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39種老式日用品,有的已經成為古董,你家現在還在用嗎

2023-09-11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七八十年代39種老式日用品,有的已經成為古董,你家現在還在用嗎

那些年勾起回憶的七八十年代的居家用品,你還記得嗎?滿滿的回憶!兒時的記憶,只昰離我們越來越遠,回不到過去。這些老物件,每件都是個記憶,那時的工資低,每件都是有友情傳遞和自己喜歡,斟酌計劃節省買回愛用的,可以說:每一個老物件都是一個故事,一段經歷啊!過去的東西真好,原生態、真品質,那布,那枕巾緞被面,可真是純純的不粘假,棉就棉,毛就毛,真絲桑蠶料沒有丁點不是實,這些東西全用過,滿滿的回憶啊,如今銀絲滿頭,在歲月的車輪下,即將消失,唉,人生啊,為何!!看到這些熟悉的物品,仿佛時光倒流了,真想好好摸一摸。

1、「礦石收音機」是學名,「話匣子」是個俗名。好熟悉的元件,分線器,刻度盤,旋紐,活動礦石,紙筒線圈等。在物資貧乏的時代能夠自己動手裝一個礦石收音機,如此的成就感真的是由然而生。親切的回憶,擁有礦石收音機的愛好者都已是七旬上下的老人了。

2、鐵欄暖瓶主要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都是用工廠的下腳料。竹編暖瓶八十年代就少見了。那個暖水瓶的鐵殼子是用做自行車鏈條的邊角余料做的,暖水瓶的外殼,那個8符號。。其實就是自行車鏈條的邊角料。

3、我家裡還收著一塊石板,哥哥用完了,我又接著用的。2018年收拾老房子翻出來的。今年我已經五十歲了。

4、最老的水舀應該是葫蘆製作的。一個葫蘆,一開兩個水瓢。我們以前用過木頭的水瓢。

5、大花被我家有兩床,結婚時媳婦帶來的,現在還是新的沒用過。現在還收著幾條綢緞被面,不知道能幹什麼,也捨不得丟掉。被子還是小時候的舒服,用針縫了之後不會跑,現在的被子固定器用了還是不舒服。

6、我家裡有襪撐子,是姥姥和老媽補襪子用的,以前有句俗話:襪子不調底神仙穿不起。襪子底破了,換兩層新布納上花紋,像鞋墊一樣縫在上面,一雙襪子反覆縫補,能穿好多年。

7、現在人再也畫不出以前富有寓意的漂亮年畫了,尤其年輕人只會畫卡通畫矇混。

8、竹節花窗簾而,丹頂鶴的窗簾買過,滿滿的回憶,好多東西連圖案都是一樣的,雖然有些東西已經不擺在外面,現在拿出來看依然那麼好看。

9、算盤我現在還在用,個人覺得比計算機便當。我們那年代使用的計算工具就是「算盤」所以能熟練的使用算盤。

10、我買菜用提籃,今天去買菜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男士問我,現在買菜都這麼時尚了嗎?

11、枕套,看著這些舊物件多麼熟悉。 現在想想,那麼漂亮的枕套都要用枕巾遮著來用。不就看不見漂亮的花了嗎?看了這些物件一下回到四十多年前了,以前的物件質量特別的好!看到這些老物件,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那時的人純樸,快樂。

12、枕巾,枕巾在80年代是比較流行的,現在是很難找得到了,

13、還有牙膏皮卷棉花做的煤油燈!艾瑪,暴露年齡了。

14、還有鞋拔子,大人給小孩做的鞋一般要小一號,怕穿不了幾天就穿不成了,所以就要用鞋拔子幫著硬穿進去,那個庝呀得適應幾天。

15、我家裡買得是金星牌電視,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當時算是村裡的新鮮事,當時只能收1~2個頻道。我們也是沒買電視機前上鄰居家看,演霍元甲時自己家也買了一台電視機。一晃四十多年了。1980年代,通過黑白電視機,我們收看了電視連續劇《霍元甲》、《血疑》、《西遊記》、《紅樓夢》、《濟公》、《春節聯歡晚會》……

16、五十年前的縫紉機還有,那時候一家老小的衣服,褲子,鞋子啥的風縫縫補補的年代,老話說縫縫補補又三年,真的不假,那時候縫紉機可是起到老大作用了。

17、那裡叫三轉一響一咔噠,一咔噠是照相機。這些老物件看起來好親切,好有年代感,社會在前進,科技太超前,讓老物件成為一種回憶吧。

18、鐵皮手電筒,都是我小時候美好的回憶特別是那個鐵皮手電筒我家是三節一號電池的非常亮。電筒後蓋有個空位,是放電珠的,萬一壞了,拿出來能換。一號電池還能買上,就是手電筒的燈泡買不到了。真想穿越回去,雖然那時不富裕,但真的開心。因為有家人陪伴,那時也有我的夢想。現在我的生活毫無意義。

19、前面的是坐鐘,後面的是掛鐘。我家現在還有一口掛鐘三五牌的,走的非常好六二年買的,是上海產品,當時的價格好像是三十多元錢。這是我家現在還在用的鐘表,走時準確。

20、我有一條六九年的毛巾,寫有"上海國棉九廠生產1969","為人民服務"。每件都有,全都見過,童年青年的回憶。

21、四十幾年的搪瓷盆,還這麼好,真夠細心。一般人家都是不出三、五年就千瘡百孔了。

22、小時候被網兜裝過,還掛在窗戶的風勾上

23、油印機,小時候考試我經常拿它印試卷,滿滿的回憶。每到考試的時候,老師刷完題後就把蠟紙就扔到垃圾場,垃圾場就在我們班後邊,我們就偷偷撿回來小心翼翼的伸開然後鋪在作業紙上用鉛筆滾一遍,那效果剛剛滴,屢試不爽。我們用廢紙捲成棒,塗上顏色,再用線穿上,做成了漂亮的門帘。還有用不同顏色的電線編成花等,那時候的樂趣也挺多的。竹子窗簾這麼流行麼真是全國通用啊!用現在的話說 就相當於網紅產品。

24、紡車,小時侯的記憶,用過,看過。當個回憶可以,基本上沒有人留這些東西。

25、做飯的風箱,這些東西我都非常熟悉,基本上都用過,

26、我五十年前買的刮臉刀還在用,很好用,也捨不得扔,儘管女兒給買了兩個新式的電動剃鬚刀。

27、手工推剪,飛燕牌一個時代的記憶,當年用推剪剪頭經常夾頭,讓人難忘的記憶。剪過頭髮的都知道它帶給我們的痛。

27、壓水井,現在農村的老家還有只是被閒置了而已。看到這些以前老物件,我們這代人應該很慶幸,短短几十年時間見證了國家的強盛的變化。

28、電影膠片 童年看過的露天電影,小時候的電影膠片,露天電影,青少年時期美美的回憶。為了看《少林寺》旁晚出發走了二十里路到另一個大隊看,回來轉點。這個場面太熟悉了,兒是最好玩,也是最喜歡的事情。那個年代,看露天電影猶如過節,也給人們帶來精神上支持與快樂。

塑料涼鞋,特別容易壞,大人就會用線縫或者用鋸條燒熱燙一下,粘在一起。實在不行的話,就當拖鞋穿。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產物,看到這些起我們的年代,懷念過去,也蠻有意思的。

29、滿滿的回憶,仿佛時光倒流。春秋布鞋,夏日塑料涼鞋還有冬季棉鞋成了我的最愛。記錄我童年的生活,還有父母的愛。時間都去哪了?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老物件讓我人生值得回味至到地老天荒。

30、水鱉,一代的回憶,年輕人絕對沒見過,這個物件說白了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暖水袋。冬天用來暖手暖腳暖被窩的。

31、牙粉,七十年代就用過牙粉,是涼的,比現在牙膏好。

32、洗衣板我們老家農村叫搓衣板,家裡都曾有過,記憶啊……說實話那個時期的家具真不如古代的時候好看。

33、現在我家還有搪瓷缸缸子呢,一代人的回憶、來,搪瓷缸子喝水很爽的,不過沒有以前那大瓷茶壺的照片,很蠢的形狀不過喝涼開水更爽更過癮。

34、燒水壺,大鐵盆,你們都知道,暴露年齡了吧。

35、黃鞋叫解放孩(方言)。在以前,解放鞋俗稱黃鞋,優點還是非常多的,結實耐用又防滑,穿著也比較舒服,而且還非常輕便,確實適合部隊行軍作戰,和勞動人民使用。皮鞋雖然防水防滑,但依然也有不透氣的缺點,而且皮鞋比較沉,穿著非常的笨重,並不見的比黃鞋好

36、炕席 你的童年見過炕席嗎?炕席一一勾起我童年的回憶了。 一個大土炕,鋪上新炕席,再鋪上簿褥子,熱熱乎乎的,也是兒時的一種享受。小時候 家裡每年都會編一張新的炕席 高粱杆的那種 還有扎高粱杆蓋簾 編穴子 柳樹條編框 柳樹條囤子 ……現在想想那都是美好的童年回憶啊 淳樸簡單的鄉村生活。農村現在沒有會編炕席的人了,以前會編的人也都全忘記了。編筐和土籃的人也很少了。只有七十多歲的人會編土籃了。年輕人這些個傳統手藝都不會。

37、電視機貼膜,八十年代比較流行的物件,那個時候的彩色電視機還不是很普及,所以很多家裡都會把黑白電視機貼上 電視機彩色貼膜,然後找到彩色電視機的效果,但是實際上貼上去效果很一般。

38、有認識的嗎?很有年代的物件了。

39、這個物件,一代人的記憶,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認得這個物件是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98245cd36b1971742141a3cfa2336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