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英國倫敦,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展示獎章和證書
11月25日,在英國倫敦,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在獲獎後與嘉賓合影。
25日,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舉行。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這也是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153年來首次向中國項目頒發的獎項。嫦娥四號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創造了世界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
這個獎的分量有多重?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於1866年,是國際上歷史最悠久的航空航天專業組織。該學會設立年度獎項,旨在表彰世界範圍內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團隊和個人。
學會設有若干種獎項和獎金。獎項包括金、銀、銅三種。第一個金獎在1909年頒給了「飛機之父」萊特兄弟。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率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代表,受邀參加了此次頒獎典禮。頒獎典禮結束後,參會的專家和學者紛紛祝賀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並高度讚揚了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獎項委員會主席比爾-特雅克說:「這是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著陸,對中國來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人類的一大進步。有機會慶祝這項成就是非常幸運的,也標誌著未來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主席喬納森-庫博表示,嫦娥四號任務是一項令人驚嘆的技術,整個團隊的技術成就和努力值得頒發的金獎。
總設計師博士畢業於華科
曾誇讚武漢航天事業
在這場漫長的探月之路上,離不開此次率領團隊領獎的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其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吳偉仁率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代表參加頒獎典禮。吳偉仁代表團隊向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獎項委員會致謝,並歡迎更多國家和組織與中國開展航天國際交流合作,共同助力人類太空探索與科學發現。
吳偉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此次獲獎說明中國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好,也說明國際上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吳偉仁長期從事航天遙測、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工程研究,負責研製成功中國第一代計算機遙測系統和遠程航天測控通信系統,提出並實現嫦娥二號對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點等多目標探測,並主持實現嫦娥三號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樹立了中國航天新里程碑。
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吳偉仁院士曾來武漢深造學業,在華中科技大學攻讀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專業工學博士學位。他畢業後曾多次回母校授課,並長期支持華科的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工作。
吳偉仁院士曾對華科的師生說:武漢科研工作者為探月工程也做出了傑出貢獻,武漢的民用航天事業大有可為。他對華中科技大學在空天一體光通信、微波與光波融合通信以及光纖傳感空間應用等方面的創新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