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超預期!致敬傳統武俠,它把中式美學玩透了

2023-06-02     十點電影

原標題:遠超預期!致敬傳統武俠,它把中式美學玩透了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大漠黃沙,一人一馬,刀客浪跡江湖,行走天涯。

這是武俠小說中,慣常出現的景象,是多少人夢裡的畫面,統治了幾代中國人的江湖夢。

曾經,有不少影視作品為我們描繪了這樣的場景。《東邪西毒》《射鵰英雄傳》《新龍門客棧》《七劍下天山》…

對於武俠世界的追求,是全世界獨一份的,只屬於中國人的浪漫,也是只有中國人能懂的審美意趣。但這些年來,武俠式微,國產影視中再難出現令人滿意的武俠作品。

夢裡的那個邊塞客棧,天涯刀客的畫面,也逐漸離我們越來越遠。

沒想到,十點君竟然能在這部新開播的動畫片里,又重新見到了這令人難忘的場景!

今天來聊聊這部萬眾期待的作品——

動畫還原武俠夢

故事發生在公元607年,隋煬帝楊廣殘暴,民不聊生。玉門關外的大漠,更是遍地流民,悍匪橫行。

亂世中常出英雄,但我們的主人公,並非英雄。他只是一個在夾縫中討生存的小人物,名叫刀馬。

黃沙漫天,夕陽殘照,只見一名刀客筆直地走進一家驛站。

他頭戴斗笠,身披長袍,臉上布滿風沙刻下的溝壑。

刀馬的形象設計,就是一個典型的武林刀客。

黑袍緊緊裹在身上,一頂斗笠遮陽也遮雨,除了一把刀一匹馬,根本沒啥家當。

這是多少武俠愛好者所嚮往的,單槍匹馬,浪跡天涯的樣子?

與刀馬一同出場的,是一場流暢絲滑的打戲。

隨著客棧大門砰地一聲關上,遠處夕陽漸漸西沉,邊塞遼闊蒼涼的景象中,客棧靜靜佇立著。

這樣的表現方式,只能在中國武打片中看見。

任何一個看過武俠影視劇的中國觀眾此刻都知道,一場廝殺即將在這座邊塞小店中展開了。

這是銘刻進中國人DNA中,對於中式美學的敏感度。

這個驚艷的開頭,正是《鏢人》故事的開篇。動畫改編自中國漫畫家許先哲的同名漫畫,由全華班底打造,是國內第一部西部漫畫。

故事的背景在玉門關之外的大漠中,相似背景的影視作品,在此之前還只有影視劇。

而開場部分的這場打戲,也正是致敬了著名武俠電影《新龍門客棧》的光影與氛圍。

在此特別建議大家,觀影時調高畫面亮度,才能更好地感受它的光影變幻。

比如,下面這個畫面,陽光從驛站頂上零星地灑下來,刀客一步一步地走,光線在他身上留下的光斑隨之變化,特別有一種天涯刀客,仗劍江湖的孤獨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武打動作。

拳拳到肉,刀刀鏗鏘有力,這才是武俠動畫的最基本操作。

《鏢人》才播出2集,就獲得了動畫人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豆瓣網友評論說:這種快意恩仇的故事+2D流暢打鬥畫風真是泰酷辣!

還有豆瓣網友評論說:國漫唯一現實武俠把內在驅動力說明了……

電影《深海》的美術指導也對於整體的製作給與了高度的肯定!

復刻絲路大漠風光

畫面上,主要還原的是我國西部地區的大漠風情。

就算沒去過沙漠的人,想必也對大漠風光有所了解,黃沙,紅日,大風,沙丘,嶙峋的怪石,刻畫起來難度很高。

作為一部2D動畫片,能把大漠風光還原得這麼逼真,足見其誠意。

你會看到烈日當空,刀馬載著小七,在黃沙漫天中快步穿行。

遠景中,有馬踏黃沙,驚起滾滾煙塵。

特寫時,有細小的沙粒隨著人騎馬時的每次躍起,在身旁遊走、飄動。

白天裡,遠處的雲層隨狂風呼嘯而不斷變換著形狀。

到了夜裡,明月當空,風息沙落,廣袤無人的戈壁灘,更顯格外荒涼。

不得不說,僅僅是幾個鏡頭,就將人一秒拉到大西北,體驗王維詩中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蒼涼。

但很顯然,動畫的野心遠遠不止於此,它的畫面可以說是精細到了極致。

仿佛是想要一比一還原玉門關外大漠風光一樣,把你能在大漠深處所看到的一切景觀,都搬進了畫面。

壯闊的看不到盡頭的雅丹地貌,被落日餘暉染成了黃色。

沙漠胡楊零星地佇立著,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腐。

絲綢之路上的沙漠重鎮,白色的城牆,方形的屋宇,圓形的屋頂。

只是看畫面,每一幀都是一種享受,仿佛親臨現場,在蒼涼蕭瑟,廣袤無垠的中國大西北,親眼見證這些小人物的愛恨情仇。

在這樣的背景下,橫刀立馬,仗劍天涯,既有快意瀟洒,又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蒼涼。

故事與畫面相輔相承,觀影感受仿佛在參觀一件藝術品。

中國元素點睛之筆

而貫穿這件藝術品始終的,是每一個元素都凸顯著中式美學。

水墨風的片頭曲,在紅色背景中分外亮眼。

紅色的燈籠,紅色的旌旗,在黃沙中更顯紅艷。

還有美麗的邊塞少女,身著中國民族傳統服飾,兩條長辮子,楚楚動人。

這些都是只有中國人能創作出的中式美學。

《鏢人》的官方微博上,還發布了一組關於畫面配色的色卡,大漠黃,泉水蘭,墨染朱……將中式美學發揮到了極致。

適時響起的配樂,更是用心,全都是中國古典民樂,為整個動畫營造了江湖的氛圍。

二胡、古箏,賦予畫面一種難以捉摸的險峻,在對峙時出現。

琵琶加上鼓點,一般在武打場面相合,提供緊張感,節奏感。

長笛悠揚,最適合無邊的大漠風光。

一般來說,中式美學最擅長營造意境。

這也是這部動畫做得最好的地方,通過光影、畫面、配樂相結合,並且利用意象,傳遞一種獨屬於中國人的武俠浪漫。

比如,下面這場戲:

一位父親,也是一名殺手。他為了全家犧牲,主動被擒,即將被弔死。

兒子撲上去,抱住他的雙腳。

畫面的上半部分呈紅色,父親的上半身被黑影糾纏著,仿佛在暗喻他罪孽深重的上半生。

而下半身,被男孩抱著的部分,則是光明的,似乎象徵他因為有了家人,從血海中掙脫出來,又找回了人性的光輝。

這種利用意象揭示人物命運的方法,與中國古代的詩詞、水墨畫異曲同工,是只有中國人能懂的敘事方式。

如今能在中國動畫中,看到這樣的表達,真的讓人非常驚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這部動畫由全華班底打造,在講述中國人武俠故事的同時,還能藉機普及中華傳統文化。

在國產動畫種類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複雜的今天,《鏢人》的出現,絕對是一次不可小覷的嘗試。

它讓我們看到,國產動畫可以挖掘的方向還有很多。

就算不去模仿其他國家,我們依然有深厚的底蘊,豐富的文化作為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

從這個角度來說, 《鏢人》能被創作出來,能讓我們看到,就已經是一種成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defaa66e89d3b7560235dcb67fcd4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