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
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破7,成為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風向標信號。中國市場,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
8月5日,A股市場各主要指數紛紛下跌逾1.6%,港股市場跌幅近3%。但是,從最新歐美市場的收盤表現分析,同樣出現普跌的現象。其中,作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美股市場,整體跌幅都是比較明顯,道瓊斯指數下跌2.9%、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47%、標普500指數下跌2.98%。至於歐洲股市方面,則普遍跌幅在2%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股市表現不佳的背後,有幾個指標的異常波動,往往容易受到投資者的忽略。
其中,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其創出了2017年底以來的最大凈賣出額,現金儲備也達到了1220億美元。巴菲特作為擁有靈敏嗅覺的投資大師,其現金儲備的增減往往具有一定的參考影響。
再者,恐慌指數VIX出現了大幅飆升的表現,並且創出七個月以來的新高水平,這或多或少影響著全球市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此外,則是黃金價格持續異動,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仍在持續升溫。
從短期的角度分析,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仍有延續的趨勢,全球資本的避險情緒仍有升溫的需求。不過,換一種角度思考,如果全球市場出現加速下跌的走勢,且逐漸適應人民幣破7的壓力,對A股市場而言,未必會是壞事。
事實上,對於人民幣破7,更大程度上還是來自於心理層面上的影響。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人民幣兌美元長期穩守在7關口,而7似乎成為了一個穩定的底線,如今在岸與離岸人民幣雙雙破7,難免會帶來一定的心理恐慌效應,而資本市場往往屬於最敏感的產物,對匯率的波動更是有著顯著的反應;另一方面則在於國際市場尚未做好人民幣破7的心理準備,而全球股票市場大幅下跌,或多或少受到了投資情緒的衝擊影響。
但是,對於此次破7的現象,國內似乎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且表示人民幣匯率完全可以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由此可見,在匯率穩定方面,國內市場還是做好了準備,而人民幣破7對市場的心理情緒衝擊有望得到逐漸適應。
短時間內,對市場而言,可能仍然會存在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但在風險防禦準備方面,國內市場也早有準備。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防風險、守底線」依舊是國內市場的重要任務。
截至8月5日,滬市平均市盈率13.41倍、深市22.85倍。至於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15.96倍、中小板市場平均市盈率25.11倍、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39.82倍。與此同時,從目前滬深市場跌破凈資產的股票數量分析,大概有341家上市公司跌破了每股凈資產,摺合破凈率在9%左右。
事實上,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出發,2800點以下的A股市場,已基本上處於相對安全的投資區域,但未必是絕對安全的投資區域。無論是從估值水平還是從市場規模增長潛力等角度出發,長期處於歷史底部區域的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顯然高於美股市場。至於估值優勢更明顯的港股市場,因其流動性低於A股市場,且更屬於國際資本博弈的重要渠道,在全球市場大幅波動的背景下,港股市場的投資安全性未必比得上A股市場。
「優質上市公司往美股化的趨勢發展,績差股往港股化的趨勢發展」,這似乎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換一種角度思考,即使未來A股市場已經非常接近投資安全區域,但未必意味著多數A股上市公司就處於黃金抄底期,而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度的背景下,對績差股或缺乏核心競爭力,且同質化現象嚴重的上市公司來說,其可能會出現長期熊市的表現。
價值為王,優質上市公司仍然是A股市場的避險港灣,同時也是大資金大機構青睞的投資品種。換言之,在全球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價格遭遇錯殺的優質上市公司,反而會逐漸迎來黃金抄底的機會。從中長期的角度思考,2800點以下可以認為是A股市場中長期資金戰略定投的相對安全區域,而擁有低估值、高股息率以及持續穩健的凈資產收益率優勢的上市公司,可能會是大資金大機構更偏愛的投資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