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華晨寶馬在華投資就超過945億,創造了超過26000個崗位,我認為寶馬在中國所做的貢獻遠超過某些網民和自媒體。
作者:今綸
車展進行過程中,寶馬MINI展台派發免費冰淇淋,兩名工作人員以派完為由拒絕中國訪客領取冰淇淋的請求,隨後卻向另一名詢問的外國訪客送上冰淇淋。
此舉引起輿論的滔天巨浪,寶馬MINI很快道歉。4月21日早9點,MINI中國帳號再次發文,除了再次道歉之外,還為之前的事件做了辯解,而且說事件中的兩位禮儀小姐姐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可不可以請大家給她們多點寬容和空間?」
於是,網民再次沸騰,輿情升級,甚至有人喊出了「寶馬滾出去」。
冷靜觀察輿情各方,包括媒體的發言、網民的反應以及自媒體的立場,其實還是讓人非常遺憾的。
我首先表明一下我對事件的態度。
兩名工作人員對中外訪客區別對待是不對的,肯定有」崇洋媚外「的心態,該批就批。
但是這種指令在多大程度上是公司高層發出的?在多大程度上是公司的規定?至今沒有直接證據。
更有可能是一種促銷技巧,比如是主管和兩名工作人員商議的結果,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能認同。
其實這樣的歧視到處都是,去銀行辦事,比你有錢的就是可以插隊:
媒體報道,2月23日,河北一位老人在銀行辦業務時頻遭插隊,有時候是VIP,有時候是公對公,讓大爺排隊等了一個小時沒排上,他摔卡怒斥工作人員。
至於中小微企業在銀行被經理們區別對待,那真是有苦說不出。
我們要不要把銀行砸了,或者高喊某某銀行滾出中國去?不能。
所以,寶馬事件應該如何處理?
道歉是必須的,現在,兩名工作人員已經離職,我覺得差不多就得了,沒必要上綱上線。
某些網民、企業和自媒體的態度讓我膽戰心驚。
個別網民把一輛寶馬車的玻璃砸了,在車上噴上幾個大字「寶馬滾回德國」,這當然是作秀、博流量。
還有自媒體振臂高呼「寶馬滾出中國」,確實是正義凜然,自然也是贊同者如雲,還收到不少打賞。
還有一家企業積極參與炒作,說是要求公司駕駛寶馬品牌車輛的員工一個月內賣掉,更換國產車,公司將給予20000元現金獎勵,一個月內未處理掉寶馬車輛的員工將作開除處理。記者跟進採訪,4月22日,該公司一員工稱,確有收到此通知,但公司僅十幾人且無人開寶馬,有炒作嫌疑。該公司一高管回應稱,網傳信息不實。對於這樣的公司,我表示無語。
幾天前,馬斯克的星艦爆炸了,也有很多網民幸災樂禍,敢情這些人連香臭都分不清。
馬斯克在中國上海建廠生產特斯拉,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交付超71萬輛電動汽車。上海超級工廠已成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電動汽車熱銷亞太、歐洲等地,特斯拉在和中國並肩作戰賺全世界的錢。
特斯拉4月9日在上海宣布加碼投資,將在滬新建儲能超級工廠。
很明顯,馬斯克是一位對中國態度友好的企業家。
至於寶馬對中國,也是非常友好的,基本只有一個方向:在中國持續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和納稅,當然,自己也賺錢。
《經濟觀察報》3月26日的報道: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發言時表示:「合作創造繁榮,脫鉤兩敗俱傷」,他反對和中國脫鉤。
圖源:新華網截屏
這位是不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建立了集團內部最大的生產布局和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布局,並持續擴大在華投資。
《羊城晚報》3月1日的報道:自2010年以來,華晨寶馬在華總投資累計已超945億人民幣,創造超過26000個高質量工作崗位。
去年6月,鐵西工廠里達廠區正式開業,更是成為寶馬集團全球第一座從一開始就進行完整虛擬設計的「工業元宇宙」工廠,也成為第一座以生產電動車為目標而設計的工廠。
僅僅華晨寶馬在華投資就超過945億,創造了超過26000個崗位,我認為寶馬在中國所做的貢獻遠超過某些網民和自媒體。
圖源:金羊網截屏
如果讓寶馬滾出去,這些工作崗位由這些憤怒的網民、自媒體來創造?
某些人知道鐵西區當年的困難和故事嗎?某些人要是敢砸了鐵西區工人的飯碗,恐怕他們奔襲千里也要把這些人胖揍一頓,畢竟,吃飯、拿工資很重要,口嗨很可恨。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振興東北,現在寶馬投了945億在幫助中國振興東北。
我們難道因為寶馬沒有給我們一杯免費冰淇淋,就要把寶馬趕出中國去?
據媒體報道,一杯冰淇淋讓寶馬「付出了」21億歐元的代價。事件爆發後,寶馬歐股股價下跌超過3%,每股下跌3.38歐元,以6.55億股本計算,冰淇淋事件讓寶馬直接損失超過21.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3億元)。
又有人在幸災樂禍,說是寶馬咎由自取。
我剛才已經說過了,兩個工作人員確實涉嫌「崇洋媚外」,確實要批,寶馬確實應該道歉。
但是,所有事情可以到此為止了。
如果寶馬這個級別的外企因為一杯冰淇淋,股價跌去163億元,這讓其他外企怎麼想?哪個企業敢擔保自己不出這樣的公關事故?
中國創造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外資,非常突出的破壞力量就是這些不負責任的網民和自媒體。
他們嘲笑馬斯克的火箭炸了,痛罵寶馬,要寶馬滾出中國。
明明這些企業是中國的經濟合作夥伴,非把對方往死里整,砸自己人飯碗,某些網民、自媒體的智商簡直感人。
《澎湃新聞》4月18日的報道,3月份,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19.6%,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就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青年人失業率上升主要是由於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所導致的。
年輕人、大學生找工作不容易,某些網民、自媒體以前是痛罵民營企業,現在是痛罵外資,真的請你們就事論事,不要上綱上線,給年輕人們多留一些飯碗吧。
華晨寶馬在華創造超過26000個高質量工作崗位,如果把華晨寶馬趕走,那麼兩萬多個東北家庭怎麼辦呢?
當然,寶馬滾不滾,不是某些網民、自媒體說了算,但是這樣一種網絡情緒確實對中國吸引外資不利,這是事實吧。
所以,請各位充滿激情的網民、自媒體歇歇吧,憤怒之前至少搞清楚是敵是友,不要給中國經濟幫倒忙。
接下來我想說說媒體。
一些媒體對此的表態是讓人很失望的,比如只是技術性地分析寶馬公關策略的失敗,卻不敢實事求是,點出各方的問題。
沒錯,我認為寶馬的公關策略是失敗的,道歉不真誠,太傲慢,但這些問題都應該在法律和規則的範圍之內解決,而不是任由某些網民、自媒體攪起巨大的波瀾,主流媒體還做壁上觀。
主流媒體應該怎麼辦?
除了指出寶馬的問題之外,也應該對過度的輿論反應和過度的炒作予以反擊。
這種反擊是為了清潔輿論環境,是為了給來中國投資的外企以信心,是真正地為了國家好,是為了營商環境好,是真正為了民眾的長期利益著想。
但是,媒體都知道這些網民、自媒體力量強大,惹不得,所以個個迴避。
他們要麼痛罵寶馬的兩名工作人員以吸引流量,要麼莫測高深地說「寶馬應該這樣道歉」,不涉其他。
整篇文章,整個立場完全脫離了客觀公正的坐標,讓人瞠目結舌。
寶馬可以批,應該批,可是,整個事件中只有寶馬可以批應該批嗎?那些叫囂「寶馬滾出中國去」的自媒體是正確的?不該批還是不敢批?
某些人嚷嚷「寶馬滾出中國去」,讓我想到了多年前的那個青年蔡洋拿U型鎖砸向日本車。
2012年9月15日,李建利開著一輛日系車——豐田卡羅拉轎車行駛在西安的街頭,蔡洋用U型鎖砸傷了李建利,李建利直到今天依然生活不能自理。
2021年,李建利在醫院做康復治療。圖源:鳳凰網
2022年4月1日,已經31歲的蔡洋走出了陝西省商州監獄。
現在有不少網民表態不買寶馬車,還有一些開寶馬車的網友在瑟瑟發抖,尤其是開寶馬MINI的人們,即使開車出行,也有點害怕碰上蔡洋式的人物。
11年過去了,U型鎖只是換了一個形式,從有形變成了網絡上的無形U型鎖。
熱愛中國的人,支持中國的人,就要和國家站在一起,看懂政策,全力穩住中國經濟,儘可能保住更多就業機會,而不是只知道喊打喊殺或者高喊「××滾出去」。
4月20日,商務部召開發布會介紹,今年1—3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408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其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超過1萬家,同比增長25.5%。
圖源:光明網
這些外企是中國的朋友、合作方。
2021年8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顯示:外資企業以占市場主體2%的比重,帶動了約4000萬人的就業,占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的1/10,貢獻了我國1/6的稅收,2/5的進出口。
圖源:人民日報海外版電子報
中國商務部高層在報道中非常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縮減負面清單、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加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寶馬事件中,我堅決支持就事論事,該批評就批評,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寶馬也不能置身於法外之地。
但同時也要加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因為中國的經濟建設需要外資的參與,因為這關係4000萬人的就業!4000萬人的就業!
風高浪急的當下,中國經濟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外資,這是國家利益所在,誰也不能衝擊和破壞!
所以,在945億(華晨寶馬在華總投資額)和一杯冰淇淋之間選一個吧,我選945億,因為這關係數萬人的工作崗位,這涉及很多東北人、東北家庭。
所以,我的結論是:不能讓寶馬滾出去。
中國經濟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需要理性建設性的意見,但是不需要發泄情緒損害經濟的過激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