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節後市場重回外資持續流出、盤面震盪下行的節奏,節前強勢的減肥藥概念等遭遇調整,但與華為相關的鴻蒙、智能駕駛、星閃以及算力概念依舊活躍。
華為概念人氣如此之高,行情持續性如何?板塊內「高切低」不斷,下一階段的焦點在哪裡?
概念行情與消息面息息相關,因此其持續性與消息素材的持續性關聯緊密。而近期曝光的華為手機2024年目標出貨量「翻倍」式上調,或將成為下一階段媒體、社交平台關注焦點。
明年手機目標銷量上看七千萬!華為手中還有什麼「牌」?
在推出Mate 60系列新機和問界 M7新車等一系列「王炸」產品後,華為收穫的市場反饋已然反映出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9月份華為登頂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冠軍;
問界 M7上市25天(9月12日至10月6日)大定超5萬輛。
而華為還遠不打算止步於此,據介面新聞援引華為相關消息人士,華為目標在2024年出貨6000萬-7000萬部智慧型手機。
對比來看,華為手機2022年全年出貨量為3000萬部,2023年全年出貨量根據年中預計數據為4000萬部,換句話說,華為明年手機預計出貨量,是一個「翻倍」級的躍升。
華為此次推出的Mate 60系列旗艦新機確實銷售火爆,官網上線當日即售罄,多地消費者排隊搶購,堪稱「一機難求」。據IT時報9月援引產業鏈人士消息,華為Mate 60系列的出貨量已經上調至2000萬台,相比首批備貨量追加了近1700萬台。
但根據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的統計,高端智慧型手機的銷售生命周期大約為兩年。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在對華為Mate 60 Pro下半年出貨預估大幅上調20%後,展望2024年也僅預估華為零組件採購量為3000–4000萬部。
這意味著,一方面,華為Mate 60系列預計2024年還將貢獻一部分銷量;另一方面,Mate 60系列或將滿足相關客群的大部分換機需求,一定程度上將對明年華為高端新機的銷量有所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華為要如何實現這個「翻倍」式的目標?
華為手中還有「王炸」?受影響產業鏈全盤點!
結合歷史消息來看,華為在目標指引上堪稱「穩紮穩打」,即將推出Mate 60系列新機之際,才將其2023年全年手機出貨量目標從3000萬部上調至4000萬部。
由此推理,華為此次「翻倍」式上調下一階段手機出貨量目標,或許不僅是看好Mate 60系列的後續銷量,而是手中還有「王炸」——中低端新機,而且可能是搭載麒麟5G的中低端新機。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中國手機銷售跟蹤報告,國內中低端手機長期占據了智慧型手機市場70-80%的份額。
而華為手機的Nova系列和暢想系列在中低端市場長期競爭力可觀。其中Nova系列作為華為的中端系列產品,定位於年輕人市場,主要賣點為手機性能和拍照功能,追求時尚和個性化;而暢享系列則注重長續航能力和實用性。
有媒體預計,這兩個系列的手機或將於今年第四季度登場。如果新機搭載麒麟5G晶片,在Mate 60系列銷售熱潮的帶動下,銷量或將再上層樓。
屆時,華為手機銷量增長或將進一步帶動產業鏈公司訂單增長,讀者可以保持關注。筆者整理了華為手機產業鏈中上市公司名單如下。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