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有多少上班族在忍受著極端通勤?

2023-01-17     雲南房網

原標題:昆明有多少上班族在忍受著極端通勤?

早上6點30分,在很多人鬧鐘都還沒響的時候,家住呈貢時代俊園的小周已經掃到一輛共享單車,準備騎行前往地鐵1號線大學城南站。

畢業於雲南民大的小周,2016年在父母支持下入手了呈貢時代俊園的一套二手小三房。

當初小周之所以選擇時代俊園,一方面因為自己在呈貢上學4年,對周邊環境比較熟悉;另一方面,畢業後入職的公司就在呈貢,房子買在呈貢上下班通勤也方便。

呈貢時代俊園

誰承想2020年時,小周所在的公司變更了辦公地點,從呈貢搬到了同德廣場,自那以後,上下班通勤就成了他的噩夢。

從時代俊園前往同德廣場,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地鐵,但即便是坐地鐵也要花1個多小時。

而早8晚6的工作時間,意味著他每天早上至少要在6點40分之前坐上地鐵,否則就很難準時趕到公司。

因為通勤時間過長,小周一度考慮過換工作,但一方面公司待遇不錯,換一份工作未必能有同樣的待遇;另一方面,許多合適的就業機會同樣在市中心,換工作並不能解決問題。

當然他也考慮過換房,但一來時代俊園的房子貸款還沒有還完,二來市中心的房價太高,即便賣舊買新也超出了他的承受範圍。

幾度權衡之後,早起1小時就成為他無奈的選擇……

可能我們會覺得,生活在昆明像小周一樣的情況只是極少數,畢竟昆明的城市規模並不算很大,而且居住和就業也相對集中在主城。

百度地圖昆明城市熱力圖

實際上,根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數據,昆明已經有8%左右的上班族通勤時間超過了1個小時。

而中規院的研究報告認為,單程通勤超過60分鐘已經可以定義為「極端通勤」。

形成極端通勤的原因比較複雜,涉及到收入、房價、房租等多個方面,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根源就是「職」和「住」出現分離。

簡單理解就是,上班族買得起或者租得起房的地方,附近找不到工作;能找得到工作的地方,附近的房子又買不起或者租不起。

而關於昆明中心板塊和遠郊板塊之間的房價差距,從克而瑞近期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就能明顯看得出。

可以看到,2022年呈貢經開(黃土坡、清水一帶)以及大學城南和空港板塊的成交均價徘徊在8000左右,價格與中心區、雙塔、會展等板塊之間已經拉開了一倍的差距。

而且即便是三環周邊的北市區、馬街、東白沙、泛亞(西北新城)等板塊,房價都已經到1.2萬以上。

所以,出現職住分離現象也就在所難免。

在中規院的《報告》中,也分析了44個重點城市的職住分離程度,總體來說,城市越大,職住分離度也就越大,其中昆明的職住分離度為2.6千米,在I類大城市中處於中間水平,但昆明的職住分離同比2020年也增長了0.1千米。

文章開頭小周的例子,就屬於典型的職住分離度較高的情況,而且他的情況其實還不算嚴重,至少他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間還有地鐵連通。

而昆明許多沒有通地鐵的遠郊板塊,面臨的通勤問題更加嚴峻,像太平、空港、經開區黃土坡片區等地的居民,甚至都無法選擇公共運輸作為主要通勤方式,大多只能選擇自駕,上下班高峰期很容易造成潮汐式的擁堵,也有很多人需要忍受單程動輒超過一小時的通勤時間。

早年因主城房價太高被迫外溢到這些地方的購房者,如今就不得不面對極端通勤的困擾。

太平新城奧特萊斯大道高峰期擁堵不堪

當然,近年來隨著產業項目引進,昆明遠郊產業新區就近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在增加,這一定程度上對緩解職住分離的問題有幫助。

但昆明如想徹底消除極端通勤,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昆明市區的房價未來還是會顯著高於遠郊,遠郊板塊的交通條件也很難改善。

總的來說,從中規院《報告》反映的情況看,昆明人的通勤健康狀況在全國44個主要城市中還是處於中游偏上水平,雖然存在一定的職住分離、極端通勤問題,但都不嚴重。

那麼,大家平時上下班的通勤時長和距離分別是多少呢?你是否也在忍受著極端通勤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2c6e029a444b1acf2277b74e1ca96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