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新《鹿鼎記》的演員大概就是楊超越了。
因為越是經典,越需要超越。
張一山能做到嗎?
這是最近社交圈熱議的話題,因為一部年內評分新低、由張一山主演的金庸劇「爆款」屢遭嘲諷。
天下英雄盡在囊中。
新麗傳媒願意出面辯解說她不是「雷」,就像新麗傳媒的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那樣,張一山是「當之無愧的演技大師」。
與此同時,關於新麗傳媒資金鍊吃緊的傳言也在一時間在市場上流傳,甚至被質疑財務造假。
正確或錯誤的答案是零分。
二次上市後,新麗傳媒再次失敗。
自然,第三次上市又告吹了。
而是抱住了騰訊的「大腿」。也算得失東隅,豐收之桑榆。
金庸的劇作歷來被視為力挽狂瀾的傑作。
不過TVB的明珠在前,翻拍劇集口碑不俗。
雖然翻拍金庸劇翻拍無數,但誰都知道這是一個擁有眾多書迷的大IP。誰拍誰都能「紅」,哪怕是黑紅,至少也會有流量。
一向以流量卡為主的影視劇製作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新的《鹿鼎記》之前,新麗傳媒也是一家製作公司,貢獻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像《白鹿原》這樣的劇,《懸崖》《風箏》這樣的諜戰劇,以及《慶餘年》這樣的大IP劇。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新麗傳媒的製作團隊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將一部金庸經典劇翻拍成「猴戲」。
如果一定要找原因,可能是新麗傳媒太想贏了,忘記了做劇的初衷。
新麗傳媒為何如此急躁?
大IP真的是拯救製作人的靈丹妙藥嗎?
不難理解新麗傳媒為什麼要強勢推出新的《鹿鼎記》,就是為了試一試,希望藉助金庸大IP的力量起死回生,彌補欠下的「坑」。
從這個意義上說,最應該攻擊張一山的不是金庸粉,而是投資者。
不過,投資人想要攻擊的明星實在是太多了,恐怕一時半會忙不過來。
顧曼楨身材魁梧,估計三個朱鴻才都能捉住她;顧曼璐就像是原著小說中飾演顧氏姐妹的蔣欣和劉嘉玲,反差太大,觀眾一時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