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第一猛片!果然名不虛傳

2023-10-23     Mtime時光網

原標題:20世紀第一猛片!果然名不虛傳

20世紀第一猛片!果然名不虛傳

時光撰稿人 | 小艮

在電影中尋找生活的更多可能。

對於資深恐怖片愛好者來說,2023年註定有些不同。

今年是《驅魔人》上映50周年,影片的導演威廉·弗萊德金在8月7日溘然長逝,享年88歲。

《驅魔人》有多經典?

其原著小說的中譯本封面上如此評述:「10項奧斯卡提名,20世紀電影史第一猛片。」

本片當然擔當起這樣的讚譽。

更準確地說,《驅魔人》定義了現代恐怖片這個類型

今天的「老片新看」欄目,時光君想聊一下這部經典之作。

《驅魔人》

為了慶賀《驅魔人》上映30周年,其重啟之作《驅魔人:信徒》應運而生。

製片方不僅請來了近年來專攻恐怖經典續集的導演大衛·戈登·格林(曾執導了《月光光心慌慌》重啟三部曲,還將導演劇版《養鬼吃人》),同時還請來了《驅魔人》中被惡魔附身的女孩芮根的扮演者琳達·布萊爾坐鎮。

但很可惜,影片口碑慘敗。

不管是影評人還是普通觀眾,都不待見。

而從評論來看,《驅魔人:信徒》折戟沉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珠玉在前。

其中,這條短評最具代表性:「沒有什麼會成為《驅魔人》那樣的文化現象,這部電影絕對不是。」

那麼,《驅魔人》為何能成經典?它做對了什麼?

惡魔面孔

作為恐怖片,第一要義是足夠嚇人。

在這方面,《驅魔人》貢獻了不少留名影史的名場面。

比如芮根倒爬樓梯

以及更為驚悚的180度旋轉頭顱

《驅魔人》於1973年上映,當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因為影片過於可怕,當時有很多觀眾看到尖叫或昏厥,所以當時有些影劇院會招聘護理人員以備不時之需。

琳達·布萊爾因為出演芮根,還遭受過死亡威脅,出品方華納兄弟專門請了保鏢貼身保護她。

英國甚至下令,不允許《驅魔人》在本國發行錄像帶。

它有如此驚人的恐怖效果,不僅是恐怖橋段驚悚,還得益於影片的敘事策略與拍攝方式。

導演威廉·弗萊德金摒棄了常規恐怖片一驚一乍的虛張聲勢風格,他追求的是紀錄片般的質感

影片有多條線索,故事嚴格還原原著,它以老年教父蘭凱斯特·墨林在伊拉克考古開篇,集中展示了他的老邁與體力不支。但他仍對歷史文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以及懷有面對惡魔的勇氣。

接下來講述的是女孩芮根在身體與精神上的變化,基調非常平實,直故事進行到三分之一處才開始集中展現她的症狀,比如詛咒他人、尿失禁、床鋪快速顫動、聲音與神情異化……

芮根的母親克莉絲,是非常有名望和影響力的演員,開始竭盡全力治療女兒的病症。

此外,還有兩個線索人物。

一是年輕教父黛米安·卡拉斯,他遵從教會傳統,做起了心理治療師。而他也有嚴重的精神困擾,他疏於照顧母親,母親撒手人寰。

另一個是警察。他調查一位導演之死,最後將芮根視為懷疑對象。

威廉·弗萊德金編織了一張複雜的現實之網,以真實而簡練的筆觸交代了每一個重要人物的境況與心理。

當種種異象突然闖入生活中時,便形成了激烈的對撞,從而產生了出乎意料的驚恐效果

就比如芮根的面孔,從天真爛漫變成邪惡陰狠。

而《驅魔人》的故事,是將戲內外的人同時拉入地獄的過程。

建造地獄

芮根的母親克莉絲是個性颯爽的無神論者,她依靠自己的人脈找尋各行各業的精英醫治女兒,從頂級醫生,到心理治療師,均告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威廉·弗萊德金極為細緻地呈現了手術的全過程,從視覺上看,其恐怖效果要比被惡魔附體更甚

原著小說兼編劇威廉·皮特·布拉蒂曾說,讓克莉絲這樣堅韌的人相信女兒是被惡魔附身需要足夠有說服力的動機。

為此,他設計了一個情節,芮根會拿著十字架自瀆、自毀。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觀眾跟隨克莉絲一同墮入恐怖的地獄。

惡魔不僅能夠占據芮根的身體,同時,他似乎也具備通靈的能力。他會通過各種語言反覆試探和敲擊驅魔人的弱點,一邊談笑風生,一邊用力猛擊。

比如,年輕教父黛米安·卡拉斯就曾被這一招擊潰。

老年神父蘭凱斯特·墨林顯然有著更加強大的毅力,他在驅魔的過程中,也對黛米安·卡拉斯完成了精神層面的布道。

考慮到創作時代,《驅魔人》能在場面有如此卓絕的表現力著實難得。

因為在當年,還沒有CG特效。

後來看完這部影片的觀眾忍不住發問:像倒爬樓梯、頭顱轉動這樣惡魔附體的怪異場景是怎麼拍的?驅魔時芮根是如何懸浮在空中的?

這就要說到導演威廉·弗萊德金非凡的想像力與執行力,他帶領著劇組人員在片場打造了一座地獄

比如倒爬樓梯。

芮根的飾演者琳達·布萊爾,5歲開始就做了模特,身體的柔韌性極佳。

在拍這場戲時,劇組人員特意加了鋼絲裝置。不過,以70年代的技術,畫面中的鋼絲無法擦除,最初上映的版本並沒有這個場面。

直到2000年,技術可行了,威廉·弗萊德金才放到了導演剪輯版中。這也是我們現在看到的132分鐘版本。

頭顱轉動就更絕了。

化妝師做了一個跟琳達·布萊爾等比例的人偶,並可以用鋼絲來控制它的眼睛或者嘴巴,從而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

攝影師也根據導演的要求,因陋就簡地用想像力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比如,導演想要一個近距離跟拍心理治療師倒地的全過程,當時的攝影裝置無法給予有力的支持。

於是,攝影師自造工具,以完成預期的設計。

年輕教父走向芮根臥室那場戲,導演想要一鏡到底,這在現在很容易實現,用個穩定器即可。而在當時,攝影團隊只能再造裝置,以達成想要的穩定效果。

再比如驅魔時芮根飛起的場景,也是利用鋼絲完成。後期無法擦除,怎麼辦?

攝影師利用明暗打光法以及給鋼絲塗抹油漆的方式,讓其隱於無形。

在影片花絮中,工作人員談及拍攝過程,對導演指明方向以及控場的能力無不讚嘆。

信仰之謎

《驅魔人》能成為影史經典,離不開威廉·弗萊德金的導演意識

在接受採訪時,他曾說:「我知道這被許多人認為是恐怖片,我從未這麼想過,而且我不會那麼想,這是一個關於信仰之謎的故事。」

很顯然,他吃透了原著小說的精髓。同時,他也將這層理解貫徹到了拍攝之中。

故事的拍攝地在喬治城,這裡的傳統、舊建築、房屋旁邊綿延的階梯似乎都預示著危險。

而入畫的一切細節,都必須符合一種原則,要瀰漫著宗教的氣息,讓人感受到天主教信仰與教誨的傳統。

在具體拍攝上,威廉·弗萊德金像是個用光影作畫的畫家,他致力於讓影片的畫面像藝術品一樣詩意而深邃。

最典型的例子是,蘭凱斯特·墨林神父初次來到芮根家門外時,小說中的描述是「他付錢給司機,轉過身,站在雨霧繚繞的路燈燈光下,抬起頭一動不動地望著克麗絲家的屋子,仿佛被凍在時間中的憂鬱旅人。

為了拍出這種意境,他與攝影師反覆溝通布光的技巧,又從勒內·馬格里特的油畫《光之帝國》汲取靈感,終於拍出了令自己滿意的畫面。

而這個場景,與故事和主題息息相關。

故事中,蘭凱斯特·墨林神父死在了驅魔的法事中,從前期的鋪墊看,他未必不清楚此行的後果。

可他有信仰,必須到來

他更清楚,惡魔附身於芮根體內,目標並非這個無辜的女孩,而是周遭一切與惡魔對抗的人或事物。惡魔的目的是擊潰所有人的信仰

曾經脆弱和迷茫的黛米安·卡拉斯經由他的點化,才看破恐懼與虛妄,繼承了信仰,以犧牲完成拯救。

在臨死的那一刻,他成了真正的教父。

為什麼說《驅魔人》定義了現代恐怖片?

在場面與氛圍上,它做到了當時的極致,並為後世包括驅魔題材的恐怖片做了一個基本範式。

它也能說明,恐怖片最關鍵之處在於找對恐怖源。最極致的恐怖,是摧毀人們內心最為堅固的支撐,放在本片,即是科學、信仰。

同時,影片又是有充滿希望的。

它用信仰之光,穿透了迷霧,照亮了黑夜。

可遺憾的是,《驅魔人》之後,能在影史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恐怖片越來越少。

除了《招魂》這樣少數的佳片,更多是狗尾續貂或者跟風之作。

它們存在的意義,只能是襯托經典的偉大,如此而已。

-END-

年度第一史詩大片,內地觀眾還能等到嗎?

看「河邊的錯誤」是怎樣「逼瘋」朱一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898e671cadac90028046113e84eec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