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擁有自己的網店是娛樂圈的潮流,當紅明星紛紛趨之若鶩。
鄭爽在最近參加的一檔綜藝里,就大大方方地宣傳起了自己的網店。她在機場照和街拍照中,也不遺餘力地為品牌帶貨。
陳赫、張子萱、薛之謙、鄭愷、徐嬌、杜海濤、吳昕……都在淘寶落地生根,產品種類從潮牌、飾品到家居、食品、護膚品、數碼產品一應俱全,楊子還賣起了天珠手串。
李小璐開過7家網店。最近一家9月26日開張,一夜之間就賣出了600多件衣服,總營業額近22萬。但不知何故,據說在此之前,她曾開過的6家網店,全部慘澹收場。
成功的網店有多賺錢無須多言,這也是眾多明星湧入電商圈的原因。明星拿自己的名字直接變現,他們的網店背後大多是從設計到宣傳、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團隊,明星自己插手的部分很少,他們只需為店鋪儘可能增加曝光率。
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明星網店們,命運卻天差地別。只有很少人將店鋪開成了多年老店,有品牌效應,有贏利業績。比如趙薇的紅酒店,薛之謙的服裝店,徐嬌的漢服店等,對於這些屹立不倒的明星網店來說,粉絲效應固然有所貢獻,但更多靠的是合理的經營。
不過,能在嚴酷競爭下仍然如魚得水的只是少數,更多的明星網店,開張的時候風風火火,收割一波粉絲韭菜,關閉的時候悄無聲息,無人問津。面對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明星們表現出了水土不服,正如網紅們逐夢演藝夢時的那樣。
這種不得要領還表現在餐飲界,明星們的粉絲效應在實體餐飲中,尤為明顯。明星開的餐飲店,都是靠著粉絲和圈內好友聚集起了開店初期的人氣。但是餐飲行業雖然准入門檻較低,想要長久地生存下來,其間要經歷的競爭不比血雨腥風的網店少。
孟非自己開的「孟非的小面」,以及和黃磊合開的「黃粱一孟火鍋店「,在初期引起大量關注,但是因為菜品定價太高而最終黯然收場。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巔峰期曾在全國擁有60多家門店,但最終輸在快速加盟的管理不善。趙薇在三里屯開的「樂福餐廳」,不到一年,也因生意慘澹而關閉,鎩羽而歸。
開店和演戲一樣,自有其章法和規則,掌握熟練方能應對從容。但是這種從容,對於不怎麼具備經商頭腦的明星們來說並不容易獲得,既然如此,演藝圈「如若不接活就被打回原形」的狼狽和壓力,在商場上也是一樣。
(責編:王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XBASm4BMH2_cNUg-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