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有皇陵。皇陵,顧名思義,安葬的都是各個時期在位的皇帝。皇陵一般都占地面積極大,打造的氣勢恢宏莊嚴肅穆,裡面也埋藏了大量陪葬品價值連城,很容易吸引盜墓賊的光臨。
雖然古代的皇陵,都會布置大量的機關暗道來防止盜墓賊,但是再好的機關,絕大部分都抵擋不住時間的侵襲。所以,機關能防得了一時,卻防不了一世。為了能永保安全,皇室一般都會派人去守皇陵,這群人就被稱作守陵人。
守陵人是世襲的,他們的任務很簡單,他們世世代代看守在皇陵四周,防止盜墓賊的盜竊,不過隨著時間的轉移,朝代的更換,發展到現在守陵人這個職業基本也快滅絕了,只有幾個家族仍在堅守。
很多清朝的皇帝都有到這裡祭祖的習慣,清朝歷代皇帝每年都會到關外三陵,也叫「盛京三陵」。關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極的昭陵;在滿洲老家赫圖阿拉(滿語意為「橫崗」),還建有埋葬清朝遠祖肇、興、景、顯四祖的永陵。為了保護祖陵,清朝在此處留下了一批守陵人。
雖然守陵人多,但是清朝的祖陵陪葬品卻不是很多,因為清朝在沒有入關以前,他們的墓穴都十分簡單,因此也不會吸引什麼盜墓賊來破壞,而清朝又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因此在清朝滅亡以後,這些守陵人依然在這裡堅守。
這批守陵人每年都會按照清朝的規矩,定期的進行祭拜,每年全國各地的清朝皇族後人,也會陸陸續續的回來祭祀。之後,這些清朝皇陵都被政府保護了起來,每年進行祭祖儀式,成為了當地的景點之一。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本文為百家號作者無風卻起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