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的你,怎樣快速完成職場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2019-08-20     靜月荷

畢業季的你,如何面對招聘信息,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又到一年一度畢業季,想必每一個臨近畢業的同學,都在做各種職業規劃,想根據自己的優勢和性格特點,對自己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確定自己要向哪些方面發展,以快速找到自己成長的方向。

畢業了,學子們將要走向社會

一. 面對職場,怎樣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對於一個剛剛離校的大學生,誰不想快速找到一份令自己心儀的工作,並在工作中快速成長。然而,光有一腔熱血是不行的,奮鬥需要方向和技巧。年輕人除了奮鬥,別無選擇。然而如果缺少奮鬥的常識和技巧,也一樣不容易成功。

當然,一切都不是偶然,它是為有準備的人而設計的。比如完成一個小小的轉型規劃,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堅守,讓你的人生像開了掛一樣勢不可擋。

往往先行一步的人,可以讓你在眾多競爭者中,快速脫穎而出,成為一名職場幸運兒。那麼,哪些經驗和技巧可以幫助你快速成長呢?

面對職場,怎樣才能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是每一位新人面臨的第一個難題。通常大家選擇工作的第一判斷是:

1.這個單位有前途嗎?

2.我對這份工作有興趣嗎?

3.我有能力干好它嗎?

這「三問法」看似合理,然而操作起來卻很難。它往往導致90%的年輕人非但沒有受益,反而被它誤導。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先來分析一下這三問的提法:

首先,單位有沒有前途,其實不是單位的前途,而是當你離開這個單位時有沒有前途。

因為入職的唯一目的,就是當你離開崗位的時候,身價有沒有倍增。這就告訴我們,在入職之前,就要想清楚下一步,哪個公司會出雙倍的的工資挖自己過去?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所有剛入職的年輕人,大都沒有思考過。那麼,從現在起,就要思考了,把它作為選擇工作單位的首要條件之一。

其次,每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對於自己的未來都還沒有明確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很多人都是「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心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有些畢業生,對於大學裡所學的專業,也是說扔就扔,好像大學幾年的辛苦學習,並沒有為自己走進職場打下堅實基礎。究其原因,好多學校和專業都是家長為孩子們挑選的,並不是他們自己喜愛的專業。結果導致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放棄所學專業而去選擇對自己沒有優勢的行業,這無疑為自己快速職業定位帶來了須多麻煩。

對未來信心滿滿的年輕人

特別是面對諸多的招聘信息,年輕人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從事什麼職業,適合什麼樣的崗位。《進階:成為快速升職加薪的少數人》一書的作者為年輕求職者提供的「紅點黑點」職業定位技巧法,可以讓你不用費力就能準確無誤地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定位,為你的人生指明前行的方向。

首先,準確的找到自己的「紅點」和「黑點」,是完成職業定位的第一步。

所謂「紅點黑點」就是回顧自己的往昔,列出你在過去十年里的全部經歷,圈出「紅點」和「黑點」。

「紅點」就是已經被大家和市場認可的方面,是你比其他人在這些方面都要有優勢的地方。

「紅點」的內容,即包括你的大學專業,更包括你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人生閱歷。

當然「紅點」也可以是你被周圍人認可的鮮明個性特徵,比如有特立獨行的個性、想法和點子特別多等特點。

總之,「紅點」就是在你身上所表現出的最優秀一面。但是,如果只是你自己認可,而沒有得到其他人認可的方面,就不能算是你的「紅點」。當然,紅點越多,說明你的優勢越強,選擇工作的餘地就越大。

而「黑點」就是你跟身邊其他人相比,被證明做得比較失敗的地方,或者是大家都覺得你比別人差的特徵。比如,人比較悶、不愛說話、不善與人交流、不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情等。

找工作時,就要圍繞「紅點」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同時,要避開或繞過有「黑點」部分的工作。用這樣的方法去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成功的機率就會提高很多。

《進階:成為快速升職加薪的少數人》

二. 所有的經歷對你來說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請不要隨便放棄自己的專業強項。

在找工作時,大家一定要重視你在大學所學的專業以及你曾經積累過的工作經驗。

「人生苦短」,所有的經歷對你來說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無論你多麼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亦或那份毫無吸引力的工作,但它必定在你身上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財富,那是別人花費時間與經歷才能與你競爭的「紅點」。

所以,在沒有其他非常明確的「紅點」之前,絕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本專業的「紅點」,以及原有工作經驗的「紅點」,因為這些都將成為你戰勝競爭對手的重要資本。

用「紅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因為「紅點」代表了你所具備的適合你的工作特質。如果你有三個紅點,最適合你的工作,就是讓這三個紅點交集在一起的崗位。

比如經過分析,你圈出的「紅點」是:

1.人緣比班裡其他同學都好,老師有事都喜歡找你辦。

那麼,適合你的工作崗位有:銷售、公務員、人力資源等需要人際交往能力的崗位;

2.喜歡文字,寫作水平明顯高於其他人。

那麼教師、培訓師、媒體、市場等需要「筆桿子」的崗位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3.對政治比較敏感,上大學時就入了黨。

說明你比其他同學更適合在體制內工作,公務員、各種行政崗位都比較適合你。

4.獲得過書法大賽亞軍(被家裡人逼著去練習書法的除外)。

那麼美工、創意策劃等需要創意、審美的崗位就很適合你;

5.喜歡數學,數學成績在學校里總是前幾名。

那麼,你可以選擇與數據相關的崗位,如會計、審計、數據分析師、軟體編程、諮詢顧問、採購等工作。

6.喜歡為大家服務,連續兩年都是學生推薦的「生活委員」。

那麼,生產管理、客服、行政、辦公室管理等需要細節與協調能力的崗位,可以讓你發揮出自己的專長。

7.你是班裡第一個靠打工養活自己的人。

說明你比別人更適合儘早創業。如果不想現在創業,建議的崗位是與銷售有關的工作。

8.你從小到大都是那種「老師比較喜歡的孩子」,乖巧聽話。受到老師的表揚,能給你很大的安全感。說明你比別人更適合體制內的工作。進入大公司比進小公司更好,因為你喜歡在預設的軌道上前進,大公司里有無數預設好的崗位。而小公司里的老闆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明天該做啥,對你而言,會是一種職業困惑。

同時,用「黑點」排除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因為「黑點」代表了你的弱項,這是你在找工作時要避開的工作崗位。

比如你圈出的「黑點」是:

1.你高考成績較差,只上了大專。

那就不適合考研和醫生、教師、律師、諮詢師等任何帶有「師」的崗位,也不適合進銀行、公務員系統。因為這些體制內的人員需要一輩子不停地培訓、考試以獲得升值資格。

2.粗心,你幾乎每個月都會丟東西。

那麼財務、行政、人力資源模塊中的薪酬分析、保險福利專員等需要耐心細緻的工作崗位都不適合你。

3.你是特別沒有主意的人,從小到大都是聽爸媽、老師的安排。

那麼人力資源中的招聘培訓模塊、公關傳媒、市場策劃、產品研發與運營等需要自己拿主意的崗位都不適合你;

不需要「一技之長」的崗位也都不適合你,你不能很好地運用領導力、溝通力與別人交流,你只是通過用你超過了其他人的某個專業技能,讓大家不得不聽你的。所以,在選擇工作時,就要繞開那些需要自己做決斷、拿主意的工作崗位。

4.你在班裡是表達能力最弱的人之一。

那麼,請你避開需要優秀表達能力的任何行業和崗位,比如教育行業、諮詢、保險、直銷,你可以選擇動手、動腦的工作;

5.感覺自己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那麼你要避開升值後需要較強個人表現力的崗位,個性不出彩的人,比較好的職業路徑是選擇做「月亮」,反射「太陽」的光芒。

比如,進入特別優秀的大公司,跟隨非常優秀的企業家,靠高效執行力獲得發展。

6.性子直,不會說話,上學期間幾乎就沒有被老師表揚過。選擇工作崗位時,要避開體制內的工作,進入對人際關係要求最弱化的私人企業。選擇「君子動手少動口」崗位,比如做報表、數據分析,做訂單、電商運營等崗位。在這些崗位上,就能有效發揮出你的強項。

職場新人在成長

三. 一個人的成長猶如打一口井,選好了目標就要堅守下去,不離不棄。

一旦按照「紅點黑點」選擇了工作,就要專注地做下去,遇到誘惑不動搖,遇到困難不退縮,「守得雲開見日出」,才能收穫比別人更快的升值加薪,在職場獲得嶄露頭角的機會。

切忌「半途而廢」,這山望著那山高,頻繁跳槽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讓自己的自信心和優勢一次次面臨挑戰。

有一個故事,講一個農夫去挖一口水井。在他選好地址後就開始挖,可是左挖右挖就是不見水,他開始懷疑自己選址出了問題。一個路人告訴他,東邊的山坡下一定能挖出水。於是他放棄了這裡,去開闢一個新的地方。結果挖了大半天,依然不見水的影子。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該上哪兒去挖井?到底哪裡才有水呢?

農夫向一位智者請教,為什麼打井挖不出水來。智者告訴他,要想挖出水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堅持不放棄。他挖的第一口井離水面還差一尺的距離,而第二口井離水面也只差半米的距離。

面對困難,農夫放棄了挖井的想法。殊不知,農夫放棄的這兩處,正是離成功最近的地方。在他東轉轉,西瞧瞧的晃悠中,太陽下山了。辛苦了一天的農夫,一無所獲,只能沮喪地回家。

這多像職場中的人,這個工作做幾天,覺得即苦又累,掙不到錢,拍屁股走人。可換一份工作,一樣辛苦,工作環境還不如從前。

每一份工作都需要全情投入

其實,一個人的成長猶如打一口井,選好了目標就要堅守下去,不離不棄。每天只專注地挖井,排除外界干擾,抵擋住外界的誘惑,直到挖出水的那一天。很多時候,就在你與成功只有一步之遙時,你動搖了,失去了信心,選擇放棄。

那麼你先前所有的付出都化為了零,這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行為。特別是職場新人,頻繁換工作,並不能增加自己再就業時的籌碼,反而給人一種不成熟、不穩重的影響。

而且,跳槽、換工作都是有成本代價的。如果換工作時,前一份工作經歷不能成為你的加分項,那麼就是一次失敗的跳槽。

四. 職場中成功的捷徑,就是專注力。

事實上,一個新人在職場中的價值就體現在四個字上:不可替代。即讓自己快速成長為本崗位的能手,成為領導眼裡的一個不可替代者。

沒有誰隨隨便便就能成功

不管什麼工作崗位,對入職者的要求都是:快速適應新工作環境,能獨立完成本崗位的工作。

如果接下來,在你能輕鬆完成本崗位工作後,還能主動去承擔更多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那麼你就脫離了新人區,向成功者邁進了一步。

如果你依然天天捉摸「什麼工作對自己更有利」,「哪個崗位即輕鬆又能拿到更多的薪酬」。那麼,即使在這個崗位上做了3年5年,你依然是那個「分分鐘被替代者」。

不要想著哪個行業有前途,而是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提高自身技能上,努力把自己打磨得人見人愛,成為上司眼裡的能人,同事眼裡的強人。到那時,「三百六十行」任你自由行。

人們往往有一個誤區,認為好工作是找出來的。其實不然,好工作是干出來的。比如,你做過的所有工作:客服、市場助理、媒介專員、新媒體運營等,所有的崗位都可以做到「很有錢」。

但是,如果每個崗位你都只挖了三五下,覺得沒水,就換了地方重新去打井。自然,在哪個崗位上都掙不到錢。

事實上,一個人如果發現選錯了工作崗位,只要你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去做事,老闆很快會發現你更適合哪個崗位,並會指導你換到那個崗位上去打井的。

其實,一個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改變自己的初衷,進而輕易放棄自己多年堅守的信念,致使你無法專注在一個領域裡。

面對職場壓力咬咬牙就挺過來了

要問職場有沒有捷徑可走,事實上是有的。那就是:成功的捷徑,就是專注力。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從18歲時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將來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勢必在接下來的歲月里,你所做的事情、交往的人都將圍繞這個專注點。那麼在你28歲時,還會一事無成嗎?

然而,現實中,一個28歲的年輕人還在迷茫,還在兜兜轉轉,還沒有定性,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點啥?還在不停地找工作,不停地換工作。

少則三五天,多則三個月。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從一個崗位到另一個崗位。走馬燈似的,如蜻蜓點水,結果什麼也沒有學到,什麼也沒有學會。

大學畢業已經五年了,高不成低不就,這山望著那山高,何時才能讓那顆不安分的心靜下來?唯有專注於一份工作,專注於一件事情,才能有所成就。

縱觀許多成功人士,你會發現他們在學歷背景方面沒有多少共同點,而在專注力方面卻驚人的相似。這些「事業有成」的人,無論機緣巧合做了什麼行業和崗位,他們都專心致志,一頭扎進去,一做就是好多年,並乾的有聲有色。

即使後來有些人離開了原來的崗位,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選錯了行業。越是大神級的人物,一輩子都只干一兩件事情。如:巴菲特、馬雲、馬騰化、柳傳志、俞洪敏等等,他們都做到了十年如一日,每天只干一件事。

一路走來,職場精英收穫成果的喜悅

要說他們成功的經驗就是,不在左右搖擺中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是專注地一條道跑到黑他們種了一棵蘋果樹,就要好好把它養大,養的枝繁葉茂;而大量的職場新人,卻在一年後,拔掉蘋果樹,再種上一棵梨樹,過兩年再拔掉梨樹,種上另一棵他們認為更容易結果子的樹。人最寶貴的資產是時間,時間消耗在選擇上,當然等不到果子成熟。

要知道,只有確定了方向和目標,才可能談到有深度的工作,而只有經過深度挖掘,才能收穫超額的價值。

即使智商280的人(愛因斯坦智商278)如果不定心,不能讓自己專注於某個領域、某一件事情上,今天干這個,明天做那個,也不可能有所成就。而智商110的普通人,如果專注於某一行業,持續不懈地奮鬥,即使成不了的愛因斯坦,也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HsHrmwBvvf6VcSZ8cW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