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探長~
在當前的趨勢下,盲盒作為一種娛樂消費品迅速走紅。
在各大小飾品商鋪中,我們不難發現,盲盒被擺在了貨架上很顯眼的位置,而且不少年輕人都會為此駐留。
有玩偶盲盒、發卡盲盒、文具盲盒、飾品盲盒等等,種類繁多、造型炫酷,所以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而盲盒不僅在成年人群中火爆,在中小學生群體中,更是異常得流行。
其中奧特曼卡片盲盒,讓很多小學生們為之沉迷!
我的大表姐就對孩子玩兒奧特曼卡片這件事異常的頭疼。
她的兒子4年級了,玩兒奧特曼卡片都「上癮」了,每天中午都吵吵著要去買卡片,越買越上癮。
從一開始5塊錢一包的,再到後來要買30塊錢一包的,不僅越買越貴,而且有時候兒子買到一包卡片,撕開之後,看了一眼就全都扔掉了。
她對兒子的這個行為很是不解!明明花這麼多錢買下來的卡片,為什麼要扔掉呢?
兒子卻說:「這都不是好卡!要沒有稀有卡,他們都不跟我玩兒!」
看到兒子每天為了集所謂的滿星卡、稀有卡而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成績下降時,她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擁有這樣經歷的父母不在少數。
有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兒子集奧特曼卡片都魔怔了,前前後後花了小一萬塊錢買卡片,還沒有集到想要的。
於是這位媽媽一氣之下撕毀了所有的卡片,而兒子為了對抗,破壞了家裡的家具。
為了小小的卡片,親子關係破裂,這多麼令父母心寒吶!
北京教委提醒:
這種玩具易造成「成癮性行為」,我們要及早干預,不容小覷!
根據近期一項針對1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
關於「盲盒」的話題,在學生們的課餘討論中占據了相當高的比例,僅次於「學習和成績」。
那麼,盲盒為何如此吸引中小學生?
盲盒的不確定性和收集慾望,是吸引中小學生的主要因素。
盲盒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青睞,它的核心魅力在於其「未知性」,即購買者不能預知將會得到什麼樣的具體物品。
而正是這種隨機性,給孩子們帶來了刺激、希望和驚喜,刺激著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此外,每當孩子們收集到系列中的某一款或罕見物品時,他們會獲得不一樣的成就感和社交地位,這就增強了孩子們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我價值感。
盲盒沉迷背後的心理機制
沉迷盲盒可能是一種逃避現實壓力的行為,同時也可能加劇攀比的心理。
在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中,孩子們便會尋找放鬆和發泄的途徑,而購買盲盒就成為了一種緩解學業壓力和釋放情緒的方式。
盲盒帶來的即時滿足感,可以暫時讓他們從日常壓力中解脫出來。
此外,盲盒中可能出現的稀有物品,也成為了孩子們之間競爭和比較的對象,從而不斷推動他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滿足內心的成就感和被別人追捧的傲嬌感。
那麼,我們應如何適當引導孩子理解和參與盲盒
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探討消費決策過程,引導他們理解金錢的價值和過度消費的後果。
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來購買,一旦零花錢用完了,就不能再提出要求買其他東西。
以培養孩子的預算管理能力、自控力和對金錢的掌控能力,避免過度消費和依賴成癮。
我們可以設定和孩子一起遵守的規則
如使用零花錢購買盲盒、一周購買的次數和個數、怎麼花錢更省錢等,讓孩子合理的規劃以及指定一個消費模式去遵守。
尋找替代的興趣愛好
很多孩子每天回家就是寫作業、上補習班,沒有自己的娛樂時間和興趣,長期以往,他們的內心便會十分的空虛。
所以,我們也要多鼓勵孩子發展多樣化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轉移注意力,也可以減少他們對盲盒的過度依賴。
通過參與體育活動、藝術創作、科技製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我肯定,這些正面的體驗可以減少他們對盲盒帶來的短暫快感的依賴。希望我們可以主動尋找孩子沉迷盲盒的原因,並和孩子一起參與到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中來,以培養他們形成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方式。
辣媽語錄:
盲盒作為一種現代流行的物品,在孩子們之中廣泛流行。
我們在理解這一現象的同時,也應通過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來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習慣。
通過多種策略和方法來平衡孩子的生活,使其既能享受流行文化帶來的樂趣,又不會過度沉迷其中。
家長們,關於盲盒、煙卡你有什麼看法呢?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