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位超級虎將, 在魏軍中七進七出, 驚死司馬師, 卻慘遭滅族

2020-05-23     一隻雄鷹

原標題:三國一位超級虎將, 在魏軍中七進七出, 驚死司馬師, 卻慘遭滅族

《三國演義》中,最能彰顯趙雲武藝的一戰,便是長坂坡之戰。在這一戰中,他單槍匹馬闖入敵陣,懷抱一個嬰兒,依舊大逞神威,砍倒了大旗兩面,奪槊三條,殺死曹營將領五十餘員,自己依舊毫髮無傷。真實歷史上,也有他在此戰中,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幸免於難的記載,但是他在亂軍之中殺敵無數一事,卻是羅老先生的誇張。不過在演義里,另一名曾在魏軍中七進七出,毫髮無傷的猛將,卻比較符合史實,沒有誇張的成分。這個人是誰呢?

能夠讓一代權臣司馬師受驚,文鴦已經不負其父的誇獎了,可是他並沒有就此滿足。文鴦夜襲司馬師大營之後,沒有等到援軍,只能撤退,司馬師卻抓住機會,派出人馬追趕他。面對追軍,文鴦並沒有害怕,反而積極迎戰。他先與鄧艾大戰五十回合,又單槍匹馬殺出重圍。這個時候,魏軍自然不肯放過他,其「背後數百員魏將,抖擻精神,驟馬追來」,文鴦回身揚起鋼鞭,數人紛紛落馬,這個畫面重複了四五次,再也沒人敢於追殺他。羅貫中在此處,專門為他寫了一道贊詩,詩云:「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說完了演義,我們再來看看正史。在正史上,他本名文俶,小字鴦或鴛,後世一般稱其為文鴦,是文欽的次子。《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欽中子俶,小名鴦。年尚幼,勇力絕人,謂欽曰:『及其未定,擊之可破也。』於是分為二隊,夜夾攻軍。俶率壯士先至,大呼大將軍,軍中震擾。」意思是說,司馬師大軍到來之後,文欽不知如何是好,文鴦提出趁司馬師還沒站穩腳步,可以發動突襲,將其一舉擊破。於是他和文欽分頭行動,夜襲司馬師營寨,並大呼司馬師之名,使得魏軍非常不安。

在正史中,文欽與演義中一樣坑,他並沒有及時支援文鴦,導致文鴦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不得不退,而且受到了司馬師大軍的追殺。這時文欽已經想退回壽春了,可是文欽不這樣認為,他覺得不狠狠的打擊司馬師,就算退走也不得安穩,於是僅率十餘人衝鋒陷陣,在魏軍中衝殺了個痛快。正當文鴦想撤退的時候,長史司馬班率八千驍騎到來,他又單槍匹馬,殺傷了百餘人,並殺了個七進七出。

《資治通鑑》記載:「欽將引而東,鴦曰:『不先折其勢,不得也。』乃與驍騎十餘摧鋒陷陣,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上,文鴦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驍將。他之勇,不輸關羽在亂軍之中刺死顏良;不輸曹仁在數千人中救出牛金;不輸張遼以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也不輸呂布令袁紹諸將「莫也逼近者」。更值得一提的,就是這次征戰,司馬師因受到驚嚇,不久病逝。

不過如此名將,結局卻相當悽慘,毌丘儉被司馬師擊敗之後,他隨文欽降吳。後來諸葛誕發動淮南三叛,他們父子被派為援軍,但是諸葛誕與文欽不和,趁機殺死了文欽。為給父親報仇,文鴦不得不向司馬氏低頭,先成魏臣,再成晉臣。在晉朝為將的時候,他曾抵禦外辱,立下了大功,卻被司馬炎不喜,慘遭免官。後來賈南風把持朝政,排除異己,諸葛誕的外甥,又趁機將其誣告,使這位已成庶民的名將,被夷滅了三族。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資治通鑑》、《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8u_PXIBfGB4SiUwkh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