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北汽藍谷表示,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將於第四季度開展小批量產交付,目前正在按照新產品上市前的準備工作計劃推進相關工作。
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預售價格38.89-42.99萬,或將於11月份舉行的2021廣州車展上市。
阿爾法S華為HI版與普通版車型最大的區別是,搭載了一整套華為提供的鴻蒙OS車機以及駕駛輔助系統。
2021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極狐阿爾法S」因成為首款搭載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而名聲大噪,讓北汽藍谷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極狐汽車,可能很多朋友並不了解,這個品牌算是北汽藍谷(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品牌了,當然這個高端品牌自然也是北汽藍谷自封的。
北汽藍谷是北汽新能源銷量不佳,品牌力走了下坡路之後,忽然想到了推出高端品牌,這和整個國內車市的整體規律或者慣例是不符的。
其他車企都是在本品牌銷量持續增長、品牌認可度大增的情況下,順勢推出高端品牌,但是極狐的情況卻是正好相反。
長期以來,北汽新能源產品定位低端,質量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並且嚴重依賴B端市場,從而形成了較差的口碑。
提到北汽新能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不是滴滴和計程車嗎?品牌印象低端,在C端市場沒有多少影響力,銷量與業績疲軟,質量問題頻發……
在2019年及之前,北汽藍谷的銷售一直依賴於「計程車、網約車、共享汽車」等B端領域。
據悉,北汽藍谷2019年銷量之中就有約70%是賣給了B端,剩下30%購買者才是私家車主。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朋,眼看他樓塌了——北汽新能源。這個連續七年位列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的品牌,在2020年被重重地甩在了谷底。
作為北汽極狐與華為自動駕駛強強聯手的產物,阿爾法S在上市以後雖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增長,但單月銷量依舊無法突破1000輛。
數據顯示,極狐汽車7月份銷售525輛、8月563輛、9月份600輛,第三季度共計1702輛。
2021年前9個月,北汽極狐銷售約為2800輛,而2021年的銷售目標卻是1.2萬輛,目前的銷量只是預設目標的零頭。
乘聯會發布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榜單顯示,小鵬汽車 P7(參數|圖片) 的9月銷量達7512台,榮列新勢力銷量排行榜榜首。這意味著,極狐汽車的9月銷量不足小鵬P7的十分之一。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極狐的銷量來自兩款車型阿爾法S 和阿爾法T。
高調的極狐汽車為何不受消費者待見呢?
北汽新能源慘澹的市場表現,放在如此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北汽新能源曾連續7年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如今很難讓人能將北汽新能源與「新能源巨頭」聯繫在一起。
銷量慘澹僅是一方面,北汽新能源的財務情況更是一團糟。數據顯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凈虧損64.8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北汽新能源凈虧損8.54億元。
再說幾句
與華為的合作雖然能為其帶來幾波流量和關注,但產品本身才是消費者選擇的關鍵。以目前極狐汽車產品的性價比和口碑表現,想要在短期內實現較大增長,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