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行散文丨試試「我愛」

2024-01-03   真言貞語

原標題:周長行散文丨試試「我愛」

試試「我愛」

文/周長行

去年11月,來自肥城市京欣學校的王校長帶領該校的小記者上門來採訪我,五六個採訪題目,其中一個題目是:怎樣搞好學習?

這個題目重若千斤。我的回答卻只有一個字:愛!

採訪者是個九歲的小女孩,她或許壓根兒就沒想到我回答得如此簡單。她頓時愣在那裡,採訪差點進行不下去,場面有點尷尬。

我說,是的呀,一個愛學習的學生,怎麼會搞不好學習呢?每個學生都有體會,哪門功課成績好,一定是你愛哪門功課呀。學習好,可能會由多種原因促成,但,愛學習,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幾乎所有的學霸,都霸在這個「愛」字上。學習成績上不去,也有各種原因,「不愛」是一個重要原因吧?

當時我建議採訪者和她的同學們可以試試「我愛」:愛老師、愛課本、愛上課、愛思考、愛做作業、愛勤學苦練、愛和愛學習的同學交流體會……學習中總會有我們愛上學習的各種角度和理由。希望同學們都向這個「愛」字看齊吧。

然而,真愛起來,都愛起來,又談何容易呢!

我曾試圖就這個問題寫篇小東西的,卻總擔心老生常談空話連篇,說不到點子上,就一直擱置在那裡了。

絕沒想到,是義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關於「我愛」的一段論述,幫了我的大忙,不妨摘引如下,願意與讀者共享:

我特別愛司湯達,因為只有在他那裡,個體道德張力、歷史張力、生命衝動合成單獨一樣東西,即小說的限性張力。

我愛普希金,因為他是清晰、諷刺和嚴肅。

我愛海明威,因為他是唯實、輕描淡寫、渴望幸福與憂鬱。

我愛史蒂文森,因為他表現為他願意的那樣。

我愛契訶夫,因為他沒超出他所去的地方。

我愛康拉德,因為他在深淵航行而不沉入其中。

我愛托爾斯泰,因為有時我覺得自己幾乎是理解他的,事實上卻什麼也沒有理解。

我愛曼佐尼,因為直到不久前我還在恨他。

我愛切斯特頓,因為他願意做天主教徒伏爾泰而我願意是共產主義者切斯特頓。

我愛福樓拜,因為在他之後人們再不能試圖像他那樣做了。

我愛《金甲蟲》的愛倫·坡。

我愛《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馬克·吐溫。

我愛《叢林之書》的吉卜林。

我愛尼耶沃,因為我每次重讀他,都有初讀般的快樂。

我愛簡·奧斯汀,卻只因為她存在而滿足。

我愛果戈里,因為他用洗鍊、惡意和適度來歪曲。

我愛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他用一貫性、憤怒和毫無分寸來歪曲。

我愛巴爾扎克,因為他是空想者。

我愛卡夫卡,因為他是現實主義者。

我愛莫泊桑,因為他膚淺。

我愛曼斯菲爾德,因為她聰明。

我愛菲茨傑拉德,因為他不滿足。

我愛拉迪蓋,因為青春再也不回來。

我愛斯維沃,因為他需要變得年老。

我愛……

註:伊塔洛·卡爾維諾的「我愛」是合成一個段落來說的。我在摘引時拆開了,每一個「我愛」作為一個段落來處理。我太喜歡這些「我愛」了。每一個「我愛」,都是一首詩啊。

還要再說點什麼呢?沒必要了吧。世上事,成與不成,乾脆說「成敗」,哪一件不是因為「愛」呢?

還是回到學習上來。我勸學子們,也包括我本人,試試「我愛」吧,而且矢志不渝地愛下去吧……

(寫於2024年1月1日)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詩人。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鵾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大京九解說詞》《趙忠祥寫真》《喬羽戀歌》《不醉不說喬羽的大河之戀》《大國詞人喬羽傳》《偉大的我們》《大浪淘金》;中篇報告文學《岩石歲月》《悠悠玉蘭情》《巷道雪洞》。詩集《句子的隊伍》。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