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哆啦A夢育兒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家庭也發生了改變。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孩子在家中,父母一般都是比較寵孩子的,所以我們很容易發現現在的孩子性子比較急,脾氣也是比較急躁,這個時候家長就必須要注意了!有這樣一個案例:「寶寶逐步成長,壞脾氣也在滋長,現在只要不達目的不滿足於她,她是不會善罷干休的,甚至都不惜自虐。有一次找外婆拿個不能拿的東西,外婆沒給,小傢伙就抓狂的手指狠抓自己脖子抓得紅紅的,外婆嚇得趕緊依了她;還有經常會走路摔倒,她就狠狠的拍地,責怪地面絆了她;還有玩不好什麼東西了,她就手一揮,使勁叫,等等吧,我媽說這孩子大了難管教,她確實遺傳了寶爸的急躁脾氣,雖然才是1.5周的寶寶,但是孩子有這樣的性格,家長是非常的擔心的。
本次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孩子性子急、脾氣急躁,家長該怎麼做呢!
寶寶的急躁多是家長養成的。
在一些父母的意識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是有求必應,而且越快越好。這無疑帶給孩子一種錯覺:我要幹什麼就得馬上幹什麼。慾望的溝壑因此越來越深、目標頻繁地轉移,很快令父母應接不暇。但緊急剎車,必然引來一場場哭鬧並以父母的妥協告終。對孩子慾望的滿足分為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五種。好的教育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習慣於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歲以前寶寶的年齡心理特點,如果父母習慣於「即時滿足」孩子,他就難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無法培養起來。因為,它並非與生俱來,需要寶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習和自我克制才能獲得。
寶寶脾氣急,對於成長有隱患。脾氣急的孩子耐性不足,情商和逆境商相對較低:他們比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無終;適應性差、喜歡依賴,不容易融入新環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現出急躁、知難而退甚至暴力的苗頭。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覺,他們也不懂得什麼叫「珍惜」。
1、家長可以刻意讓孩子等待
家長通常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東西,如看動畫片、切開剛買回的西瓜或是再講一個故事等等。其實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會兒。給孩子時間用來體會和比較,讓她明白「等待」是一種什麼感受,這段時間裡可以為孩子唱個短小的歌曲或是從1數到10。這樣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時間。
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時間裡干點事,譬如媽媽接電話時,讓孩子安靜1分鐘。如果孩子能安安靜靜地等待了這1分鐘,媽媽應該這樣表揚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媽媽說話的時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聽話,那麼接下來的1分鐘可以不理會他,並且向他說明為什麼。這樣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腸,不然訓練將會前功盡棄。
2、家長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
當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談時,不妨給孩子一個他平時沒有見過或者不怎麼讓他玩的小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當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麼東西時,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兒做什麼的時候,你已經結束談話了。
如果父母給3~4歲的孩子一個玩具,意味著父母要替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訓練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讓孩子在等待的時間裡畫張圖,或是自己看看書等,做一些孩子平時比較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己選擇如何打發時間。
3、家長可以掌握默契溝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談幾句,此時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可以事先訓練他與父母的默契。譬如讓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訴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會儘快滿足你。這種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溝通的同時不必中斷與人的談話。
其實3-4歲的孩子是難以理解「從現在起10分鐘」有多長時間,訓練時應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聯繫起來。譬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用10分鐘給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辮,穿好裙子,媽媽就給你講故事。」這樣孩子就會逐漸理解時間長短的概念。
4、家長要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耐心,才能讓孩子有耐心。如果父母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5、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耐性。
6、可以讓孩子堅持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7、家長要給孩子有限的玩具與圖書
不要一次給孩子很多玩具或圖書。如果給了太多,孩子應接不暇,就會只滿足於它們帶來的新鮮感,而沒有耐心去探索每一個玩具與每一本圖書。
8、可以讓孩子參與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提升孩子的耐心,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
培養寶寶的忍耐力要講究技巧,必要的時候要讓寶寶等待,轉移注意力也是不錯的方法,默契溝通會讓寶寶知道你的心思,要讓孩子學會等待,而不是孩子一遇到事情就發脾氣,而是可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冷靜面對,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改掉一些壞習慣哦!
(本文由哆啦A夢育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