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要說什麼劇能火,還真不好說。
但要說什麼類型的劇最有火的可能性,不管有理沒理,在女性聲音高漲的大環境下,大女主劇絕對算一個。
但來來回回,多的以大女主劇之名,行爽劇之實。少見真正對準女性成長、發出女性聲音的真·大女主劇。
直到這兩天刷到 芒果新劇《第十二秒》,才算讓我看到大女主劇的另一種可能。
或者咱們拋開這個濫用的說法,這才是我想在國產劇里看到的女主形象:
不必美強慘,只有堅定的信念感:她可以為了逃離現實的惡千方百計脫身,也可以為了傳遞心中的善不惜烈火焚身。
01 她的名字
其實《第十二秒》的女主角許漣(萬茜飾)乍看上去,和我們上面說的常見的大女主沒什麼不同。
黑髮,白面,紅唇,面料高級的套裝。鏡頭掃到,就是硬照。
這已經夠美了。但沒想到她還走路帶風、打人有手勁兒,這就又颯又美了。
她始終冷著一張臉,沉著一雙眼,心裡裝著事。對底下人說著狠話,對身邊的男人也沒什麼好話。
看起來不好惹是真的,里里外外她說了算也是真的。
一般劇情發展到這裡,接下來就應該要去揭露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命運史了。
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她就是那個給真正的女主角製造悲慘命運的惡毒女二。
但就此打住。劇情轉向了另一個女主、許漣的雙胞胎姐姐許菡這條線。
是的,這是一部雙女主劇。
而且女主之一的許菡,在一開場我們就已得知,她死了。
本劇的敘事就是建立在「許菡之死」的解謎上。
兵分兩路。
一條路是現在進行時的查案線。
許菡的丈夫、緝毒隊隊長趙亦晨八年來,一直在追查妻子的失蹤真相。雖然當年就結案了,死因也有官方鑑定:溺水意外死亡。但還是有太多疑點無法解釋。
比如,一直恩愛的妻子,為何會在懷有6個月身孕的時候,離奇消失,直到死也沒有再聯繫過他?
比如,許菡最後的消息是只有11秒的報警電話,就在她要說出關鍵信息的時候電話中斷,戛然而止。這第十二秒究竟發生了什麼?
又比如關於這個案件的最新線索:一張合影照片和一通電話。照片里是妻子和一個六七歲小女孩。照片的背面是一個地址信息。
電話通知趙亦晨,即刻趕來照片上的地址,否則你的女兒會死。
哪來的女兒?是真是假?
而等到他趕到指定地點後,更多的新線索湧入他的腦海,事情越發複雜起來:
小女孩正是他和妻子的孩子,叫趙希善(小名善善)。疑似因媽媽的死亡受了刺激,得了失語症。
妻子死後,她一直由妻子的雙胞胎妹妹許漣監護扶養。也是在這時候,趙亦晨從許漣口中得知,原來妻子胡珈瑛的本名,叫許菡。
許菡又是誰?
她為什麼後來又叫胡珈瑛?
疑問像哥斯拉一樣無限繁殖。
富商養女,巨額遺產繼承人,雙胞胎姐姐……在一個個紛至沓來的信息轟炸下,妻子已從「消失的愛人」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於是我們隨著趙亦晨的視角,走近那個叫許菡的女人的人生故事當中。
這就是另一條過去進行時的許菡成長線。
短短几集後,我們就會發現,兩條線彼此關聯,互相呼應,逐漸把整個謎面勾勒完整,也把謎底的懸疑感推向高潮。
許菡和許漣自幼父母雙亡,生長在孤兒院。後來姐妹倆被富商許雲飛收養,也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
某一日出逃,姐姐逃脫,妹妹被抓,姐妹倆從此失散。
從那以後,妹妹許漣的生活就不再提及。我們看到的是流落街頭,靠小偷小摸填肚子、像蒼蠅一樣被趕來趕去挨日子的野孩子許菡。
這是劇中尤為驚悚的一個不易察覺的雙重對比:
第一重對比:當許菡寧願過這種忍飢挨餓的日子也不願回許家的時候,就可想而知,她們以前經歷了什麼;
第二重對比:而妹妹許漣現在正在經歷什麼。
但許菡即將經歷的,也不會比被收養在許家好到哪裡去:
她偶然結識流浪漢老馬,並被吸毒成癮的老馬牽連進一個運毒販毒、拐賣兒童、地下賭場,總之什麼非法幹什麼的犯罪集團。
早早被扔進成人社會求生存的經驗,總算幫了她一把。許菡憑一股子聰明勁,沒有落得像那些拐賣來的被打成傻子或打成殘廢的兒童的下場。
幾個回合的一問一答,她得到了犯罪集團老大曾景元的賞識,參與到集團業務中,成為其中一分子。
在這段時期,許菡不再叫許菡,人們都叫她,丫頭。
但是每次被別人呼作丫頭的時候,她都要認真地予以糾正:我不叫丫頭,我的名字叫許菡。
顯然這是徒勞的。對於這些因沉迷於毒品腦子早已混亂不清、或者沉浸於內心的痛苦甚至忘了自己叫什麼的人來說,還是丫頭叫起來順口,這名字不需要費心記。
就這樣,許菡在這口罪惡的泥潭中摸爬滾打,用八九歲的小小身軀,承受著命運的暴力塗抹。此時來看她對無關緊要且漠不關心的人一次次重申自己的姓名,似乎就更像是對自我的一種提醒和期許:
我叫許菡,我要身在淤泥而不染,等待陽光和雨露到來的那一天。
幸運的是,她等到了。成年後的許菡,脫胎換骨。
此時她叫胡珈瑛,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生,在一家律所實習。也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一生摯愛和日後的丈夫——趙亦晨。
從許菡到胡珈瑛的姓名更迭,這之間又發生了什麼?
目前更新的劇集還沒有講到「胡珈瑛」的故事,但這段成長經歷,對於許菡發生蛻變,一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02 她們的名字
許菡已死。與許菡關聯最大的,莫過於她的雙胞胎妹妹 許漣。
現在我們知道,許菡自從離奇失蹤後,就回到許家,和妹妹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許漣作為小姨,也見證了善善的誕生並參與她的成長。
換句話說,對趙亦晨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某種程度,對許漣也是如此。要想繼續追查下去,她是一個繞不開的切口。
但僅從劇集來看,我們會發現,許漣對姐姐的死以及死因表現得並不關心,甚至有些冷漠。
冷漠到一度讓趙亦晨懷疑,許菡是不是沒有死,許漣就是許菡?那麼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另一重懷疑是,許漣可能是造成許菡意外死亡表象的重要策劃者。直白點說,許漣謀殺了自己的姐姐許菡。
這個動機似乎不言自明:富商許雲飛死後,大部分遺產留給了許菡——大概有80個億。那留給許漣的是什麼?原著里說,只有眼下他們住的這棟別墅。
為奪遺產,手足相殘,上演一出豪門血雨腥風。這種戲碼我們也沒少看。
而且一些細節也在往這個方向傾斜。
比如許漣叮囑男友楊騫把家裡關於許菡的物品處理乾淨,以防被警方發現什麼;
還有一些話裡有話、點到即止的對話,通通讓人感到,他們與許菡之死撇不清關係;
在和趙亦晨談善善的監護權時,許漣也是非常大方,要走善善可以,但只能給他一千萬——畢竟按照遺產繼承法,趙亦晨作為許菡的丈夫,80個億應該落進他的口袋。
這些都顯示出許漣的「拜金本色」。
可另外一些細節,又在暗暗反駁這樣的猜想。
比如許漣跟別人說話總是硬邦邦冷冰冰,但是接到善善打來的電話,即便電話那頭不發一語,她也立即溫柔下來,釋放滿滿的關懷和愛意。放下手機,我們又看到屏保是姐妹倆和善善的合照。
她對姐姐到底是怎樣的感情?
她和許菡之死是否有直接關聯?
僅從目前透露的線索來看,還不是十分明朗。
但可以明確的是,許漣並不是許菡的對立面。本質上,她和許菡一樣,是那個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女性形象。許漣的成長線沒有太多交代,但也不難想像——許菡所經歷的,她一樣經歷過。
雖然我們不知道她到底在隱瞞什麼以及在醞釀什麼,但我們還是能夠感到她所做的一切,遠非表面看到的那樣。
容我在此做一個不負責任的大膽猜測:趙亦晨懷疑許漣就是許菡也不無道理——許漣也許正是為了完成許菡的心愿而活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們此時是一個人。
許菡的心愿是什麼?
從小飽經生活殘酷對待的許菡,只想在自己脫離黑暗之後,把心中的善良和正義伸張出去,即便要付出再被黑暗吞噬的代價。
為什麼這麼做?
這就是劇中周楠說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只有善良是不需要理由的。
也是原著中引用的狄金森那首詩:
如果我能讓一顆心不再疼痛,
我就沒有白活這一生。
在如此險惡的成長環境下,讓許菡依然保持這份善良之心和傳遞善良的信念的,是遇到的一個個她。
她是那個熱心腸的吳所長。即便被戒備心深重的小許菡推倒了、用刀劃傷了,還是只關心她有沒有事,並把她帶回家,讓她過了一段短暫而溫暖的家庭生活。
她也是因「業務」認識的美術學院學生周楠。在與周楠的交往和互相幫助中,她慢慢積攢了暗自盛放的勇氣。
她還是丈夫趙亦晨的姐姐趙亦清。這個對身為警察的弟弟關懷備至的姐姐,有著傳統女性的賢惠品格,這種如同母親一般的關愛,相信也讓年幼喪母失怙的許菡體會到難得的家庭溫暖。
這些女性形象,在本劇中筆墨不算多,但無一例外,她們都在傳遞和散發著真善美的動人品質。
因此,她們不僅在許菡的人生過程中起到了向上和向善的推力,甚至我們也可以說,她們和許菡其實共同構成了一個大寫的女性形象,而這,或許才是本劇真正的女主。
假如不算過度解讀的話,她們名字當中的菡、漣、清、麗霞、楠,不都有著相似的美好寓意嗎?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理解本劇在女主角設計上的「叛逆」之處:她不再必須是一個頂著超強主角光環的存在,始終絕境逢生,化險為夷。
總之,她不必非要按照爽劇的遊戲設定走完全程。
關於她的篇幅和鏡頭,甚至也不必多。但是我們會發現,她的個人意志無處不在,每個提及的女性角色身上,都在放大她的一個側面,最終這些側面都會輻輳出一個完整的立體的女主角形象。
我希望看到,這樣不太完美、不太「大」的女主角,也能成為我們螢屏上的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