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湛江消防救援支隊張志添:「為了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

2022-03-04     廣州日報

原標題:「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湛江消防救援支隊張志添:「為了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

在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傳來喜訊:廣東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工農站站長助理張志添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昨日,記者特地採訪了這位「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了解到了一些他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志添檔案:

張志添,男,漢族,福建雲霄人,41歲,1997年12月入伍,1999年5月入黨,現任廣東湛江市工農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0次,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消防忠誠衛士」「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國好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廣東省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

25年來,張志添鐵心向黨、鐵膽攻堅、鐵血為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展現出共產黨員不平凡的勇毅擔當,在新時代消防救援事業新征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用熱血鑄忠誠,超越自我礪尖兵

「忠誠是干出來的,標兵是練出來的」。這是張志添的人生信條和座右銘。他是個特別能堅守的人,時時處處用一言一行澆鑄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事業的由衷熱愛。

1997年12月,17歲的張志添應徵入伍,從走出大山那一刻起,就立下「當兵就要當尖兵」的志向。他深知消防救援隊伍養兵千日、用兵千日,24小時執勤備戰,365天枕戈待旦,必須練就真本領、硬作風,搞訓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小磕小碰天天有、大碰大傷三六九。所有車輛裝備,他都了如指掌、駕輕就熟。尤其是改制轉隸後,為了應對「全災種」救援任務,他到香港等地參加專業技術培訓,取得了危化品事故處置等7個資格證書,成為素質全面的滅火救援能手。

張志添把對黨忠誠作為人生爐火,淬鍊出一身金鋼鐵骨的硬本領,練就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血性膽氣,在危難時刻沖得上,在生死關頭豁得出。

用生命赴使命,生死戰場屢建奇功

「為了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這是張志添在一次請戰書上作出的莊嚴承諾。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2015年10月4日,超強颱風「彩虹」席捲湛江,最高風力達18級。霞山區富多煤氣公司3個液化石油氣儲罐大面積泄漏,情況萬分危急,附近村莊工廠數萬名群眾全部緊急疏散。更為嚴峻的是,周邊還有東興煉油廠等10多家危化企業。在超強颱風中登頂堵漏,是拿血肉之軀與死神較量。誰能上?誰敢上?老黨員張志添響亮回答:「我上!」

語音剛落,他即攜帶器材逆風攀爬,爬一節滑一節,滑一節爬一節,短短20米用了半個多小時,這是他人生中最長的20米。登頂後,泄漏口高壓氣體瘋狂噴射,多次堵漏都失敗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也有過氣餒,但轉念一想,我是消防員,身後是整個霞山區人民的安危,死也不能放棄!在反覆摸索中,他用槓桿壓住木塞,邊錘邊壓,一錘、十錘、一百錘……終於將木塞錘進泄漏口,3號、2號、1號罐相繼封堵,成功化解一場大災難。4個小時的搏命鏖戰,湛江人民安全了,他卻身體虛脫昏迷了,被緊急送醫。

用青春詮釋大愛,竭誠為民守初心

張志添始終把駐地當故鄉、視群眾為親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像牽掛親人一樣牽掛著轄區百姓。農家子弟的他省吃儉用,甚至有點「摳門」,平時捨不得多花一分錢,但幫助聾啞學校的貧困學生,他卻很大方。在抗疫捐款時,他動情地說:「國家遇到疫情,就像母親生了病,我捐點錢是盡一份心」。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他助殘、助學、扶貧等捐款累計達5萬多元。他始終懷著對百姓的樸素情感,從未改變、日久彌深。在敬老院,有他照料孤寡老人的場景;在中小學校,有他助學的身影;在旱災季,有他為民送水的足跡。

25載淬火成鋼,25載逆火而行。張志添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用鬥志豪情和無悔青春譜寫了感天動地的生命讚歌,在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中彰顯了共產黨人的質樸初心。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羅成林、吳澤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冬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064e90ca5ce34cd27e2939b701c8b29.html







字畫兩會|路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