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成績單公布,出乎意料:具備這3類智力的孩子,是真聰明

2020-10-11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愛因斯坦成績單公布,出乎意料:具備這3類智力的孩子,是真聰明

01.愛因斯坦的成績單

近日,諾貝爾獎公布了愛因斯坦的成績單,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當時採取的是6分制,1分是最低,來看看愛因斯坦的成績是什麼?

歷史,幾何,投影幾何,代數,物理都是6分,相當於滿分;

化學,自然歷史,德語言文學,義大利語都是5分。

地理,工業繪圖,繪畫4分,法語3分

從這份成績單來看,愛因斯坦屬於全面發展型,而且妥妥的學霸型,在幾何,代數,物理方面都很突出,就算放在現在,也是學霸一枚。

因為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就,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來發現是什麼能夠使他這麼聰明。

其實,普林斯頓的醫生,就曾經把愛因斯坦的大腦帶回家去研究了40年,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中的左右半球的頂下葉區域,很發達,比其他常人要大15%;同時,愛因斯坦的大腦表層沒有凹溝,這就意味著他的神經細胞能夠更加順暢地聯繫,思維也更加活躍。

大腦頂下葉區域,主要是數學思維,想像力和視覺空間認識。

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天賦異稟的代表了。

02.美國哈佛的可學習智力理論

不過,單純憑藉天賦異稟就能取得成功嗎?當然不是,最終能夠取得致勝的是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美國哈佛心理學家柏金斯提到過可學習智力理論,也叫真智力理論。

可持續智力理論分為3種:

第一種是神經智力,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天賦,主要是由基因決定;

第二種是經驗智力,這是對於某種技能進行長時間的專注學習後,形成的知識體系;

第三種是反省智力,這是人在遇到和處理某種事情之後,進行反思的能力,同時也包括在遇到挫折時一個人的情緒管控能力。

從這個智力理論上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成功屬於綜合性的行為,肯定不是單純一個天賦異稟所能達到的。

早教聖經《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曾經提到一個故事,一個出生不久的孩子,跟著爸媽去出海時遭遇事故,被獨自遺留在荒島上,島上的猴子們養大了他,20多歲時被探險人們發現,這個孩子只會像猴子一樣在樹中間跳躍,吃野果子。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天賦只是一個人的基礎,更重要的成就一個人的是經驗智力和反省智力。

而真正聰明的孩子=(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反省智力

這裡,我們重點講一下反省智力的行程,因為從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得出,反省智力才是成就孩子最關鍵的智力技能,屬於智力放大器。

03.如何幫助孩子具備優秀的反省能力?

柏金斯在提到反省能力時提到了3個方面:

策略

積極態度

情緒管控

這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

1.從策略上來看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很重要。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講過,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和孩子年齡要有不同策略,比如,孩子在12歲之前,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而12歲以後,父母則主要和孩子做朋友,這是根據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心理特點進行的策略。

只有父母對待孩子有策略,孩子才能夠學會在遇到事情時能夠有策略。

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流行一種直升機式育兒,是指父母每天都會像直升機一樣非常焦慮地徘徊在孩子身邊,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因為他們擔心孩子會摔倒,擔心會被偷走等。

到了90年代,又出現一種新型育兒方式,「鏟雪車式育兒」,這類父母更有能量型,幫助孩子剷除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一路護送孩子前進,孩子沒有接受過失敗或者挫折。

這類孩子,一到大學之後就開始顯示弊端多多,到了需要找工作時,如果父母幫不上忙,孩子往往工作都難找,最後可能還會啃老,父母也悔之晚矣。

心理學家利思科特-海姆斯說:「鏟雪車的父母的思維是本末倒置的,關鍵是要為孩子的未來倒庫做到準備,而不是幫助他們準備好道路讓他們直接走上坦途。」

從小就訓練孩子的獨立思維和遇到問題時的反省能力,才能讓孩子學會在遇到問題時不退縮,而是想辦法去解決掉。

2.從積極態度上來看

以前讀過一個小故事,說是一位媽媽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雨傘,小兒子賣布鞋,下雨時,媽媽就發愁小兒子的布鞋可怎麼賣呢?天晴了,媽媽又開始擔心:不下雨,大兒子的傘賣給誰啊。

每天這個媽媽都愁得睡不著覺,有一天鄰居聽說了這件事,對她說:你可以這樣想,下雨了,大兒子的雨傘就賣得很好,天晴了,小兒子的布鞋就不愁了,這樣,不管天晴還是下雨,你家都有生意做呢。

這位媽媽一聽,瞬間釋懷了。

這種積極思維的能力一定要教會給孩子,父母在平時遇到問題時就要總是相互抱怨,或者喋喋不休,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和思維引導孩子,孩子在今後遇到人生挫折和失敗時,才不會一蹶不振。

3.從情緒管控上來說

說到情緒管控,想起前幾天發生在上海某小學兩位家長約架的情形,兩個同班的男孩相互之間打鬧,回家後告訴了父母,其中一個父親非常生氣,在家長群里開始向另一個孩子的爸爸約架,那個爸爸也不含糊,群內應戰,最後倆人見面後,約架的父親被打傷,另一個父親也面臨著指控,真是兩敗俱傷。

有網友評論說,轉眼兩孩子就好起來了,這倆爸爸怎麼跟孩子似的。

很多孩子從小就沒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長大後做了父母同樣沒有情緒管控的能力,自然孩子也無從學起這項能力。

結語:

如果說每個人的神經智力是天生的,那麼經驗智力和反省智力就是後天的,父母無法改變孩子的神經智力,但可以通過學習,讓孩子積累更多的經驗智力,同時不斷提高孩子的反省能力,才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LrGHUBeElxlkkac4-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