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收 909 億元,同比增長50%,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凈利潤為3.69億元,同比下滑59.76%,這個數據讓人大跌眼鏡。
比亞迪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的財務數據,與其他競爭對手同期公布的半年報數據相比,似乎不太好看。
寧德時代凈利潤44.84億元,同比增長131.45%;長城汽車凈利潤35.29億元,增長207%;吉利汽車凈利潤23.81億元,同比增長3.66%。
不少網友覺得,比亞迪半年報就賺這麼點錢,根本撐不起目前這麼高的市值,更別提衝擊A股萬億車企的目標。
也有網友覺得,比亞迪是因為擴產燒錢外加原材料漲價被吞掉了不少利潤,這些都是暫時的困難,等疫情穩定甚至結束之後肯定還會繼續「起飛」。
對於凈利下滑,比亞迪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產品結構變化,毛利率下滑所致,同時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上漲影響,集團整體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一提到比亞迪,很多人都認為是賣汽車的。事實上,比亞迪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
按營業額來看,上半年,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占比為43%,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占比為48%,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占比為9%。
從財務數據上看,比亞迪營收同比增長主要是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的收入,而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同比增長22.09%,拉低了均值。
比亞迪除了上半年業績「慘澹」外,機構和股東大手筆減持「割韭菜」的做法也引起很大爭議,特別是王傳福家族多次逢高減持套現的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的高管名單中,除了王傳福自己擔任董事長外,李柯和王傳方擔任副總裁。而李柯是王傳福的妻子,王傳方是王傳福的大哥。
今年1月底,王傳福妻子減持不超過100萬股股票,減持套現近2.6億元。股價高位期間發起融資計劃,隨後減持股票,這在王傳福家族中發生過不止一次。
除了王傳福家族減持外,近期比亞迪大股東也紛紛減持。
今年7月份,比亞迪H股的第二大股東——喜馬拉雅資本的李錄持續減持比亞迪,套現24億港元,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李錄被媒體稱為「巴菲特愛徒」,且連續持股比亞迪近20年,而在新能源賽道最火熱的時候卻突然大手筆減持了比亞迪。
除了李錄外,其他大股東同樣在減持。超過20年的股東夏佐全,也大額減持。
據比亞迪披露,公司董事夏佐全自2021年7月6日到2021年7月9日持續減持比亞迪公司股權,套現超過24億元。
如今在中報業績公布後,再來看之前這些比亞迪「鐵桿20年粉絲」的突然減持,網友只能感慨:大佬都是先知先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中報公布後,十大股東變動方面,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減持超1600萬股。
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一事,也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就在一切都順利進行時,上市卻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再說幾句
自去年以來,短短一年時間,比亞迪的股價跟「瘋」了一樣,一路野蠻飆升,市值躍升到了8000億元的高位,奔著萬億市值發起衝擊。
雖然車企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業績支撐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利潤下滑、大股東減持,比亞迪真的能撐起「萬億市值」嗎?
不管是A股還是美股,泡沫破滅後都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估值大幅下滑,當業績什麼時候和估值匹配後,泡沫再次產生,如此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