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合周星馳,拒絕被惡搞,鞏俐是《唐伯虎點秋香》的敗筆嗎?

2022-08-01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不配合周星馳,拒絕被惡搞,鞏俐是《唐伯虎點秋香》的敗筆嗎?

某乎上有個問題,討論鞏俐是不是《唐伯虎點秋香》的唯一敗筆。

我覺得不是。鞏俐確實為秋香一角有過遺憾,但算不上敗筆。

商業片的終極目的就是賣票房。如果鞏俐的參演像某位謀女郎一樣,讓很多觀眾抵制電影,那麼鞏俐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的敗筆。

事實上,無論從商業層面還是藝術層面,鞏俐都算不上《唐伯虎點秋香》的負資產。

先說商業層面,《唐伯虎點秋香》在香港票房超4000萬,成為93年年度冠軍。

內地票房沒有確切證據,當時內地沒有嚴格的票房統計系統,但我從一些資料上看,《秋菊打官司》的內地票房也是百萬級別的賣座大片,它僅次於《霸王別姬》。

上海電影年鑑也證實了《唐伯虎點秋香》的優秀表現。

如果沒有鞏俐,《唐伯虎點秋香》很難在內地取得這麼好的票房。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當時鞏俐確實是內地票房號召力最強的女演員了。在1992年,鞏俐憑藉她憑藉《秋菊打官司》成為威尼斯影后。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張曼玉也憑藉《阮玲玉》拿到柏林影后。

很多網友非常關心鞏俐和張曼玉,誰才是女演員的天花板,這一點大家見仁見智。當時的永盛用100萬港幣請鞏俐演秋香,而沒有請張曼玉,就是看中鞏俐在內地具有無與倫比的票房號召力。

當時,鞏俐看到這麼高的片酬,被震驚了。她拿到柏林電影節的影后,也只是得到一座價值20萬的房子而已。

內地觀眾願意看《唐伯虎點秋香》,與其說是周星馳的金字招牌,不如說是這部電影有鞏俐。

要知道,《唐伯虎點秋香》在內地的公映時間是1993年,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風格讓港台觀眾如痴如醉,對內地觀眾來說未必是一個響亮的招牌——這是我的推論,理由是周星馳與西影合作的《大話西遊》於1995年在內地公映,就是慘澹收場。

再說藝術層面。

在拍片過程中,鞏俐堅持自己的理解,並不願配合周星馳的喜劇風格。這裡面有個值得一提的八卦,周星馳才是《唐伯虎點秋香》的真正導演,而不是李力持。

王晶在自傳《少年王晶闖江湖》中就提到這樁公案。永盛最初的想法是邀請王晶執導,之前王晶與周星馳因為片酬交惡,也就謝絕了這個邀請。王晶認為,李力持執導《唐伯虎點秋香2》沒有複製第一部成功,就是因為李力持根本沒有周星馳的導演才華。

繼續說回鞏俐。

鞏俐始終沒能接受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主要原因是她接受的電影教育,讓她無法接受這種風格。

片中有一段唐伯虎敲碗說唱那段戲,其他女演員的頭髮都豎起來了,而鞏俐卻始終拒絕頭髮像觸電一樣的造型。片中有秋香被踢成豬頭的鏡頭,鞏俐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化丑妝,最後周星馳只好找肥仔來反串。

自始至終,鞏俐在電影中都保持著端莊大方的美女形象。按照秋香的身份看,她不過是華府的高級丫鬟,端莊大方之美是大家閨秀才有的素養(貴族小姐以端莊為美)。

從劇作層面看,鞏俐的處理並不合適。如果鞏俐像其他女演員一樣顛,會被揍成豬頭,反而失去了美女應有的距離。

我覺得,周星馳可以惡搞很多美女,我們看到梁詠琪被惡搞,張柏芝被惡搞,趙薇會惡搞,但沒它沒有在《唐伯虎點秋香》中惡搞鞏俐,反而讓她有機會美女應有的端莊,多了一層脫俗的仙氣。

用片中的劇照,鞏俐的美能呈現這樣的效果。

當然,這樣的效果,是無心插柳,能夠自圓其說。

鞏俐很有職業道德,她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確實在嘗試用比較浮誇的表情,表現喜劇效果。

只是,她受到的教育,很難讓她在極短時間內接受無厘頭的表演風格。

當年鞏俐在拍戲期間還聯繫張藝謀,得到的回答是,「你還沒學到這塊,跟著他們走,還是有意思的。」

然而,張藝謀說這個建議的時候,戲差不多拍完了,鞏俐也沒有機會改變表演風格了。

鞏俐這樣告訴主持人,「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會好好配合演出」。

我們現在已經無從對比哪個版本更好,如果鞏俐按照周星馳要求的風格演,當時的內地觀眾,真會接受這樣的秋香形象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43dd6c35e39a0c4feda701b17fe87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