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營運車觀察家」原創,轉載請標註來源)
「越生活越依賴」,共享單車和網約車帶來的便利,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燒錢大戰」過後,仿佛到了「韭菜收割」的季節...
「燒」出來的行業巨頭
今年3月起,多家共享單車品牌均上調了車輛出行價格。
觀察家了解到,小藍單車騎行起步價由30分鐘1元更改為15分鐘1元,並且每超過15分鐘加收0.5元;而摩拜單車隨後也跟進了這一定價策略,同樣把起步價改為了1元騎行15分鐘;而在此前,哈囉助力車也從原來的2元騎行30分鐘變成了20分鐘。
「漲價也在情理之中,不漲價喝西北風?」有網友表示。的確,共享單車風口時期,不少品牌大打補貼價格戰,不僅騎行費用很低,甚至貼錢補紅包讓用戶免費騎。
縱觀國內的共享出行經濟,前期都是以「燒錢」和「補貼戰」的戰略迅速占領市場份額,這其中也包括網約車「巨頭」的滴滴出行。但價格戰需要企業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一旦資金鍊斷裂,不僅沒法把前期的投入都收回來,還很有可能讓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連連虧損,企業不是「慈善機構」
共享單車「鼻祖」摩拜在經歷「一枝獨秀」和收購後,即便迎來了美團的注資,但其面臨的困境也並沒有減輕多少。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摩拜單車在去年巨虧了45.5億元。
而同為共享經濟巨頭的滴滴出行,在今年7月創始人程維公布了一個數據:他表示滴滴創業6年以來,不但沒實現過盈利,反而總虧損400億左右,並且僅僅在上半年就虧了117億元。
相比前兩者,OFO可能就稍微不止虧損那麼「幸運了」,從創始人戴威被作出「限制消費令」後,今年年初OFO又被多家公司起訴從而惹上官司開始,OFO小黃車的運營之路可謂是舉步維艱。相繼被凍結旗下兩家公司股權,並且持續陷入「退押金比登天還難」的社會輿論不能自拔。
車輛運維、人力成本、城市拓展、平台開發....在經歷了種種燒錢支出後,企業必須考慮如何實現營收增長。畢竟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在共享單車品牌宣布漲價的同時,網約車平台也迎來了全面漲價。
滴滴出行在今年5月就曾在汕頭市調整拼車計費規則,拼車也和快車一樣,採取里程費+時長費的計價方式;接著在7月初調整北京市滴滴網約車價格,北京市滴滴網約車將根據區域進行價格調整。
比如:6:00-10:00,起步價由13元漲至14元,里程費由1.6元/公里漲至1.8元/公里,時長費不變;17:00-21:00,起步價上漲、里程費下降,時長費不變,起步價由13元漲至14元,里程費由1.6元/公里降至1.5元/公里等一系列價格調整。也許滴滴北京這次調價或將作為其他一線城市調價參考。
運輸部:規範網約車、共享單車發展
7月12日交通運輸部在官網公布了《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同時並發文「起草說明」講述了《意見》起草的背景和過程,「說明」提到《意見》的起草是基於「現行價格形成機制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的背景,以「發揮運價調節出租汽車運輸市場供求關係的槓桿作用」為其中一個目的。
觀察家了解到,該《意見》在以下方面對營運車價格做出了導向:
1、規範經營者自主定價行為。要明碼標價、保持穩定,其次要求調整定價機制或者動態加價機制,並且至少提前7日向社會公布。
2、巡遊出租汽車完善運價動態調整機制。網約車實行市場調節價,網約車平台公司應主動公開定價機制和動態加價機制。
3、地方價格、交通運輸等部門為價格監管責任部門。
4、到2020年,道路運輸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主要由市場決定的道路運輸價格形成機制和科學、規範、透明的道路運輸價格監管制度基本健全。
並且在8月初交通運輸部又召開了例行吹風會。對如何更好規範網約車、共享單車等平台的發展進行了規範,主要從四方面入手。
首先是量身定製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模式,再者將進一步優化網約車准入條件,其次加強多部門協同監管,最後要健全新業態的信用體系,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完善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等領域信用體系。
觀察家觀點:
共享出行經濟最早起源於歐洲,摩拜、滴滴等出行巨頭的崛起也由此開闢了共享出行經濟在國內的蓬勃發展。共享單車的漲價意味著最早「靠押金」的資金運作模式,在快速發展的共享單車行業已經不可取。
在3月起多家共享單車品牌和共享出行平台宣布調價後,不少網友表示:「坐地起價,意料之中」,不過也有很大部分網友表示「只要公平合理,適當的漲價還是能接受的。」
既然交通運輸部已經對營運車調價方面做出規範,同時認可「現行價格形成機制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觀點,那麼由此可見網約車運價行情是根據運力和政府政策來決定。
共享出行行業漲價,其實是市場成熟的一種趨勢,是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的轉變。隨著共享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網約車規範的徹底落實,例如滴滴這樣的共享出行巨頭,勢必還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對網約車進行管理,再經過多次的市場變動及政策規範,終有一天會到達市場的供需均衡點。
而最後,消費者到底願不願意用更高的價格獲得更優質的服務,那就得由市場來進行檢驗了。
行業其他「重要新聞」
1、8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將於8月22日起正式實施未成年人乘車新規則,允許16歲至18歲的未成年人單獨乘坐網約車。
2、近日,河南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印發《鄭州市新能源出租汽車推廣使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計程車全面實現油改電。最高補貼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