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認房不認貸大招,欲救活市場,效果能有上一波那麼明顯嗎?

2023-10-14     簡z設計

原標題:重啟認房不認貸大招,欲救活市場,效果能有上一波那麼明顯嗎?

最近的房地產市場真是熱鬧非凡,直接出了「認房不認貸」的政策,把不少投機炒房客們給打得措手不及。各地紛紛放開了限購和限價,給市場鬆了一口氣。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不過這個周末,我光顧新房樓盤,結果發現情況還是老樣子。那些引人注目的房子,依然是人山人海,排隊看房的人絡繹不絕。而那些位置偏遠的,根本就是冷冷清清的感覺。

一些業內人士還向我透露,就拿二手房市場來說,也沒有那麼上心。雖然房主們把房子掛的價高了一些,但真正成交的還是那些高品質的房子。一些老舊小區仍然死氣沉沉,成交依然不溫不火。所以說,還是老話一句,好的馬要搭配好的鞍。

這輪政策調整隻是為了引導市場,真正看的是銷量能否提升,房屋是否能夠售出,市場才會真正好轉。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但總的來說,這個政策是給市場來了一劑定心丸,讓大家變得更理性,房價也得以穩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購房者來說,這可是個好消息!畢竟,「認房不認貸」的政策可不是鬧著玩的,是真正的重量級招數!

之前說要降低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我還以為所有城市都一樣呢。原來不同城市情況各異,政策也有所不同。在一些一線城市,購買首套房子需要支付高達30%的首付,而貸款利率則保持在4.5%。

不過,在其他城市,首付比例較低,僅需20%左右,而利率也更為親民,看起來政策是在照顧年輕一代。

這一次,在政策的推動下,許多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終於看到了買房的曙光。具體各地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住建部已經釋放出明確信號,高於平均水平的城市將會受到更多政策關照。

你可以這樣認為:這輪政策直接為樓市注入了一劑興奮劑,特別是提振了剛需購房人群的信心。

我注意到很多朋友已經開始積極準備購房,他們天天計算著每月的還款金額,希望能儘早攢足首付。當然,政策的推行也需要有序進行,不能急功近利。但至少,這讓我們年輕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成為房主的一天即將到來。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特別是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以前的多輪調控都似乎難以撼動它們的冷靜。新政策一經發布,立刻見效,各地湧現出更多尋房、看房和購房的人,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市場也開始熱鬧非凡,幾乎就像是今年年初的重演。

這無疑證明了新政策的妙用,它釋放了樓市的壓力,提振了市場的信心。畢竟,購房門檻的降低吸引了更多的購房者,進而帶動了交易的繁榮。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約過了半個月,情況開始有些不同。政策的勁頭明顯減弱,成交量也一天不如一天。

據說本月的成交量甚至不如去年同期,不知道是不是數據還沒及時統計。

對於像深圳這樣規模龐大的大城市來說,僅僅一月份的成交量達到4000套已經非常勉強,市場需要每月保持在5000套以上的水平,才能保持活力。再加上金九銀十即將到來,房地產市場總該有些起色,不應該如此冷冷清清。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一個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不活躍,可能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都產生影響。政府顯然會不遺餘力,確保一線城市的房價開始上漲。

先是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然後放開了限購和限價,再來個降低稅收的操作,一系列政策舉措接連出台,刺激市場。有人認為,那些滯銷的房子只是問題價格造成的。然而,政策的刺激需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聽說自從2021年的高點以來,已經下跌了整整兩年半。房價累計跌幅高達30%,直接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這場嚴酷的房價調整,確實給深圳樓市帶來了深刻的教訓。

但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政府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穩定市場,振興房地產。

比如,棚改貨幣化政策,可以直接增加購房需求,也有助於消化存量房源,對市場的回暖大有裨益。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過去的房價上漲完全歸咎於棚改。畢竟,房價主要受供求關係的制約。

談到棚改貨幣化,的確曾經創造過樓市的神話。但現在的大環境已經改變,再寄望它來拯救樓市,可能不太現實。不僅是地方資金有限,就是政策的預期也難以維繫在如此高位。

最後,「房票」或許只是房票,兌現起來也並不容易。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可以明顯看到央行頻繁干預市場。降准、催貸、召開座談會,一系列措施接踵而至。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大的動作,財政貨幣政策齊頭並進,對樓市再度提振充滿期待。

首先,樓市的復甦對於振興經濟至關重要,這已經是屢說不煩的話題了。

其次,我們還需要關注普通人的收入是否能夠回升,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只是近年來樓市的震盪已經擊碎了「買房必漲」的幻想,讓最後追漲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實際上,在買賣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和利潤空間,不可能所有人都賺錢,這是市場的正常狀態。

如果真的存在「買房必漲」的情況,那只能說明市場已經變得畸形,充斥著投機氣氛,而這一輪投機已經結束了。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因此,我認為關鍵是恢復普通人的收入增長,讓廣大民眾有足夠的購房實力,而不是依賴著少數人的炒房行為來推高房價。

這才是健康的市場。需求應該是真實的、自然的,而不是依賴於炒作。

曾經的那種「買房就一定能賺」的說法已經讓很多人失望了。如今,新的觀點不斷傳播,比如只有一二線城市值得投資,豪宅比別墅更有保值潛力等等。這些觀點似乎已經成為了新的「真理」,大家都深信不疑,形成了新的共識。

然而,我認為,買房最重要的不是追隨主流觀點,而是真正判斷未來五年市場的走向。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現在認為某個地方值得投資,要考慮的不僅是眼前,還要思考五年後它是否仍然具備吸引力。最關鍵的是要預測未來五年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趨勢,找准真正的風口。不能被眼前的熱點所迷惑,要有遠見,去預測未來的需求變化。

舉個例子,雖然現在可能有人說郊區別墅是不錯的投資,但五年後,年輕人或許更喜歡方便的城市中心大型公寓。因此,在購房時需要考慮長遠,而不是被主流觀點左右。要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真實需求,而不是隨波逐流。

只有這樣購得的房子才會真正適合個人情況,並有可能擁有更高的未來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5fb8d66417c77a33ad296e986441b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