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學老師普遍脾氣不好?看看老師的回答,扎心又現實

2023-02-21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為什么小學老師普遍脾氣不好?看看老師的回答,扎心又現實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如果讓我用四個字形容我的生活,那我只能說是「戰戰兢兢」

撿起了多年不用的QQ,把所有關於班級群和老師微信都置頂,一天24小時除去睡覺時間,幾乎可以說每隔半個小時就看一下班級群消息,生怕錯過半點信息。

每天的作業第一時間列印出來,孩子寫完之後對照著列印的作業一而再再而三地確認、檢查、簽字,講真,我自己上學時都沒這麼認真盡心。

原因無他,一不小心你家娃的照片就被老師發到班級群批評,二不小心你就會被老師在班級群毫不留情艾特,自己還得第一時間低聲下氣道歉加反思。

比如我表哥家孩子老師,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曬出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有問題、在學校有各種違規行為孩子的照片,然後艾特家長讓在家裡教育。

前段時間表哥家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被老師在群里直接曬出照片並艾特表嫂回家好好管教管教,孩子放學回來之後,表嫂先是把孩子教育了一番,後是給孩子拍攝一段視頻,一是讓孩子在視頻里給老師道個歉,二是向老師保證以後上課不再走神、認真聽講。

結果視頻發給老師之後,老師一頓劈頭蓋臉毫不留情就把表嫂批評一通,說以後這樣的視頻不要再拍了,會傷害孩子自尊心,讓孩子沒面子。

表嫂後來跟我抱怨說特討厭這樣雙標的老師,她自己每天在群里公開曬孩子照片艾特家長時想不到會傷害孩子自尊,家長讓孩子拍個視頻向他道歉就傷害孩子自尊了?最後做了一句總結:現在小學老師脾氣怎麼都這麼大?

為什么小學老師普遍脾氣不好?看看老師的回答,扎心又現實。

我有一個發小就是資深的小學老師,我親眼見證了她從一個靦腆溫柔的小姑娘變成了如今潑辣、雷厲風行的資深班主任,當我跟她討論起這個問題時,她的回答是這樣的:

「你以為我願意這麼厲害?不厲害根本壓不住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如果你是一個溫柔的老師,那你就要承擔著課堂紀律散漫、課後作業完成差勁、以及班級成績落後的後果!現在的小學生是一群什麼樣的群體?你根本無法用任何他們不認同的觀點去說服他們,你的任何一句題外話都能把他們的思維帶到羅馬!

公立學校正常來說一個班就是60個孩子標配,就拿上課維持紀律這個事,60個孩子一人耽誤一分鐘就是60分鐘,一節課才45分鐘,為了保證孩子步驟統一,就必須做到專制和強硬,否則就是斷不完的官司。

比如兩個孩子說話,你點其中一個孩子的名字,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會立馬說某某某也如何如何,如果此時老師不嚴厲制止,被他點名的孩子又會立馬起來反駁,你一句我一句沒完沒了,半節課就耽誤過去了。」

作為小學家長,我覺得十分有道理。

我家兩個孩子就常常會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爭論不休,常常要我拿出戒尺一人打一下才有可能會何止,更別提一個班60個孩子了。

為什麼老師在班級脾氣不好,對家長也沒個好態度呢?

很多人說,在單位再大的領導,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也得在老師面前低聲下氣,但凡你家孩子出一點問題,老師都會在班級群對你毫不客氣直接點名給你臉色看。

我也曾跟很多朋友一起分析過這個現象,得出的結論有兩個。

第一、簡潔明了減少溝通成本,問題傳達得更直接有效。

孩子有什麼問題,老師直接在班級群統一點名溝通,對老師來說一對多解決了問題,減少跟家長之間的溝通成本,也把孩子的問題傳達得更直接,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也會讓家長更重視孩子問題,家校溝通效果會更明顯。

但這樣做的弊端就是方法太簡單粗暴,而且把孩子名字直接發班級群、甚至直接發孩子照片也讓會令孩子自尊心受損,讓家長反感。

第二、被過分解讀的家庭教育理念,讓老師和家長關係不對等。

無論是幼兒園、小學還是初高中,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對自己的孩子更加重視,抱著「即便不高看孩子,也不要為難孩子」的想法,每個家長都想盡一切辦法去討好老師,這就造成後來老師和家長關係極其不對等的現狀。

再加上近些年來自媒體和所謂的育兒專家大力鼓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倡導「家校合作」,於是更多人把孩子教育的責任推到家長頭上。

當然,我這樣說並非否認家庭教育的作用,但我始終認為,家庭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而並非家長直接參與到學校教育和作業批改中去,協助老師教學。

這樣被過分解讀的家庭教育理念,導致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老師缺乏「服務」意識,孩子出了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脾氣不好的老師,對孩子學習來說也許利大於弊

我家老大面臨小升初,是屬於那種表面溫順,實際上一身反骨的孩子,所以很多時候我在她的教育問題上都感覺力不從心。

去年因為疫情上了半年錄播網課,再加上中途換班主任,班級基本上屬於沒人管的狀態,成績也一落千丈。

迫不得已寒假期間給她把語文、數學、英語都報了補習班,孩子對這三門課完全不同的態度,讓我對老師的「嚴厲」有了新的認識。

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語文作業,老師要求背誦和練習的內容,孩子每天都第一時間自覺完成,並在認真完成後仔細檢查後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拿給我簽字,而對英語和數學卻沒有語文作業那麼嚴謹,問其原因,她的原話是這樣的:「你不知道我們語文老師有多厲害,班裡沒有一個人敢不認真完成她的作業,我可不想因為一點小失誤就被罰抄幾十遍作業,那太得不償失了!」

果然是一物降一物,不得不說老師厲害一點,對孩子學習來說也許利大於弊。

然而,雖說我希望老師對孩子嚴厲,但也希望老師不要把家長當孩子來對待,在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還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居高臨下,在對待孩子犯錯的事情上,也要多一點方法,少一點粗暴。

比如我表弟家孩子老師,總會把犯錯的孩子直接拍照點名發班級群里,而很多優秀老師的做法是,拍照只拍孩子的鞋,需要點名時只發孩子的班級號,這樣既起到了批評的作用,又讓犯錯孩子的家長及時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察覺並跟老師溝通。

總之,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都是業餘者,老師才是專業者,希望更多老師在批評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能給予家長更多指導性的建議,而不僅僅是居高臨下地批評和指責。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b20b6654acb0454590e5bc23d1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