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思羽:出生患先天齶裂,父親馮小剛沒放棄我,今生難報父親之恩

2022-03-10     仝寒迷戀

原標題:馮思羽:出生患先天齶裂,父親馮小剛沒放棄我,今生難報父親之恩

著名導演馮小剛,自幼父母離異,從小跟著母親一起長大。

馮思羽是馮小剛與前張娣的女兒,1990年出生,不幸的是,女兒帶有先天唇齶裂。

在夫共同的努力下,湊夠了女兒的手術費,馮思羽也恢復了正常。

馮小剛曾經說過「這女兒像我」,這不僅僅是長相,還有命運。

馮思羽九歲時,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生活。

父親馮小剛很快就有了新歡,母親張娣離婚後卻一直沒有再婚。

馮思羽心疼單身的媽媽,但也沒有怨恨父親馮小剛。

因為父親從沒有放棄她,甚至愛她勝過愛電影。

01.

馮小剛1958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離異,馮小剛跟著母親和姐姐一起生活。

高中畢業後,馮小剛開始了軍隊生活。

之後就在北京軍區的文化單位,作為文職人員參與了不少文藝晚會相關的工作。

從部隊轉業後,他來到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開始從事文化宣傳工作。

一次,馮小剛到醫院裡看望朋友,陰差陽錯地碰見了一個漂亮女人,心生愛慕。

第二天,他又撞見這個女人在樓道口抽。

「這女的挺漂亮的,還會抽,真有個性!」

馮小剛想去追求她。結果一打聽,人家已經結婚了,丈夫是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鄭曉龍。

後來馮小剛和鄭曉龍熟識後,聊起過這件事,鄭曉龍還打趣過他。

「馮小剛年輕時差點愛上我的子。」

一般來說,這種暗戀也就到此為止了,不過馮小剛知道了鄭曉龍這號人物後,為了能「出人頭地」,開始想辦法搭他的線。

又是當司機,又是幫忙跑腿的,天天跟著鄭曉龍鞍前馬後,也順帶認識了編劇王朔。

鄭曉龍對他的心思也算心知肚明,不過他也很欣賞馮小剛的才華,不僅幫他安排了工作,還讓他在電視劇《凱旋在子夜》中跑了個龍套。

1984年,馮小剛擔任電影《生死樹》的美術助理,正式開始涉足電影界。

同年,經同事介紹,與張娣相識相戀。

馮小剛是玩浪漫的一把好手,寫情書、念情詩,這些如今沒人會用的方式,在那個年代可是時髦得很。

相識的同一年,在馮小剛「連哄帶騙」之下,兩人就結了婚。

婚後馮小剛的事業也有了起色,經鄭曉龍介紹,來到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

除了美工外,還在片場參與了很多電視劇的拍攝。

包括《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其中的美術設計都有他的功勞。

好事成雙,在他的事業緩步發展的同時,子張娣也懷孕了,肚子一天天地大了起來。

02.

1990年9月,馮小剛剛結束了在河南開封的工作,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火車上,就接到了子張娣的電話:「小剛,你要當爸爸了。」

一下火車,馮小剛就直奔醫院,在醫生口中得知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生產順利、母女平安,壞消息是嬰兒有先天性唇齶裂,要手術的話需要巨額手術費。

這個消息,對於馮小剛來說有如晴天霹靂。

他甚至還在檢討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虧心事,報應到了女兒身上。

看著女兒稚嫩的臉蛋,馮小剛暗暗發誓:

「治,花多少錢都治,治不好我就養她一輩子。」

期盼著女兒能夠和正常人一樣說話,馮小剛為她取名「馮思語」。

女兒剛出生,嬰兒的身體還不足以支撐手術。

再加上手術費用太高,當年的馮小剛不過是個美工,沒多少收入。

為了能湊夠女兒治療的費用,馮小剛化身「馮瘋子」,不僅起早貪黑地工作,還絞盡腦汁寫作。

期間,他搭上鄭曉龍,和他一起擔任了《遭遇激情》的編輯。

還絞盡腦汁創作出了《編輯部的故事》,寫劇本時借鑑了王朔的風格,之後和王朔、馬未都一起擔任了該劇的編輯。

《編輯部的故事》作為我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成功火遍了大江南北。

馮小剛也獲得了一筆可觀的報酬。

拿到這筆錢之後,馮小剛欣喜若狂。

抱著一摞現金就和子一起帶著女兒轉遍了北京大小醫院,只為找一個最好的醫生為女兒手術。

這時,馮思羽剛剛一歲半,不過手術順利,馮思語獲得了重生。

女兒出院那天,馮小剛喝了半夜的酒,醉醺醺地躺在床上傻笑:「我女兒終於好了!」

之後,馮小剛把女兒的名字改成馮思羽,盼望她茁壯成長,羽翼。

為了讓女兒在恢復期間能夠分散注意力,減少疼痛,馮小剛跑到商場裡買了幾十種玩具。

大包小包地放到女兒面前,慢慢陪著她玩。

可以說馮小剛把所有的耐心、貼心都無私地留給了女兒馮思羽。

03.

女兒馮思雨好了,但馮小剛和子張娣之間卻出現了問題。

曾經那段時間,張娣為了女兒,除了整日奔波,在家裡,也感到很大的壓力。

孩子本身就需要照顧,喂食喂奶、把屎把,都要張娣親力親為。

女兒的唇齶裂,也成為了她心裡重重的負擔。

馮小剛也每天為了賺錢、為了事業忙碌著,回家後也沒有子的溫存。

夫倆不僅聚少離多,就算相見也只是相互抱怨,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兩人唯一共同的目標,只有女兒得病。

馮思羽的病好了,馮小剛和張娣之間的羈絆也被消磨殆盡了。

1991年,馮小剛在電影《大撒把》中認識了演員徐帆。

不過兩人第一次相見卻很是。

電影拍攝結束後的審核中,馮小剛的評價是:這電影拍得不錯,就是女主角選得不怎麼樣。

聽得旁邊的人趕緊拽他的袖子,小聲警告:女主角就在你身後呢!

馮小剛一回頭,徐帆正鼓著腮幫、生著氣盯著他,四目相對,馮小剛撓了撓頭,地沖她笑了笑。

不過當時徐帆是有男友王志文的,馮小剛和她也只是認識。

王志文拍攝《皇城根兒》時,和許晴很是投緣。

不過徐帆沒有太介意這些,只是請求王志文為她爭取一個角色,卻遭到了王志文的羞辱。

由於王志文太清高,所以徐帆得不到他的保駕護航,只能獨自打拚。

好在演技在線,在《大太監李蓮英》中飾演了珍妃這個角色。

導演田壯壯很是看好她,於是對她格外照顧。

田壯壯對徐帆的關照,在別人眼裡就變成了曖昧。

兩人之間究竟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但兩人之間的就這樣傳開了。

很快就傳到了王志文的耳朵里。

他不聽徐帆的解釋,怒不可遏地把她的行李全都扔出了家門。

徐帆找到一個住的地方還是很容易的,但她的心,卻失去了容身之所。

馮小剛的出現,成為了她的救命稻草。

04.

和子沒有了感情的馮小剛,被男友轟出家門的徐帆。

兩人之間乾柴烈火,產生了不一般的感情。

徐帆的心找到了停靠的港灣,不顧港灣里已經有了船。

1993年,《大撒把》的主演徐帆和編劇馮小剛一同入圍了金雞獎。

在機場等飛機時,馮小剛就跟大家介紹徐帆是自己的女朋友。

大家信以為真,上了飛機,坐在徐帆旁邊的人,都會站起來給馮小剛讓座。

這一年,他的親生女兒馮思羽才不過3歲。

或許是前一段感情傷徐帆太深,她跟在馮小剛身邊做了7年的。

而馮思羽,也慢慢長大,但在她眼裡,父母之間的交流卻是越來越少。

張娣為了女兒,她不願放手,只想等那個回心轉意。

但生活的柴米油鹽把年輕漂亮的張娣磨成了「黃臉婆」。

馮小剛卻成為了大導演,導演和女演員才有更多接觸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馮小剛開始越來越不避諱,開始在很多公開場合和徐帆成雙入對。

以1997年《甲方乙方》為起點,馮小剛逐漸形成獨特電影風格,而且馮氏喜劇商業化極為成功,他漸漸成為了商業片的典範。

徐帆作為馮小剛電影的御用女主角,這時候他們之間的戀情幾乎已經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自知與丈夫的差距越來越大,馮小剛也沒有可能回頭的張娣,終於向馮小剛提出了離婚。

1999年,年僅9歲的馮思羽也終究沒躲過單親家庭的命運。

05.

馮小剛導演的作品《一聲嘆息》中,有這樣一個劇情:

小三找到家裡,原配大度地給她倒了水,但原配的女兒氣不過,在水裡加了大量的鹽。

小三卻面無表情地一飲而盡,仿佛喝不出水裡的味道。

很多人說馮小剛心大,把自己和女兒的故事搬上了熒幕。

父母離婚時,馮思羽開始懂事,但對於很多事情還處在朦朦朧朧的狀態。

雖然父親和母親不在一起了,但他們依然疼愛她,她覺得繼母徐帆就是害她父母離婚的元兇。

所以馮思羽對於徐帆從沒有好臉色。

馮小剛每周都會把馮思羽接到家裡陪伴她。

為了讓馮思羽接受自己,徐帆使出了渾身解數,買玩具、買零食,放下身段討好比自己小一輩的孩子。

只是馮思羽對她絲毫沒有感激,不僅往她杯子裡放鹽,還砸壞她的東西,對她出言不遜。

知道馮小剛愛女如命,徐帆只好一忍再忍。

06.

後來徐帆懷了孕,馮思羽知道後,氣的選擇了離家出走。

在她的心裡,這個女人如果生了孩子,父親肯定會拋棄她的。

發現女兒不見了,馮小剛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終於找到馮思羽之後,女兒哭著對他說,不要讓爸爸再要孩子,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就不愛她了。

看著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兒,馮小剛跟徐帆商量說,馮思羽還小,能不能先不要孩子。

把馮小剛視為畢生伴侶的徐帆,只得聽從。

多年以後,馮思羽漸漸長大,也終於接受了徐帆。

這個時候徐帆再找馮小剛要個孩子時,馮小剛卻染上了白癜風。

而且他表示,自己有個女兒了,不再需要其他孩子了。

只是徐帆心裡的該找誰訴說呢。

之下,徐帆只得領養一個孩子,馮小剛知道自己怠慢了子,也就任由她把領養的孩子取名為「徐朵」,跟徐帆的姓。

2008年12月,馮小剛專門抽出時間,到馮思羽的學校參加她的成人禮。

原本他要前往南京參加《非誠勿擾》的宣傳活動,但為了女兒,馮小剛選擇了放棄活動,還特意熬夜寫了一篇發言稿。

到了學校,馮小剛作為家長代表上台發言:「親愛的女兒,我想告訴你,無論是你歡樂還是你流淚,任何時候你回頭,爸爸就在你身後,微笑著看著你,不要害怕,不要擔心跌倒,爸爸會扶你起來。」

馮小剛一生瀟洒,逼得徐帆只得「護犢子」說出那番震驚世人的言論:

「反正我們家的是,又不吃虧。」

但對於女兒馮思羽,他從沒有虧待過,女兒也很爭氣。

2009年馮思羽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而她作為馮小剛的女兒,卻從不傲慢,而是謙虛地努力學習。

北電畢業後,她又去往紐約大學學習,回國後,馮小剛帶著她進行「實習」。

2016年,馮小剛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拍攝完畢,馮思羽是這部片子的剪輯師。

馮小剛沒有仗著自己的身份,讓女兒直接開始進行導演工作,而是希望馮思羽通過不斷地努力去實現她的人生夢想,贏得自己的未來。

對於張娣,甚至是徐帆來說,馮小剛可能不是個好丈夫。

但對於馮思羽來說,馮小剛卻真的是個優秀的父親。

馮思羽有這樣一位好父親,祝願她能夠青出於藍,成為比父親更好的導演。

也希望她能夠早日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在幸福中度過餘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234c5ba9976ec625785389ad6bfa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