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誡:孩子不吃乾飯父母很麻煩?別亂喂!這3種「飯」害苦了娃

2019-07-24   藍象寶貝育兒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句話說明了「吃飯」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孩子來說,飲食不僅影響著健康,還支撐著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如果吃的不對,供給的營養不足,孩子的身高增長就會滯緩,體質也受到影響,變成「小矮子」或「病秧子」。

小區里一個4歲的小男孩豪豪,是出了名的難喂飯,晚上在小區「遛娃」,總能看見豪豪奶奶端著飯碗在後面追,或者豪豪在滑梯上玩,奶奶在旁邊一勺一勺的喂。上周末又遇到了,我隨口問了一句:「豪豪吃飯了嗎?」奶奶就打開了話匣子,告訴我現在豪豪吃飯可乖了,之前不吃飯是因為飯菜太干,只要在米飯里澆上菜湯、肉湯,或者用饅頭掰成小塊,泡進湯里,豪豪就吃的津津有味。

奶奶說:「我現在每天都抽空給孩子熬雞湯、排骨湯,這樣有營養,能補鈣,孩子也愛吃飯了。」雖然奶奶看起來特別開心,但我還是忍不住出聲提醒:這種叫做「湯泡飯」,是最傷脾胃的!食物要經過脾胃的「加工」才能轉化成營養、氣血,供給孩子的身體發育,一旦脾胃受傷,營養運化不足,吃得再多、再好也是浪費,反而妨礙孩子的身體發育。

告誡:孩子不吃乾飯父母很麻煩?別亂喂!這3種「飯」害苦了娃

1、湯泡飯

湯中的滋味進入米飯里,在湯汁的潤滑下,又不需要咀嚼就能下咽,孩子自然喜歡吃,但是湯泡飯跟米粥有本質區別,裡面的米只是被浸泡,沒有煮的爛軟,又沒有被牙齒切碎和唾液酶初步分解,非常難消化,而且,胃液會被湯汁沖淡,消化能力變弱,很容易讓孩子積食、消化不良,時間長了變得脾胃虛弱。

2、重口飯

孩子1周歲之前,不適合吃任何調味品,未滿3歲,飲食也要儘量清淡,油膩的「大魚大肉」和辛辣刺激的火鍋、燒烤等食物,都適合孩子吃,如果調味品過多或難消化,不僅讓孩子變得口味挑剔,還會給脾胃和腎臟增加負擔,讓孩子營養吸收少、體質變弱,不長個還愛生病。

3、情緒飯

有時候孩子吃飯不專心、挑食,家長就會訓斥孩子,常常讓孩子哭著吃飯,或者有的家長平時沒空跟孩子交流,吃飯的時候「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問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孩子帶著壓抑、緊張的負面情緒吃飯,俗話說:「憂思傷脾」,這樣也會影響食物消化,對脾胃的傷害很大,久而久之孩子更容易厭食、積食。

夏季帶娃,給孩子養護脾胃消積食,家長做好2點:

1、「一水」常喝

夏季炎熱出汗多,給孩子補充水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要讓孩子喝冰鎮飲料,以免寒氣損傷脾胃,多喝溫熱的水或者隔三差五沖一杯金棘水,幫孩子軟化腸道的食物,促進積食排出,讓孩子脾胃更強健,消化系統運作更順暢,孩子才能食慾好、發育快。

2、「中朊」多按

在肚臍向上4寸左右的位置,有個中朊穴,經常給孩子按揉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孩子把腸道中的垃圾排泄出去,增強消化系統功能,健脾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