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一生就是一部勵志大片,從一個小人物修煉成一個大亨

2022-10-03     遙望春風

原標題:杜月笙:一生就是一部勵志大片,從一個小人物修煉成一個大亨

現在很多人喜歡喝雞湯,杜月笙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部經典的勵志大片,從一個小人物掙紮成為一代大亨。

當然杜月笙的身上也有不少的黑點,這一點也不必刻意否認或者迴避,這是時代所使然。

幾乎所有的歷史人物其實都很難用絕對的對錯和黑白進行標註,杜月笙這樣一個游弋於江湖之中的人更是如此。

對於不了解杜月笙的人,或許一說到他就會覺得像他這樣的角色,再怎麼著也會有一個了不起的出身。

實則不然。

他的出身其實很普通,像他這種出身的人,當時還有4億,但是他的少年時代又要比很多人艱難。

他3歲喪母,5歲喪父,8歲之時和他相依為命的繼母又離奇失蹤,從此徹徹底底地孤苦無依。

這種命運,不要說放在那個亂鬨哄的時代了,哪怕是放到了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得起呢?

可是杜月笙不僅承受住了這份命運所帶給他的所有痛苦和煎熬,還「大風起兮雲飛揚」一般崛起了。

他的崛起,幾乎可以用勢不可擋來形容。

為什麼勢不可擋?

拿杜月笙進入了黃公館之後第一次顯露身手這件事來說,這次智慧和勇氣的碰撞簡直堪稱教科書級別。

當時林桂生才派人去搶了一批煙土,結果途中有一個小弟生出了貪念,就偷偷摸摸帶著一袋跑了。

林桂生那個氣呀,問一幫小弟誰能去把那個叛徒和煙土帶回來,結果沒有一個人敢回應。

因為那個叛徒已經走了很久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會去哪裡,也不知道他已經到了哪裡,他們沒有把握把他帶回來。

所以,就都保持了沉默,因為不做就不會錯。

這時候杜月笙站了出來,他拍著胸脯對林桂生說,我去,我一個人去,桂生姐你只要給我一把槍就行!

林桂生也想趁機考驗一下他的能力,就答應了。

然後杜月笙就在腦海中飛快地計算,計算什麼?那就是叛徒能夠去哪,他去目的地得走多久,得走那條路。

他也就是通過精準的計算,單槍獨行地成功攔住了那個叛徒,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人和煙土帶了回去。

他這個時候才剛出道,可是智慧和勇氣,偌大黃公館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和他媲美。

不論是在哪個時代,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其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所需要的就是智慧和勇氣。

智慧,能夠讓一個人擁有精準的籌劃和判斷力。

勇氣,能夠讓一個人敢於去把理想付諸實踐,而不只是嘴上空談。

杜月笙就是從這一次經歷之後開始,獲得了林桂生的信任和重用,然後迅速崛起。

他的那份智慧和勇氣,都是他勢不可擋的崛起的過程中的力量源泉。

既然已經說到了杜月笙的崛起,也就順便說說他身上的黑點。

杜月笙是依靠什麼崛起?抽象原因是因為他的智慧、勇氣和能力,具體原因其實就是他走的是黑道。

黃賭毒這三樣,其實都是杜月笙崛起的資本,尤其是毒和賭。

他牽頭成立的三鑫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做煙土生意的公司,煙土生意是暴利行業,他也因此積累了大量家財。

這一點其實就是我要說的杜月笙身上的黑點,誰也抹不掉,但是這又是時代所使然。

不過,杜月笙在崛起了之後,實際上也一直在試圖洗白自己,所以減少了在這幾個領域的投資。

他把手伸向了金融業、運輸業以及實業,這是他後期在努力做的事。

當然,杜月笙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也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洗乾淨了之後能夠由江湖而月入廟堂。

儘管他曾經說過無居廟堂之心,但其實他內心是很想進入的,只是一直求而不得。

1937年之後,杜月笙離開了上海,失去了身為一個大亨所賴以生存的土壤,但他卻在後方做了更多事。

他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了錢,從購買物資到出資修建醫院,幾乎掏空了錢包。

他曾經還是中國紅十字會的副會長,他本人對這個頭銜就很喜歡,所以把它寫在了自己履歷的前面。

他雖然是一個幾乎沒有讀過書,又是以黑起家,但是卻一直在為國家做力所能及的事,這份情懷其實很了不起。

至少對他那種文化程度以及身處他那種生長環境的人來說,這份情懷真的很了不起。

1937年的時候,日本還曾百般拉攏他,甚至一口氣拿出了3000萬日元收買他,收買不成又派人威脅他。

可是他呢?怎麼都不肯低頭,最後還躲過了監視悄然離開了上海。

這份氣節,難道不知道稱讚嗎?至少和他並列的張嘯林就沒有他這份氣節。

一直到了1949年,杜月笙再一次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兩年之後他風雲變幻的人生才宣告結束。

杜月笙的崛起方式不能提倡,但是他的那份智慧、勇氣、能力、情懷和氣節,其實很值得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9c4ce4e1ecd96767fd990967181e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