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顯無助的就醫經歷,讓我想明白這件事……

2019-11-11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曾在網上看過一幅漫畫,某人偶遇為其治過病的醫生在輸液,十分驚奇:你們醫生也會生病啊!當然只是笑談。但人吃五穀雜糧,無論擁有至高權利的達官顯貴還是以耕作為生的平民百姓,都經歷過或大或小的疾病折磨,有過就醫體驗,也曾被期待、被要求。

我的故事是這樣

幾年前,我查出左眼視網膜脫落需緊急手術。經歷了一段長達三個月的異地就醫過程,各種滋味真的不是幾句話可以一帶而過的。
因當地醫療水平有限,第二天上午即辦理了轉診手續,聯繫了醫院和醫生,下午趕往外地就醫,當晚到達已經11點多,很順利的辦理了入院手續,但沒有病床,醫生安排臨時在走廊鋪了一張陪護床。初秋微涼,陌生的環境,護士來回走動做著夜間的治療,偶有病人按呼叫鈴向護士訴說自己的不適,對疾病的無知,擔心手術預後,各種不安讓我徹夜未眠。事後經常想,如果當時醫生護士問我一句冷不冷,告訴我會儘快安排手術不用擔心,我不會在到達異地的第一天度過一個如此焦灼不安的夜晚。

第三天安排了手術,術後我成了「盲人」,不能看書,不能看電視,不能玩手機,下床要有人引路,感覺自己成了一個廢人!術後的不適加上飲食不習慣,住院10天瘦了5斤。出院當天出現反跳性眼壓增高,醫生建議吃激素控制,因為有胃炎不得已改為甲強龍眼球後穹隆注射。我自認是一個堅強的人,但看到長長的針頭扎向我的眼睛,我不自覺的轉頭抬手擋住。我們都讀過很多心靈雞湯,別人遇到事情我們都在勸他們要堅強,當事情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能體會到有多麼無助多麼恐懼。出院後我就在這種無助和恐懼中注射了一周的甲強龍。

圖文無關

我遵醫囑靜養了一個月,本以為康復可以正常工作,複查時等待我的卻是更糟糕的結果。術中貼合的視網膜再次脫落,視物比術前更模糊,我需要再次手術,並改變手術方式。我拒絕再次手術,因為對術後需要持續俯臥位一月而且視力恢復的可能性並不大。感覺自己會成為一個「活死人」。醫生很溫和,輕聲細語勸我要堅強,有家庭有孩子有愛我的人為我擔心,自己要努力爭取,心存希望。當時恰巧有北京同仁醫院的一位專家在,可以安排為我手術,有知名醫院的專家在令我安心不少,最終我接受了醫生的建議。

因為孩子剛上幼兒園無人接送,愛人工作不能長時間耽誤,我自己辦理了住院,沒有人陪同一個人進了手術室。術中因眼部肌肉牽拉牽涉胃部平滑肌,造成胃部極度不適,醫生察覺到我的異常,安慰我道:這個手術都會引起胃部不適,實在忍不住就吐出來沒關係的,他們明知道如果我吐了勢必給手術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沒有強硬的讓我忍著。他們的輕聲安慰和關愛讓我最終忍住了,很順利的完成了手術。愛人及時趕到,在手術室門口等著我,心裡暖暖的。

術後第三天,和我住的病區隔了兩層的樓上發生一例極其惡劣的傷醫事件。科室護士長被一名出院後對治療效果不滿意來找醫生討說法的病人砍傷頸動脈,護士站血流成河,那名無辜的護士長最終沒有搶救過來,剛上初中的女兒失去了媽媽,正值中年的丈夫痛失愛妻,全院哀悼!心底的恐懼和悲涼在愛人像我描述現場情景時放大到極致。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每天都如履薄冰,擔心病人丟了性命,也要擔心自己丟了性命。事後聽說砍人者以有精神病史為由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事情也是不了了之。這些年一想到這件事心裡就發悶,感覺憋著一口氣出不來。

之後的幾天我在醫院度過了中秋節、國慶節以及自己的生日,沒有家裡溫暖的燈光,年幼的孩子不在身邊,沒有蛋糕,沒有蠟燭,沒有祝福,愛人陪在身邊卻無比孤獨。我又瘦了五斤,護士們都說應該給我換一套最小號病員服。

出院後我按要求趴了一個月,讓人照顧了一個月,期間又去複查了好幾次,恢復並不好,但已經盡力,我也只能接受。終於在兩個月後重新踏上了工作崗位。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護理工作者,看慣了病房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多少有些麻木,繁瑣忙碌的工作讓我們沒有時間和耐心去了解關愛病人。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真切的感受到,病人需要的真的不多。人在生病時心裡特別脆弱,有時候他們需要的也許僅僅是一句貼心的話,一個溫暖的微笑就可以讓他們重拾信心,重獲新生。

黨中央掃黑除惡打擊醫鬧行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醫療環境,醫改政策的落實也讓更多的人獲得了就醫機會。承擔著救死扶傷義務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全力救治病患的同時,為患者帶去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溫暖的微笑,一次誠摯的握手,和他們共同面對疾病,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真情與關愛,重拾信心,重獲新生!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