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發的帖子說,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別特別的叛逆,跟父母甚至不像是親人,反而還像是仇人,父母說東他就向西,最近甚至還談了女朋友,還拿著自己的零花錢出去外面要租房子住!把這個媽媽氣得不行。
其實青春期或者是青春期之後跟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極有可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做的7件事情消耗了內心的溫馨和愛,對父母只剩下埋怨,抱怨,甚至是仇恨!
一個家庭最大的障礙不是貧窮而是家裡面的內耗,孩子被父母做的一些小事內耗之後,內心裏面慢慢的就會開始怨恨埋怨父母,甚至把自己的父母當成仇人!
父母做這7件小事,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中招的趕緊改正
第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不清
其實很多家庭都沒有什麼大的事情,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說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不小心把衣服弄髒了,有一些家長就大發雷霆,甚至是打孩子!孩子要比一件衣服重要得多吧。
菁媽有個朋友就說,他給孩子買衣服從來都是買合適的當季衣服,畢竟孩子的衣服一般穿一年就要不了了,並不是穿不下了,而是髒了。
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長大也容易仇視父母。
第二件:控制孩子
我們的孩子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他只是國家放在我們家裡面寄養18年而已,很多父母就把孩子控制住,要求孩子不折不扣地執行父母的要求,比如早上7:00必須起床,超過一分鐘都不行,在父母的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叛逆。
第三件:貶低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你長得不好看,花再多錢打扮也都是這樣,別去浪費錢!不斷的貶低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覺得我是為了孩子好,不要讓他驕傲。
事實上,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分清父母是激勵還是貶低,他就一律地認為父母是看不起自己,父母貶低自己,父母不愛自己,到了長大之後也容易怨恨父母。
第四件:跟孩子傳遞負能量
確實大人在工作上以及生活上會有很多的難處,所以他們內心裏面會有壓力,有些父母就不經意地去跟孩子傳遞負能量,家裡面沒有錢了,你要節省一點,媽媽為了送你上學多麼多麼辛苦,這些抱怨和宣洩會讓孩子覺得都是因為我父母才會這樣子,孩子內心裏面會很沒有安全感。
而且在父母心情不好,向他傳遞負能量的時候,他因為愛父母也會把心情調到跟父母一個頻道,這反而會讓孩子天天悶悶不樂的。
第五件:跟孩子爭論輸贏
孩子是在不斷的摔跤中學會走路,孩子是在不斷的犯錯中成長的,孩子犯錯是最好的成長機會。
但很多父母就喜歡跟孩子去爭論,你這樣做不對,不能這樣做,你要按照媽媽說的去做,孩子沒有犯錯就很難成長,孩子沒有主見到長大之後就唯唯諾諾,或者是到了成人之後,沒有成就就會埋怨自己的父母。
第六件:和犯錯誤的孩子慪氣
沒有一個孩子是不犯任何的錯誤就能夠成長的,作為父母要教給孩子規則,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而不是當孩子犯錯時就和孩子慪氣!
比如孩子不小心弄破一個杯子就不給孩子吃飯,甚至孩子以後再也沒有水杯喝水了,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第七件:用懂事來綁架孩子
孩子想買一件漂亮的衣服,父母就會說:你要懂事不要穿這麼漂亮,你要懂事媽媽沒有這麼多錢!總是要求孩子懂事,那麼孩子就沒有自己的個性,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也很難能夠成長,甚至長大變成啃老族,埋怨父母。
為人父母要給孩子保留一點任性,時刻讓孩子有個性,當孩子走入人群步入社會的時候才有底色發光發熱,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