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破局——聊聊鑠耳的四動圈DZ4

2023-07-21     李凌佳琦的HIFI小鎮

原標題:嘗試破局——聊聊鑠耳的四動圈DZ4

其實DZ4這型號是一個剛剛跳槽的多年老友通過廠家提前就給我寄了量產版,到手聽完我也不知道它的具體售價和單元配置是什麼,只知道大機率是以動圈為基底,直到南京展會前我才知道這玩意是一個四動圈配置,或者準確的說是3動圈+1被動單元。

這個看似奇葩的配置,既然是用在鑠耳身上我倒是還真不奇怪,他們曾經推出過千元內的駐極體靜電耳塞、液態矽膠動圈振膜等相對稀有的產品類型,而且鑠耳雖然是純HIFI領域的品牌,在耳機單元方面並不「追新」,也是比較晚才更新靜電和平板單元系列的品牌。這次的DZ4目前來看在單元結構方面具備很強的差異化,我一直認為HIFI品牌目前難在「外在賣點」層面給到用戶什麼新意,DZ4這次的單元結構不僅很有吸引力,其5XX的價格對於用戶來說試錯成本也並不高,畢竟當年市面上確實出現過聲音比較偏科、價格還昂貴的多單元動圈型號。

外在的東西就不多講了,原配線的用料不錯,順帶也誇誇佩戴,內側的親膚樹脂、外側則是CNC精雕面板,並且做了半開放的處理,是那種集輕量化、舒適度一體的佩戴,接縫處和開孔的細節處理都做的不錯。

「嘗試破局」這四個字,送給鑠耳,也送給這個HIFI行業。

鑠耳先要破的是自己的局,千元檔的獨奏者已經是三年前的產品,他們雖然中高端的產品口碑風評一向不錯,但是對於HIFI品牌來說,「養韭菜」要從便宜的養起,現在三位數的產品卷的也非常瘋狂,但做的不錯的話也許能分一杯羹、積累積累新粉,畢竟現在提起入門級的產品,鑠耳家的東西確實沒有太多存在感。破的另一個局,則是在紅海市場裡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差異化,鑠耳的答案是用新穎的結構、做一個聽感流的聲音——這副DZ4我一耳朵的評價是鮮活、潤澤、很有靈氣的聲音,素質雖然不低、但絕非是那種一耳朵想告訴你我想在同價位爭個T0T1的表達方式。

這兩年隨身產品並沒有什麼跨時代的技術革新,但你說行業真的不在進步嗎,倒也非也。我相信不止一個廠家嘗試過多單元動圈的方案,但最後可能死在工藝或者量產環節,而鑠耳的做法是找到了3D列印的龍頭企業黑格進行合作,使用高精度一體式3D列印技術,才使得DZ4這麼複雜的內部結構得到穩定高效的批量化生產、也保證了更好的一致性表現。3顆6mm鈦球頂動圈和1顆6mm被動式低頻單元,呈現出的是一種非常協調、三頻的結像風格與能量感很平衡的聲音。

即便是擁有一顆被動低頻單元,我也認為DZ4也並不是什麼動次打次風格的塞子,它的低頻確實是量感充沛、下潛夠深,但最吸引我的點還是它的低頻結像位置拉的很開、鼓聲什麼的在空間感里的位置足夠靠下,導致人聲和低頻有很好的剝離感,這樣一來即便你搭配低頻偏多的相關設備(播放器、耳塞套、線材等),DZ4的低頻量感再被加強也不會帶來顯著的掩蔽效應,聲音乾淨的同時具備自然的混響氛圍。

DZ4在大部分的前端搭配下我認為都是一個偏流行人聲的塞子,而且我一直以來都很欣賞鑠耳對人聲的打磨,比如獨奏者的清麗精緻、EJ07M對港台流行的模擬味表達、還有Tape Pro的ACG女聲表現。DZ4的風格是介於EJ07M和獨奏者之間的,人聲結像有一定的厚度、相對貼臉但不舔耳,男女聲平衡性較佳、總體而言會比EJ07M顯得活潑清爽一些,細密的顆粒感和豐富的氣息帶來的並不是那種中正還原的人聲,而是比較有磁性的、有一定渲染的風格,非常的適合對於人聲雜食度要求高、但又不愛寡淡風的用戶。

DZ4在高頻能量感方面不會很突出,沒有什麼明顯的稜角或者銳利感,器樂的基礎明亮度能有保證、但氛圍層面並沒有營造出很通透的感覺,在極高頻方面的處理還是相對保守的。我挺喜歡DZ4對於鋼琴和弦樂的表達,會讓我想起Togo334的那種感覺,注重流暢度、泛音的衰減行程很充分,而不是注重瞬態和速度感的那種,所以我對DZ4的高頻評價是足夠的活潑、有樂感,但硬素質層面並不突出。除此之外還有聲場的表達,DZ4的聲場和結像位置略微靠後、有輕微的頭中效應,重包圍度、輕開闊感,所以局限住了它聽交響和OST的表現,不知道是鑠耳刻意為之(因為這樣的聲場處理很多人都視作為適合人聲)還是結構層面帶來的結果。

雖然DZ4售價500多、預售價4XX,對於發燒產品來說還是算便宜的型號,但我希望如果你手頭能有一個相對具備推力、甚至是大功率的設備來驅動它,阻抗雖然只有12歐、但靈敏度也僅有104dB,在入門級的耳塞里並不能算一個對前端友好的數據,因為往往便攜播放器在低阻抗下的聲音指標會大幅度劣化、反而更難具備更好的驅動力和控制力。除了拿樂彼P6Pro、艾利和SP3K這樣的頂級播放器來測試DZ4的上限外,我發現入門級的尾巴、哪怕是水解2這種功率儲備足、動態大的,都沒有把DZ4推出很澎湃的聲音來。而如果你是以流行人聲的聽音為主,那麼大可不必擔心DZ4的驅動問題,它即便沒有推開,那種寬鬆潤澤、舒展的兩端延展、氣息豐富的人聲表現,都具備很好的「典型動圈韻味」,而且低頻能夠進一步發揮出很好的落地感、具備一定的動態上限。我已經強烈和鑠耳建議推出4.4插頭的版本,目前有人反饋說換線後提升大,平衡口會占很多功勞,畢竟現在入門級播放器的4.4普遍比單端強一整個檔次。

如果你是圈黨,我認為DZ4是一個今年不可錯過的型號,它用多動圈的方式打造出了同價位許多單動圈產品做不到的那種中頻密度、厚實感,而且還兼顧了兩端延展的表現力,同時又和這個價位卷素質的那些競品們形成了足夠的差異化。如果你本身已經有一定的發燒經驗、手頭的前端設備素質也過關,想在幾百塊這個檔位買一個好聽的塞子的話,我會非常願意推薦DZ4而非那些目前正在卷素質的型號,它在結構上確實玩出了差異化,但最終讓發燒友心服口服買單的,我相信還是音樂性足夠好的聲音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eabe45d91893da7e8eea638ec1e72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