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OpenStack,紅帽將開源進行到底

2019-11-29     科技百分百

戳藍字「CSDN雲計算」關注我們哦!

作者 | 劉丹

責編 | 阿禿

出品 | CSDN雲計算(ID:CSDNcloud)

早在去年,紅帽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曹衡康表示,紅帽已經轉型了,不僅是Linux,紅帽是全球最大的開源雲平台的公司,我們不只是做Linux,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開源軟體公司。眾所周知,公共雲的崛起正在改變著開源軟體市場,公共雲廠商正在成為開源的引領者。如今我們再度提到紅帽公司,首先讓我們想到是作為一家開源商業化領域最成功的企業,在開源的世界中,汲取開源為之提供的能量,更用自身的能力,貢獻並促進著開源世界的不斷進步。

2019開源基礎設施峰會 – 紅帽展台

開源軟體領域的奇蹟:從縫紉室到摩天大樓

1993年紅帽公司的雛形誕生於其創始人Bob Young妻子的縫紉室。隨後其營收主要依賴於向客戶提供電話支持。之後才轉向「為企業客戶提供基於開源技術的解決方案、免費提供軟體」的商業模式;

2012年,紅帽營收超過10億美元,開源界無人匹敵;

2014年,在Linux企業市場中占據60%份額;全球近6500名員工,年營收近16億美元;

2016年,紅帽營收達到20億;

2019年,2019年,紅帽連續69個季度實現盈利,成為全球首家營收超過30億美金的開源軟體公司。

紅帽作為一家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為諸多重要IT技術如作業系統、存儲、中間件、虛擬化和雲計算提供關鍵任務的軟體與服務。紅帽的開放源碼模式提供跨物理、虛擬和雲端環境的企業運算解決方案,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並提升效能、穩定性與安全性。紅帽公司同時也為全球客戶或通過領先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培訓和諮詢服務。根據2019第二財季財報,紅帽當季實現營收8.23億美元、同比增長14%,已經實現了66個季度不間斷營收增長。可以說,紅帽公司是開源商業化領域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紅帽的開源之路 滿是嘗試與創新

開源基礎設施峰會首次落地中國大陸,可見中國的科技力量已經不可忽視,如何讓中國的開發者更好地融入開源社區,對此紅帽做了哪些嘗試?目前紅帽在自主研發開源方面開展的工作重點都有哪些?成為大家首先關注的話題。

對此,紅帽雲基礎架構產品市場總監Chuck Dubuque表示:「我們在社區當中已經看到了很多成功的地方,比如過去的兩個版本中,很多中國開發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其中就包括像騰訊和華為這樣的巨頭企業,而且這樣的趨勢在未來仍將持續。」

開源的好處諸多,尤其是開源對所有的參與者都敞開懷抱,儘管目前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在商業化競爭方面還存在著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開源方面的限制少了很多。紅帽更是關注到中國的參與者越來越多,為此在過去的四年中,紅帽也為開源包括中國的開發者提供了幫助與創新的嘗試,例如派出開源領域的傳播人員到客戶和合作夥伴中間,讓他們更好地了解紅帽技術,並對員工進行培訓,讓他們認識到開源技術帶來的價值,這也是紅帽所邁出的一步。對於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華為等企業 都有這樣類似的培訓和宣傳,藉此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認識到開源的價值。

另外,紅帽在上海和北京均設有辦公室,北京有兩百多名員工,並在明年開設OpenTest Con,針對紅帽以及紅帽以外的其它軟體進行相應的培訓,比如對開源的軟體怎樣進行測試。這個項目是跨區域的,但是對於中國市場紅帽表現出了格外的關注。

推動OpenStack的私有部署 紅帽不遺餘力

我們知道紅帽有三大技術支柱,第一個是基礎架構,包括Linux,還有虛擬伺服器,虛擬存儲,第二個中間件,這個是Kubernetes,容器平台,以及Open Stack,OpenShift和收購的CoreOS,第三是開發的自動化軟體,因為有開發平台之後需要自動化管理工具。

隨著容器熱度持續升高,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聲音,容器必將取代OpenStack。對此,紅帽認為,OpenStack將與容器共存,因為OpenStack的定位在基礎設施層面,關注的是虛擬機,而容器更多地是與應用層面打交道。兩者之間並不能簡單的代替。紅帽不遺餘力的支持著OpenStack,且容器同樣作為紅帽的重要技術支柱,兩者本不矛盾,紅帽也會長期不斷的對兩者進行支持。

當被問及OpenStack的應用場景從作為公有雲的承載軟體,到現在進行私有雲建設,更多在行業客戶當中進行落地,紅帽在推動OpenStack在私有部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與探索時。紅帽Openstack產品管理資深經理Sean Cohen強調,就在峰會召開前的一周,紅帽剛剛成功完成一次500個節點規模的OpenStack單一集群性能測試,並且有充足的信心表示,明年OpenStack單一集群支持的節點數還會繼續翻倍。尤其是對於邊緣計算而言,長時間支持成百上千個節點,其龐大的規模與節點,需要的對接能力更多。

Sean還特彆強調,紅帽的某些客戶已經部署了2000個節點,甚至是3500個節點的OpenStack系統。支持更多的節點運行其實有很多辦法,比如通過建立多個集群。有的客戶並不希望在一個集群中管理如此多的節點,而是構建多個集群,即使有節點出現問題,也不會降低整體的可用性。實際上,在單一集群內部署大量節點的需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烈。

強化跨開放混合雲 OpenStack 15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紅帽宣布推出具有高度擴展性和敏捷性的雲基礎架構即服務解決方案最新版本——紅帽OpenStack平台15。紅帽 OpenStack平台15 基於OpenStack 社區的 「Stein」 版本,加強了對性能和雲安全方面的改進,並且擴展了該平台支持的硬體生態系統範圍,可以幫助 IT 企業更加快速、 安全地支持要求嚴苛的生產工作負載。由於 Linux 是混合雲的基礎,客戶如果藉助紅帽企業 Linux 8 來部署私有雲,也能獲得一個更加安全、靈活和智能的 Linux 作業系統。

具體而言,紅帽OpenStack 平台15能夠:通過支持NVIDIA GPU/vGPU,提供針對新興工作負載的強大平台,例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實現准實時決策;通過改進IPSec VPN到NIC的加密卸載(crypto offload),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增強安全性,從而為生產工作負載提供更高的擴展性和帶寬;通過現代網絡應用所需的增強型TCP堆棧,實現更優的網絡性能,改善應用的可用性和工作負載的安全性;通過支持IBM POWER9 LE PowerVM硬體,為彈性基礎架構增加更多選項;通過支持專用硬體解決方案,提供更安全且集中加密的消息處理,為硬體安全模塊(HSM)提供後端支持,從而實現強化型密鑰生成和管理。一句話,紅帽OpenStack 15具有更加強大的性能、更好的安全性,可以為AI、機器學習等新興應用提供更好的支撐。

除卻紅帽OpenStack平台15的發布,在開源方面,Sean還透露了紅帽與IBM未來的預期計劃,他表示:「IBM在從事開源領域幾十年的經驗,收購紅帽之前,我們也在上游有很多合作,包括Linux等很多其它的領域。其實未來我們戰略上最大的重點就是混合雲方面,因為我們的客戶還是希望能夠在多個地點、多個應用上面進行管理,同時還能夠保持一致性和便攜性。」並強調,IBM在該領域也會加大投資,寄希望於能夠幫助客戶更好地管理混合雲的環境,同時還要保證合規和安全。

總結來說,首先是規模的擴展方面,客戶會在不同基礎之間進行遷移,比如公有雲和本地部署之間的相互遷移。至少需要保證技術上是可行的,同時還要保證合規。顯而易見的是,很多客戶其實在這些設施地點上也在擴展當中,過去主要是固定的數據中心或者傳統的雲,但是的趨勢是逐步轉向邊緣領域,因此在政府監管、安全和合規方面都要能夠予以保證。IBM所做的投資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也有很多創新的方面,比如Kubernetes,所以說對人工智慧的投資也會和邊緣計算聯繫在一起。

開源推動創新,在過去的20年里,開源作為一種變革性的方式,深刻的改變著科技領域的各個方面,並推動了無數的重大創新。在開源的路上,我們清楚地看見,紅帽始終支持著OpenStack,並將開源進行到底。

福利

掃描添加小編微信,備註「姓名+公司職位」,入駐【CSDN博客】,加入【雲計算學習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共同打卡學習!

真香,朕在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SAcuW4BMH2_cNUg1T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