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離職要給公司培訓費?「董明珠式」老闆,觸碰了打工人逆鱗

2023-12-22     搜狐財經

原標題:跳槽離職要給公司培訓費?「董明珠式」老闆,觸碰了打工人逆鱗

幾番炮轟後,董明珠和孟羽童的交戰真的過去了嗎?

有范君以為,不會。

就在前兩天,董明珠此前採訪的一則發言又被扒出,讓人們不禁感慨:孟羽童的選擇是對的。

董明珠認為,對跳槽離職的員工應收取培訓費,並且建議立法。

她說:「他覺得你這裡工資低,別人給他幾倍的高薪,他願意走, 但你在我這乾了十幾年,我培養了,我付出了那麼多的財力,物力,人力,時間,你拍拍屁股就走了,下一個公司至少要賠償我培訓費」。

圖源:東方財經

不愧是董小姐,總能一鳴驚人。

這話讓打工人聽了都要發癲,其荒謬程度不亞於某些「專家」讓打工人付費上班的言論。

真不禁要為董老闆鼓掌,貸款上班的梗,終究是要變成現實了

不要太魔幻。

整件事最弔詭的是什麼,到底bug在哪裡?這皮今天必須得跟董老闆扯一扯。

老闆們的通病

收取培訓費這種話都說出來了,並且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議立法,可見董明珠其心裡多不忿。

不過有范君也相信,董明珠並非「惡意」壓榨,因為她是真的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

員工離職就是企業單方面受損。

可我們應該有的共識是,企業花低價購買新手的廉價勞動力,本身就是一種等價交換

所謂企業的培養過程,也是員工產生勞動價值的過程,即便是基礎工作。

企業和員工之間,本質就是價值交換與合作關係。

而董老闆,試圖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離職員工的「見利忘義」。

不僅董明珠,這也是很多老闆的通病。

作為高位的統治者,他們認為公司作為成熟的平台,給予了員工成長的機會,這是多大的恩賜啊!

說來可笑,似乎他們經營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慈善組織,工作崗位是一種施捨。

翅膀硬了要高飛的鳥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所以,再想想老闆們的「感恩文化」也就不足為奇。

他們自詡是年輕人理想的布道者,成長的幫扶者,更是社會的貢獻者。

搞了半天,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員工的服從,還有員工的感恩和曠日持久,無怨無悔地反哺和報恩。

想來,王自如的一句「我從來不看工資條」,豈止拿捏了董明珠,想必全網漫天飛舞的調侃背後,是老闆們的集體共鳴。

老闆的餅撐死了多少人才

董明珠是雙標的。

她一邊要收離職員工的培訓費,一邊讓年輕人打工不要看錢。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當孟羽童說出「當好打工人」時,董明珠當即勒令她,「這不叫打工,而是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工作」。

聯繫董明珠的過往言論,尤其還有那句批判「年輕人以自我為中心,社會都不和諧了」的觀點,我們來看看董明珠糾結的點到底是什麼

—— 董明珠類型的老闆們,需要的不是拿錢辦事的夥計,而是統一思想風雨同舟的合伙人。

這就是所謂的「大餅文化」。

混過職場,打過工的年輕人應該深有體會,大多數的跳槽,並非全都因為待遇問題。

往往是被老闆的餅撐走的:說漲的工資不漲,承諾給的項目不給。

圖源:怎麼辦脫口秀

談的是老闆的理想,談的是老闆的人生。

年輕人的自我價值何以實現,年輕人的基本生存又何以解決?

所以當隔壁的東方甄選爆發董宇輝小作文事件後,才形成了排山倒海的蝴蝶效應。

網友生怕只有董宇輝相信了助農的理想,網友生怕那句「士為知己者死」是他極度天真的下場。

而我們心裡都清楚,如果沒有千千萬萬普通打工人站在世俗的「向錢看」的現實立場之上,又怎能共情董宇輝的不公?

所以,此時此刻想問董老闆,若是董宇輝沒有萬千網友的保護,真的被東方甄選當作棋子犧牲,俞敏洪真的會給他賠償嗎?

顯然是不會的。

人才的流動,是市場必然規律。

企業和員工之間,是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交替上升。

在這種動態平衡下,企業如何留住人才,是企業制度,機制應該不斷完善的必經之路。

而不是把員工單方面當作一種商品,以強權壓制,用輿論圍剿。

「跳槽賠償」,真的惹了眾怒,打工人破了大防。

又滑稽又荒唐,處處充滿了資本的傲慢和霸凌。

資本的傲慢和霸凌

當董明珠「收取培訓費」的驚天言論一經扒出,就有網友不禁自嘲「想跳槽還得等下個公司贖我」。

圖源:抖音

看似是買賣雙方的「損失賠償」問題,但細究之下,是資本與企業的霸凌。

而以董明珠為典型的一類企業領導人,呈現的是傲慢的態度。

企業真的那麼委屈嗎?

董明珠真的被孟羽童沾了流量的便宜嗎?俞敏洪又承受了莫須有的討伐嗎?

事實是,孟羽童自帶的網紅屬性確實幫助格力打開了線上網紅銷售的模式,而董宇輝更是東方甄選扭轉乾坤的關鍵法門。

圖源:微博 董宇輝創下賣書

孟羽童沒有對董明珠惡語相向,董宇輝更是頻頻維護俞敏洪和新東方的體面。

回歸我們普通打工人的視角,現實是當下身處並不優美的就業形勢中,年輕人被裹挾著也已經做了諸多妥協。

如今,不給加班費,在合同里玩文字遊戲的公司不在少數。上班遲到扣錢,下班加班免費,周末隨時待命,要求對客戶無底線服從。

打工人破防了嗎?

似乎沒有。

因為從小接受艱苦奮鬥教育,深知「落後就要挨打」的年輕人,還在堅持著,掙扎著,依舊堅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資本的資源是資源,員工的時間就不是青春嗎?

如果董明珠的「培訓費」理論成立,那麼30+女性職場人懷孕,以及35+的打工人的職場歧視又該怎麼被看待?

是不是也應該以立法來保證其強制性呢?

董明珠說,「年輕人想幹啥就幹啥,自由散漫,以自我為中心,社會就沒有和諧了」。

用強權來壓制自然規律和個體自由。

資本的傲慢和霸凌在這場風波的最後,被董明珠體現得淋漓盡致。

試問當個體被強行當作企業的附屬品,被物化,被擺布,社會就和諧了嗎?

那不是和諧,那是強權壓迫下,最後的沉默。

必須提醒資本和老闆們的是:

董宇輝小作文事件的發酵,讓東方甄選官方帳號以每分鐘1000粉絲的速度掉粉四百萬,短短几天股票蒸發幾十億。

董明珠與孟羽童事件中,在董明珠言論的幾番浪涌下,格力口碑下跌,品牌形象受損......

貶低員工價值,以何不食肉糜的嘴臉指責年輕人「向錢看」,凡此種種,也證明了,資本的傲慢和霸凌,終究迎來了反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5df4e2bf3d08bd98bd0a19bf2e32f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