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岡城中有一個美麗的景區,她的芳名叫遺愛湖。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黃岡市政府 為了彰顯「遺愛」精神,弘揚東坡文化,將城中的東湖、西湖、菱角湖合稱為遺愛湖。有十二景:遺愛清風、臨皋聽濤、東坡問稼、一蓑煙雨、琴島望月、花港春曉、野島秋鴻、江柳搖村、大洲竹影、水韻荷香、霜林松風和疏桐歸雁。
遺愛湖 景區不光有山水之美,還有人文之美 ,是一個集生態保護、休閒娛樂、文化傳承於一體的東坡文化主題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與國家濕地公園,被譽為黃岡的文化客廳和城市名片。
遺愛湖 每一處景點有石刻,上面刻有蘇軾的詞賦文章;或一個關於蘇東坡的典故;或來自於他的詞賦文章;或來自於他的喜好,各有特色、相映成趣。
位於公園最高峰的遺愛亭,是景區的核心,在此可以眺望整個遺愛湖及公園的全景。
據了解, 遺愛湖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所作《遺愛亭記》而得名。
《遺愛亭記》是蘇東坡為頌揚即將離任黃州去湖南任太守的徐君猷而作。徐太守為官清廉、有益鄉土,「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
我沿著湖邊一條步行道,來到山坡上的遺愛亭, 亭子為兩層結構,有旋梯可上。我駐足認真讀了蘇東坡的《遺愛亭記》,恭錄如下:
我從遺愛亭下來,沿著湖繼續悠閒散步,所到之處滿目藍藍的湖水,湖畔扶岸的垂柳,迎風搖曳。我走了 兩個多小時也沒有走到盡頭,路中聽本地一位人對我說,遺愛湖總面積323公頃,環湖岸線長達29公里,你要走兩天才能玩完!
聽後,我忙著去參觀景區的蘇東坡紀念館,不收門票。紀念館兩旁的立柱上有兩幅對聯,一幅為:「大江東去一葉舟半船明月 爽氣西來三聲簫笛兩袖清風」,另一幅是蘇州定慧寺嘯軒蘇文忠公祠內的對聯:「翰墨溯高風輪扶大雅 椒馨薦遺愛鼎峙前修」。
我入館細心看了蘇東坡生平事跡展中的跌宕生涯、黃州歲月、風儀百代4部分,加深了對蘇東坡一生的了解。
我從蘇東坡紀念館出來,已是夕陽西下,落日餘暉,籠罩著遺愛湖,湖光閃爍映垂柳.....此時三三兩兩市民散步鍛鍊。這是黃岡人民愜意的生活場景。
黃岡朋友對我說,遺愛湖是黃岡市政府為民造福,留給後代的一份值得誇耀的生態環境保護的「大愛」!讓曾經一個藏污納垢之地變成不是西湖、勝過西湖的美麗之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