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為了維護美元霸權,最近這些年一直在干一件事——汙衊中國貸款,限制中國金融影響力。
前者就是美國最能喊的「債務陷阱」,只要哪裡經濟有問題,首先就把問題甩到中國頭上,斯里蘭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以至於後來,非洲,拉美以及中東一些國家,只要我們把錢借到哪裡,哪裡就有西方媒體詆毀的聲音。
實際情況是,他們也希望從西方控制的IMF和世界銀行借錢,但不是這條件就是那條件,最終不借只能另尋援助。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所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了1600億美元貸款。
舉個例子,非洲國家要借錢,這些國際機構會把標普或者惠譽對債務國糧食安全評估在內,意思是借錢就得過了評估,然後你過了評估以後,又會那債務過高說事,反正就是很難借,最終會延伸到政治上來,比如環保政策,經濟政策,甚至選舉,人權等等都會被當做理由。
於是我們國家對外借款也越來越多當然,這得益於我們有著龐大的外匯儲備。就是這個原因,老美很緊張,他們擔心中國金融影響力。
這兩天正在進行的金融談判就是例子,美國財政部和我們搞了一個定期會晤,討論全球經濟、金融問題。
在第一次談判時候,美國提出要求,增加IMF 基於配額的貸款資源,但是不能改變IMF股權結構。
一句話,美國希望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增加貸款規模,但是話語權不能增加,IMF所謂的股權結構就是話語權象徵。
目的顯而易見,讓我們出力,雖然金融影響力也在增加,但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控制範圍內進行。
這算是老美正式的行動,最近一兩年,美國一直提倡世界銀行和IMF改革,原因就是他發現這兩個機構雖然還在其控制範圍內,但影響力日漸衰落。
對我們來說,金融的終極目的之一就有人民幣國際化一項,你要是直接投出去,舉步維艱,畢竟美元霸權的確很強。
於是我們藉助「一帶一路」走,雖然前期是美元貸款,但是逐漸向人民幣轉換,目前許多國家外匯儲備已經用了人民幣,值得一提是的,國際債務也開始用人民幣。
先是阿根廷用人民幣還了IMF的債務,最近孟加拉國銀行已同意繼續以本國貨幣人民幣提供中國貸款,作為美元計價融資的一種節省成本的替代方案。
主要是孟加拉發現,向中國借錢,利率將接近6%,相比之下,人民幣貸款的利率僅為2.5%,這對於經濟復甦的孟加拉國來說意義很大。
考慮到我們已經在包括IMF在內的主要金融機構影響力極大,美國已經不能忽視,因此開始的金融接觸未來會越來越頻繁,尤其是在美國自己也意識到美元危機存在,且在加深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