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男孩右肺大半「消失」?這家醫院「一鏡到底」抓「真兇」

2024-10-27     草原古都生活寶典

近日,4歲的小韓(化名)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上海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就診。「孩子三天前突發咳喘,後來還出現發熱。」接診的呼吸專科門診醫生通過胸片檢查發現,小韓的兩肺紋理增多,右上肺高密度影,可能存在感染性病變,隨即將他收治到呼吸科病房。

手術現場

沒想到的是,住院後小韓的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最低僅89%,並出現了呼吸衰竭症狀。「我們立即進行了肺部CT檢查,發現孩子的右肺上葉影像完全消失,右肺中有少量胸腔積液。」呼吸科副主任顧浩翔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告知病情危重及後續治療措施。「我們要馬上進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先明確右肺上葉影像消失的原因,同時做病原學檢測,才能對症下藥。」

患兒右肺上葉「消失」

當電子支氣管鏡進入患兒肺部,顧浩翔發現右肺上葉開口處被白色痰栓完全填塞。「正常情況下右肺上葉三支開口的地方,被黏稠的痰栓完全堵塞,而且有繼續增加蔓延的趨勢。」顧浩翔進一步解釋,這些痰液是患者肺部感染後,痰液沒有及時排除,黏稠的炎性的分泌物不斷積聚在氣道內,最終堵塞氣道造成的。

經呼吸科內鏡團隊討論,最終使用較粗直徑的(4.0mm)支氣管鏡,經內鏡下2.0mm吸引孔,異物鉗鉗取聯合負壓吸引,僅用不到10分鐘時間,取出兩條長約5cm,看上去就像短樹枝一樣的完整塑型痰栓。

取出痰栓後的第二天,小韓病情明顯緩解,缺氧症狀消失,氧飽和度穩定於98%以上。在一周的抗感染治療後,複查胸片予以出院門診隨訪。

完整的塑型痰栓

經過病理分析,小韓得的是塑型性支氣管炎,是兒科急危重症之一,往往較常見於重症支原體感染,會導致氣道的內生性異物造成廣泛性支氣管堵塞,影響肺的通氣功能,嚴重者發生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塑型性支氣管炎起病急、進展快,可引起嚴重氣道阻塞、呼吸困難,選擇合適的支氣管鏡儘早取出塑形痰栓是治療塑形支氣管炎,避免呼吸衰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完整取出塑形痰栓難度較大。」顧浩翔提醒,一旦發現孩子突然出現發熱不退,呼吸困難、面色發紫、煩躁不安等症狀,應立即將孩子儘快送往醫院救治,以免延誤治療危及生命。

上海市兒童醫院呼吸科是我國最早開展可彎曲支氣管鏡檢查的兒童專科醫院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兒科呼吸內鏡培訓合作單位之一,是上海地區最大規模兒童呼吸專科。自2006年開展支氣管鏡檢查至今,醫院累計完成兒童局麻及全麻下支氣管鏡三、四級手術超10000例,年均完成千餘例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包括兒童重症肺炎、深部支氣管異物、中央氣道狹窄、中央氣道占位、食管氣管瘺、先天性氣道畸形、肺部間質性疾病、肺動脈弔帶、咯血等高難度病種。

記者:易雯

編輯:黃湄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e8d93a5087f5b7b7d6b4ad1528f3d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