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對你說:謝謝,不回復是職場大忌,情商高手用這5種話術

2022-07-15     職場火鍋

原標題:領導對你說:謝謝,不回復是職場大忌,情商高手用這5種話術

按道理說,領導在微信上回復了「謝謝」兩個字,就代表了「對話終止」,下屬可以不用回復了,免得給領導增添打開手機收看信息的麻煩,正如某國人沒完沒了地「互相鞠躬」一樣。但是,作為職場人士,體現應有的商務禮儀還是要講究的,否則,會顯得你的職業素養不算太高哦!

在沒有微信之前,國際商務禮儀中對電話交流是有明確規定的,就是要:尊重對方的「對話終止權」。比如,我們跟上司、長輩、女士通電話結束時,應由對方先掛斷電話為基本禮儀。下屬、晚輩、男士先掛斷電話,那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甚至有點冒犯對方的含義。

那麼,在微信通訊時代,打電話的禮儀依然存在,但是,微信溝通禮儀應該怎麼處理呢?跟打電話的禮儀是相同的原理——就是要「尊重對方」!與掛斷電話是相反操作,我們作為下屬、晚輩、男士就要「最後收尾」,以示對他人的尊重。

比如,我們在日常交往中,領導對你說「謝謝」兩字,你一般會說「不客氣、您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等禮貌用語,總不能不說話、扭頭就走吧。那樣是不是顯得不禮貌呢?所以,我們在微信溝通中,也是這個原理。領導給你發送了「謝謝」,你也應該禮貌回復一下比較好,比如回復「不用謝、您客氣、有事繼續吩咐」等「收尾用語」,等顯得尊重對方。

那麼,在日常生活和職場工作中,領導對你說「謝謝」,一般有五種場景、五種含義:

第一種場景:習慣性的客套話。

日常交流中 ,稍微有點禮貌常識的人,都會對他人的幫助表示「感謝」,哪怕你只是幫被人開了一下車門,對方都會說一聲「謝謝」。這種場景之下,就是一般性的文明禮貌用語,屬於習慣性的客套話。

領導的職位越高,應該表現為「文明素養」越高,所以,領導對員工來說,往往顯得更加客氣。很多領導都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只是一種「文明用語」而已,沒有必要進行「過度解讀」。

我們在文明禮貌的場景之下,領導當面說「謝謝」,我們回答「不客氣、應該的」即可。如果在微信上發「謝謝」,我們簡單回復「應該的,有事您再吩咐」」就OK了。

第二種場景:單獨交流中,領導對你說「感謝」,代表一種「肯定」的含義。

你出色完成了領導交辦的任務,領導對你說了一聲「謝謝」。作為領導這麼說,一般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意思是習慣性的客套話,第二層意思是「表示感謝」,第三層意思是包含了「表揚、肯定、鼓勵」等含義。

你應該怎麼回複比較好呢?要根據當時的場景,準確把握以上三層含義,既要體現你「懂」領導的三層含義,也要承接領導的「好意」。你可以回答:感謝領導的肯定。代表你已經「領情」了。

第三種場景:公開場合說「感謝」,可能是一種「樹典型」的形式。

在會議上,你彙報工作,領導聽完很滿意,對你說了一聲「謝謝」。在這種場景之下,領導這句話的含義,可不僅僅是客套話,而是說給其他員工聽的,帶有一種「樹典型」的意味。

領導說謝謝,肯定你的工作成績,引導其他員工向你學習。你可以說:感謝領導的鼓勵。

第四種場景:幫領導辦理私事後,領導對你說「謝謝」。

在職場上,公私是分開的。領導臨時走不開,讓你幫他處理一點私事,也是常見的職場交流的場景。比如,領導讓你幫忙去送一下同學、接送一下孩子、取一個快遞,等等。領導對你衷心地說了一句「謝謝」。作為下屬,如果說「不客氣」之類的話,就顯得情商不夠高。

遇到這種場景,要善於升華境界,可以這麼回答:領導,你太客氣了,舉手之勞。以後,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我。

第五種場景:單獨相處的場合里,領導說「謝謝」,也可能是一種「敲打」。

我們在生活中「好心辦壞事」,對方「無可奈克」之下,可能沒好氣地說:我謝謝你吶!其實,就是帶著一種不滿。職場上也是如此啊!你給領導彙報工作,領導其實對你的工作不滿意,但是看在你「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的面子上,不忍心挫傷你的工作積極性,可能會說一句「謝謝」,語氣淡淡的,眼神漂移的,這就代表「他不滿意」。

遇到這種場景,你可不能傻乎乎地回答:感謝領導的肯定。你的情商可能「欠費停機」了。一定要把握領導的語氣裡帶有「不滿」情緒,可以這樣回答:這個方案,我做得還不夠完善。謝謝領導的寬容,我回去再進行完善。

綜上,行走職場,「會說話」也是一種情商高的表現。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職業素養,體現在細節之上,見微知著。有的人混得如魚得水,有的人混得舉步維艱,有時候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情商不夠。用一句名言結束:智商防止失敗,情商影響成功。您說,對嗎?歡迎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5631d84dd4a4bc0a724d3bbfe6949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