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緊急開會!斷供嚇壞上市銀行,市值蒸發3700億,誰的風險最大?

2022-07-14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招行緊急開會!斷供嚇壞上市銀行,市值蒸發3700億,誰的風險最大?

近日全國多位爛尾樓盤業主自行斷供,銀行資產質量引起了各方關注。

今日,有媒體記者多次電話諮詢招商銀行投資者熱線電話,對方均表示相關團隊正在開會,暫時無法轉接,相關諮詢可在下午兩點致電,隨後又表示時間要延後至下午五點。

針對「斷供潮」事件,目前已有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作出回應,披露相關風險情況。

A股方面,銀行板塊近兩日持續大跌,42家銀行兩日蒸發了3733億元。昔日明星招商銀行更是一馬當先,跌幅居前。

此次「斷供潮」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對銀行和房地產有何影響?為何招商銀行跌的最狠?

招行緊急開會,多家銀行火速回應

近日全國爛尾樓盤業主自行斷供,引發輿論關注。多家被推上風口浪尖。

今日,有媒體記者多次電話諮詢招商銀行投資者熱線電話,對方均表示相關團隊正在開會,暫時無法轉接,相關諮詢可在下午兩點致電,隨後又表示時間要延後至下午五點。

此前有機構分析指出,結合按揭和開發貸敞口,風險敞口比較大銀行分別是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

目前,針對「斷供潮」事件,已有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作出回應,披露相關風險情況。

建設銀行:當前部分地區停工緩建和未按時交付樓盤情況涉及本行規模較小

建設銀行公告稱,當前部分地區停工緩建和未按時交付樓盤情況,涉及本行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本行將密切關注合作企業和樓盤情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客戶服務工作,與客戶做好溝通,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農業銀行:相關樓盤涉及逾期按揭貸款餘額6.6億元

7月14日,農業銀行公告,針對近期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暴露、住房開發項目延期交付情況,農業銀行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已在總行層面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住房項目「保交樓」情況排查。

截至2022年6月末,全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5.34萬億元。其中一手樓合作樓盤5.7萬個,一手樓按揭貸款餘額3.97萬億元。已初步認定存在「保交樓」風險的樓盤涉及逾期按揭貸款餘額6.6億元,占全行按揭貸款餘額的0.012%,占一手樓按揭貸款餘額的0.017%。目前涉及「保交樓」風險的業務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

交通銀行:逾期住房按揭貸款餘額0.998億元

近期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暴露,導致部分城市的項目出現停工、延期交付的情況。經初步排查,媒體報道中存在風險的樓盤所涉及的本公司逾期住房按揭貸款餘額0.998億元,占本公司境內住房按揭貸款餘額0.0067%,規模和占比較小,風險可控。

興業銀行:已出現停止還款的按揭金額3.84億元

7月14日,興業銀行發布對網傳「停貸事件」涉及樓盤按揭貸款情況排查的公告:公司近日對網傳「停貸事件」消息中涉及的樓盤迅速開展了排查。經排查,截至目前本公司涉及「停貸事件」樓盤相關按揭貸款餘額16億元(其中不良貸款餘額0.75億元),已出現停止還款的按揭金額3.84億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區。得益於前期本公司對按揭貸款的差異化准入和管理要求,本公司已介入的且存在爛尾風險的按揭貸款總體規模較小,不會對本公司經營構成重大影響。

據第一財經報道,記者電話諮詢興業銀行投資者熱線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前期網絡上曝出多個斷供樓盤不在該行對公業務範圍,未涉及開發貸業務,但各地營業機構有零星按揭業務,規模「大概有幾個億」。

42家銀行兩日蒸發3700億元

此次斷供事件對銀行來說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銀行股最近表現也確實很受傷!

昨天,A股里的銀行板塊就跌幅第一;今天銀行又站上行業跌幅榜單第三名。

數據統計顯示,近兩個交易日A股42家銀行蒸發了3733億元。

從跌幅來看,近兩日跌幅靠前的銀行股主要是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

尤其是昔日明星股招商銀行,昨天跌了超過3.5%,今天早上又跌了6%,近兩日市值蒸發排名第一,高達700多億。此外,平安銀行昨天跌了3.1%,今天早上跌了4.15%。在國有大行里,建行、農行跌幅較大。

招行為啥跌的那麼凶?

據機構統計,現在銀行按揭貸款的壞帳率大概是在0.35%。如果斷供的風險全部讓銀行來承擔的話,壞帳率會增加到1.8~1.9%,比原先翻了五倍。

銀行去年開始就一直在填房地產對公貸款的「坑」,沒想到這邊還沒完全填完,那邊可能又要去填個人住房貸款形成的潛在的「新坑」。

那麼,上市銀行中,哪一家可能面臨的風險更大?

從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來看,13家銀行平均占比達21.5%,其中,建行、郵儲、工行、農行等大行占比位居前列。

另一方面,央行此前規定,中資大型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不得超過32.5%,中資中型銀行不得超過20%。

從這個角度來看,2021年建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高達34%,超過32.5%的紅線。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分別為33.6%、24.7%和25.3%,也都超過了20%的紅線。

從不良率來看,13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平均不良率在0.37%左右。其中,鄭州銀行最高,達0.96%,這在某種意義上解釋了為何河南會成為此次事件的焦點。除了鄭州銀行外,興業銀行、渝農銀行、郵儲銀行的不良率也相對較高。

不過,花旗銀行房地產首席分析師表示,不應只看按揭占比來判斷誰是受影響比較大的,而應該把對開發商貸款的敞口結合起來看。因為開發商很多按揭和開發貸是綁定在一起的。

根據他的一份研究,以槓桿率超過3倍、債券利率超過7%、過去12個月債券價格調整超過5%的開發商作為有問題的開發商。再看哪些銀行是他的主要貸款人。以此為基礎測算,風險敞口最大的是民生銀行,第二個是平安銀行,第三個是招商銀行,第四是興業銀行,第五是光大銀行。

如果把以上兩個維度綜合起來看,風險敞口最大的應該就是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

這份花旗銀行房地產首席分析師的報告今日在市場廣為流傳,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招行、平安、興業在今日跌幅穩居前四的原因。

未來

風險還有多大?

那麼,對銀行和地產而言,斷供潮未來的風險到底還有多大?

據專業房地產諮詢機構克而瑞此前統計,2021年末24個重點城市已停工、延期交付問題項目的總建築面積占2021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的10%,據此估算截至2021年末全國問題項目總建築面積為1.4平方米。如果考慮到今年上半年房企開工意願低迷,預計問題項目將有所增加,預計將有1.5平方米的商品住宅面臨停工交付問題。

有專業人士據此對銀行按揭貸款的風險做了估計。1.5億平方米交付問題對應約1.5萬億元的銷售金額,其中按揭貸款比例約37.5%,對應5250億元的按揭貸款,假設面臨交付問題的業主中60%選擇斷貸,則有約3150億元的按揭貸款面臨斷貸風險。

相比上述專業人士,廣發證券給出的估計更加悲觀。據廣發證券研究,目前違約房企停工面積平均占比20%左右,違約房企占行業總產能的比例約25%,據此估算行業停工面積約為行業施工面積(97億平方米)的5%左右,總量約為5億平方米。

同樣按照1萬/平米的價格測算,5億平方米對應5萬億元的銷售金額,以平均首付比例60%計算,則對應高達2萬億的按揭貸款。

上述專業人士表示,如果按3150億元的潛在風險按揭貸款計算,只占當前38.8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的0.8%左右,短期並不會誘發系統性風險。但地產相關產業鏈將受到較大負面影響:一方面,購房者信心受打擊,對民企項目接受度下降;另一方面,民企在銷售、投資端參與度都下降,「躺平」現象或將擴散,後期或導致市場供應不足;此外,供應商將產生大量應收帳款的計提,銀行貸款不良率提升,營業利潤受損。

廣發證券則表示,斷供是比房價下跌更打擊資產價格信心的狀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f0fe2dbba40d7025ac3f41831e67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