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變「冤大頭」 鹽城警方跨省破獲網絡詐騙案 36名嫌犯落網

2020-04-09     濟陽區檢察院

市場價格僅幾百元的「袁大頭」,被說成價值300萬元的「稀有珍品」,並提供全套服務幫客戶將藏品送至國外拍賣……其實,這只是詐騙團伙精心設計的一個騙局。4月8日,記者從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獲悉,近日亭湖警方成功破獲一起以「袁大頭」銀元到新加坡拍賣行拍賣為名實施詐騙的系列網絡詐騙案件,36名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鹽城。

「警察同志,我被騙了3萬多元,現在被拉黑了,人都找不到了!」1月1日,鹽城市民薛女士報警稱,自己被一家古玩鑑定公司騙了3萬多元。原來,薛女士家中收藏了一些古玩錢幣,想了解「袁大頭」錢幣的市場行情。在網上,她看到一家位於廣州的傳媒公司有相關的鑑定業務,便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沒幾天,一位「業務員」與薛女士聯繫,表示要先看一下成色如何,薛女士就將自己珍藏古錢幣的照片發給了對方。

「您這件藏品年代很久了,價值至少300萬,建議您帶著藏品親自來我們公司,做一個更全面專業的鑑定。」一聽說古錢幣價值這麼高,薛女士很心動,沒過幾天就動身飛往廣州,找到了該公司。交了300元鑑定費後,便將古錢幣拿給「專家」鑑定,經過一番「研究」,該「專家」聲稱這枚錢幣色澤紋路都很好、很清晰,建議薛女士可以將藏品拍賣,但需要先交1萬元定金。薛女士沒想太多,當場就將1萬元轉帳給了「業務員」。收到定金後,對方稱拍賣前還需要有一系列準備過程,讓薛女士先回家等消息。於是,薛女士與該公司簽訂拍賣合同後返回鹽城。

過後不久,「業務員」表示可以幫其聯繫新加坡的拍賣行,需收取前期宣傳推廣等費用,讓薛女士再交2萬多元。為了儘快將藏品拍賣出去,薛女士很快將2萬元錢轉給了對方。此後3個多月,薛女士多次聯繫對方了解進展,對方均以各種理由搪塞,並最終將她拉黑。此時薛女士才如夢初醒,向警方尋求幫助。

接到報警後,亭湖警方迅速立案調查,通過縝密偵查,成功鎖定「失蹤」的「業務員」系湖南婁底市男子王某。1月11日,民警立即趕赴婁底抓捕,通過數小時蹲點守候,將王某抓獲並連夜開展審訊工作。「梳理線索發現,王某所在傳媒公司已經關閉,涉案人員很多都已經離開廣州。」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孫萌蒙介紹說,公司已經人去樓空,這給案件偵辦帶來了一定難度。專案組民警廣辟線索,循線追蹤,先後赴全國多省市調查取證,通過追蹤分析發現廣州市天河區一家新成立的傳媒公司與涉案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掛羊頭賣狗肉」,營業執照上都是掛上某傳媒公司的名號,以廣告宣傳業務為主,實際上都是打著「古玩拍賣交易」的幌子行騙。相同的人員、相同的業務、相同的詐騙手法,都是聲稱能幫客戶拍賣藏品,騙取客戶支付鑑定費、服務費、報關費等費用。

「警察!都不許動!」3月25日,位於廣州天河區某寫字樓的辦公室內,民警衝進屋內,犯罪嫌疑人紛紛束手就擒。首要目標落網,亭湖警方一鼓作氣,分赴廣西、湖南的各抓捕組同時收網,先後抓獲涉案人員36名,現場扣押涉案電腦、手機及大量「待拍」藏品,繳獲大批虛假合同、假冒鑑定書等。

隨著調查不斷深入,詐騙團伙的神秘面紗被逐層揭開。原來,涉案公司因「同行」被警方查處,為躲避打擊,宣告倒閉。隨後,部分老員工換上「新馬甲」,組織新員工開展培訓,傳授詐騙技巧,很快「改頭換面」成立新公司。

據警方透露,該犯罪團伙有完整行騙模式。第一步就是公司「業務員」在網上發布廣告、瀏覽出售藏品等形式,廣為「撒網」地聯繫有意出售藏品的受害人。第二步虛高估價,吸引受害人上鉤,在驚人的估價和「業務員」花言巧語下,很多受害人失去了判斷力,委託拍賣藏品。第三步為獲取信任,「業務員」拍攝假鑑定證書、拍攝假競價視頻給受害人看。以鑑定費、註冊費、推廣宣傳費等名義向受害人收取千元至萬元不等的費用。

「袁大頭」變「冤大頭」 鹽城警方跨省破獲網絡詐騙案 36名嫌犯落網

經調查,該犯罪團伙在全國多省市作案上百起,涉案金額巨大。截至目前,亭湖警方共抓獲36名犯罪嫌疑人,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荔枝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nngXXEBnkjnB-0zDI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