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樂壇巨星,當紅時急流勇退,還銷聲匿跡

2023-02-19     蘭花水墨盡千年

原標題:永遠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樂壇巨星,當紅時急流勇退,還銷聲匿跡

劉文正,對於年輕的朋友來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但是,對於內地第一代接觸港台流行音樂的人而言,劉文正何止是一個不陌生的名字那麼簡單。那是一個符號,一個奇蹟。如果當年看過劉文正的電影聽過劉文正的歌,你就知道那個年代他有多迷人了。他唱紅的歌曲,不勝枚舉,從《諾言》開始,接下來有《小雨打在我身上》、《奈何》、《尋》、《睡蓮》、《為青春歡唱》、《卻上心頭》等。

在上世紀70、80年代,劉文正的歌聲震撼著全球的華人。在劉文正音樂事業的鼎盛時代,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模仿他的華語歌手,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張行、解曉東等。而在緊隨他之後的歌手名單如下:鄧麗君、鳳飛飛、費玉清、費翔……

劉文正的家人都很熱愛音樂,他的哥哥姐姐都受過正規的音樂訓練,但最終進入這個行當的卻是劉文正。他曾在天主教會開辦的徐匯中學讀書,這個學校校風很開明。開學典禮上,神父校長會對新生說:「各位一定要交女朋友!」而劉文正正是在一位奧地利來的顧修士鼓勵下,在高一(1968年)時組建了「正午合唱團」並擔任主唱。

1976年,劉文正以小生姿態踏入影壇,演出過《愛情文憑牛仔褲》、《青色山脈》、《閃亮的日子》、《雲且留住》、《卻上心頭》等20餘部影片,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偶像人物。

縱觀劉文正的歌唱事業,可以分為三個生涯。從1975年簽約「歌林」並發行第一張專輯《諾言》,到1978年轉投「東尼機構」止,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他共推出了十二張專輯,這時候的他,其實和當時歌壇的前輩鄧麗君一樣,既保持了東南亞地區活潑歡快的偶像模式,又吸收了一些日式音樂的元素,而在形象上與其說是後來的白馬王子,倒不如說更像花花公子。

所以也才有了劉文正在1979年和1980年分別用《蘭花草》與《阿美!阿美》兩張專輯轉型的行動,因為當時正是校園民歌風起在台灣基層風起雲湧的時代,代表著一種未來流行音樂的全新形象,而劉文正在這個牛市時入市,不僅讓自己得以成功轉型,更進一步帶動了台灣現代民歌的普及。真是紅了劉文正,綠了台灣現代民歌運動。

對劉文正的退隱狂熱,人們有各種推理,有勞累說——「我因為軋戲而精神不濟時,語氣和態度都不太像我自己了」,有媒體傷害說——「報紙、雜誌的褒貶,形成我含帶著悲傷的壓力」,還有貴圈真亂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台灣娛樂圈,一直被黑社會覬覦和把持,白冰冰女兒白曉燕的死,是最著名的一個例子,行走江湖的劉文正,自然不能倖免,1978年,他曾被人毆打,1984年在台東投資,被合伙人坑騙。

不過,水木丁寫過一篇關於人生哲學的文章《張愛玲為什麼不自殺》。她說,有兩種人,一種樂於為人生做加法,一種喜歡做減法,認為人世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老想逃跑,老想去過安靜的、不被人打擾的日子。劉文正或許就是一個做減法的人。

多年來,台灣的很多一線明星都在不同場合表示希望他能出來敘一下舊,都沒有任何的結果,包括羅大佑。羅大佑的很多歌是由劉文正唱紅,所以他在電視上曾經很不滿地說:「有誰見到劉文正幫我代問一下,為什麼他回到台灣探親卻不願意見一下老朋友」?

與劉文正傳過緋聞的,還有演員夫婦曹健和錢璐的女兒、電台主持秦妮以及演員恬妞,但恬妞多年後笑說:「當年我真的有愛上過劉文正,因為他實在很帥,我曾經試圖用眼神放電給他,表達想交往的意思,可是劉文正都假裝收不到」。

退出後他遠走美國,再未出現在人們面前。1952年出生的劉文正目前已65歲,但仍然是單身,據知情透露,他從未想過要結婚,他喜歡現在的簡單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e1d02d829245d7132b0c5a2a31e46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