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投入1.3億!到2025年,普寧謀劃建設四個民政重點項目!

2022-08-01     普寧房產網

原標題:計劃投入1.3億!到2025年,普寧謀劃建設四個民政重點項目!

近日,普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普寧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十四五」時期計劃投入13035.68萬元建設四個民政重點項目,因篇幅較長,小房君整理了部分重點內容如下:

「十四五」時期普寧市民政重點建設項目

普寧市民政福利園

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所需資金控制在1億元內,總規劃面積50畝。前期先劃撥建設用地28.31畝,總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其中:救助站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兒童福利院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養老院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區域性敬老院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項目共設置床位620張,其中:救助站床位50張,兒童福利院床位150張,養老院床位120張,區域性敬老院床位300張。

建設起止年限:2021年至2022年

「十四五」時期投入:10000萬元

普寧市殯儀館殯儀服務樓

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4724.2平方米,殯儀服務樓占地面積1083.0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17.68平方米;建設一棟層數為4層的殯儀服務樓,以及配套相關設施。

建設起止年限:2021年12月至2025年11月

「十四五」時期投入:2577.68萬元

普寧市殯儀館污水一體化處理工程

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規劃建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量120噸/日,實現市殯儀館污水達標排放。

建設起止年限: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

「十四五」時期投入:160萬元

普寧市殯儀館火化機尾氣排放治理工程

建設內容及規模:根據《揭陽市殯儀館火化機尾氣排放治理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標準安裝配齊尾氣凈化設備,完善火化機尾氣排放監測基礎設施,實現火化機尾氣凈化後達標排放。

建設起止年限: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

「十四五」時期投入:298萬元

普寧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摘要

在「十四五」時期,堅持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緊緊圍繞發展總目標,著力打造民政領域「大救助、大養老服務、大兒童保障、大慈善、大社會治理」五大工作體系,全面推動普寧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精準化大救助體系

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加大救助政策宣傳推廣力度。切實做好社會救助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修訂低收入家庭救助政策,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易返貧、致貧人口的監測。探索根據救助家庭成員人均收入分檔發放低保補差和分類施保,提高救助水平。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加快社會救助從「有申請才辦理」向「推送政策協助申請」轉變。

將社會救助服務力量併入「實施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管理。促進社會力量參與,以捐贈財產、設立幫扶項目、提供服務等方式,自願開展慈善救助活動,確保社會救助服務「最後一米」落實到位。

加強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切實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構建多樣化大養老體系

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家庭養老床位,推動居家社區長期照護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和養老服務領域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到2025年,各地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達到100%,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 90%以上,居家社區養老緊急救援系統普遍建立,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

發揮養老機構的兜底保障作用。到2025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60%,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

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加快培育數量充足、素質優良、技能高超、服務優質的康養服務技能人才。到2025年,實現培訓規模和技能水平整體提升,全市養老機構負責人和護理人員培訓上崗率達到100%。

構建普惠化大兒童保障體系

加強兒童保障政策宣傳。挖掘和宣傳兒童福利領域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做好與兒童福利和兒童保護相關的政策解讀和法治宣傳,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倡導,積極營造「人人關愛兒童」的良好社會環境。

加強兒童福利和兒童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機構內社工等專業技術崗位開發力度,建立常態化業務培訓機制和激勵獎懲措施,「十四五」期間市級兒童福利工作人員培訓率達到100%。

引導兒童服務公益事業多元發展。鼓勵孵化和培育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兒童服務公益事業,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專業康復機構,促進兒童福利事業的多樣化及個性化發展。

構建特色化大慈善體系

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建設。完善志願服務招募、註冊、培訓、記錄、激勵等政策,培育志願服務組織,壯大志願服務隊伍,規範志願服務活動,健全志願服務管理體系。

健全慈善工作隊伍。加強慈善主體培育,計劃至2025年全市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達到100家,實現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完善市、鎮、村三級聯動慈善援助網絡建設,實現慈善援助網絡全覆蓋。

打造潮汕特色慈善品牌。繼續做大做強「救心愛心」「光明行」「關愛孤殘兒童」「關愛留守兒童」等現有慈善品牌,總結成熟慈善品牌經驗,提煉建設模式;充分挖掘和宣傳具有普寧歷史文化底蘊和潮汕文化內涵的慈善領域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潮汕特色慈善,打造普寧慈善品牌。

構建多元化大社會治理體系

實施城鄉社區工作者素質提升計劃。有計劃、分層次對城鄉社區工作者進行培訓教育,80%以上的城鄉社區工作者接受過社會工作等知識培訓。

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建設。持續加大財政經費保障力度,確保各級社會組織黨組織有能力、有力量、有資源開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實施「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全面覆蓋」的原則,到2022年底前全市村(居)建成社會工作服務點,實現全市社會工作服務站(點)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

殯儀館節能減排工程。按照1:1比例安裝配齊殯儀館火化機尾氣凈化設備,對已達到報廢條件或不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火化設備及尾氣凈化設備進行更新改造,減少殯儀館大氣污染物排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c0ed88b064a77601be11dbd82228a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