中劑量組(1 ml)與安慰劑對照組三組,預計入組500名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的健康人群。
疫苗研發所需時間
鍾南山院士在與韓國防疫專家連線會議上表示,目前中國進行較快的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全滅活疫苗。腺病毒疫苗已經開始第一期的臨床試驗,全滅活疫苗很快也要開始臨床試驗。「我們需要在臨床試驗後再觀察一段時間,一般是一到兩年,但也有可能因病情發展的需要提前上市。」
4月11 日晚,由人民日報等媒體組織的「新冠肺炎抗疫最前沿雲端研討會」上,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內研製新冠肺炎疫苗的五種技術中,滅活疫苗進展較快,技術較成熟,「我相信國內新冠疫苗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疫苗的研製至少還需要12至18個月。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此前也曾表示,即便疫苗的初期安全試驗進展順利,距離其大規模應用也需要1年至1年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