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叢生的三國時期禁酒令

2020-04-28     肚松咪酒

在三國前夜的建安時期,受戰亂的影響,糧食等物資匱乏,各地都短暫執行過禁酒的法令。然而魏晉時期,人們的意識覺醒,飲酒是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所以這些禁酒令卻屢屢受到抵制,因此也鬧出了許多笑話。

對禁酒令執行最為嚴格的,當屬曹操。作為詩人的曹操,曾經酒後橫槊賦詩,吟唱出「對酒當歌,人生幾個」與「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成為中國酒文化史上個人飲酒抒發情志的開創者,並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酒風尚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而作為政治家的曹操,卻執行過極為嚴格的禁酒令,不但禁止飲酒,而且禁止釀酒。曹操一生以周公旦作為自己的政治榜樣,在酒政上也繼承了周公旦的衣缽。周公旦在《尚書·酒誥》中把「因酒亡國」作為商朝滅亡十分重要的政治教訓,並提出,沉湎於酒會導致官員腐敗、執政機構效率低下,所以禁止官員私自飲酒。而曹操的禁酒令也是對這一酒政的恢復和實施。

當時有一位重臣徐邈一次私自飲酒喝醉了,有人來問他工作上的事情,他言不達意,說他「中聖人」了,意思是喝多了,不方便處理公務。曹操聽說以後很生氣,要嚴加懲處。此時有人勸解道,魏王您執行了很嚴苛的禁酒令,可飲酒本該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所以大家平常都很避諱「酒」字,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徐邈生性謹慎、自律,只是偶爾犯了酒渾而已。

曹操嚴苛的禁酒令也遭到當時名士的牴觸,孔融就發表了一篇《難曹公表制禁酒書》,反對曹操頒布的禁酒令。孔融在當時屬於「清流」,經常批評時政得失。曹操為了表達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招攬人才的誠意,基本上對其採取寬容的態度。後來孔融覺得不過癮,又寫了一篇,在例舉了飲酒的種種好處之後,諷刺說,如果把因酒亡國作為政治教訓而禁酒,那麼紅顏禍水作為政治教訓的話,是不是該禁止婚姻?!

當時執行禁酒令的,不僅有曹操,劉備在蜀國也執行過嚴苛的禁酒令。《三國志·蜀書·許糜孫簡伊秦傳》記載,劉備入川後就因為當地遭遇旱災而執行過禁酒令,凡有釀酒者都要遭受刑罰。官吏在一戶人家中僅搜到釀酒的器具,就被當作釀酒者抓了起來。簡雍聽說後,與劉備在巡查時,看到路上有一男一女,就說:「這兩個人馬上要通姦,何不綁起來?」劉備問何以知之,簡雍說,同樣的道理,因為家裡藏有釀酒的器具,不就被判了釀酒罪嗎?劉備聽後大笑,赦免了那戶人家。

不僅是曹操和劉備,許多割據一方的豪強為了提升實力,幾乎都施行過禁酒令。《九州春秋》記載,呂布帳下有一員大將叫侯成,一次為了慶功招待諸位將領,備了十餘頭豬,釀成五六斛酒,先取了一半當面獻給呂布,以表達呂布的知遇之恩。不料呂布大怒,說,我禁酒,你釀酒,還要與諸將共飲,這是要合謀殺我呂布嗎?!侯成嚇得趕緊把酒全部倒掉,遣散了前來慶功的諸將。從此,侯成和呂布之間就產生了嫌隙。後來曹操圍攻呂布,侯成率部投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im-0XEBiuFnsJQVmX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