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收官,官微曬出高分成績單,該劇領跑同期電視劇收視率和話題雙熱度,多次登上熱搜榜,官媒也發聲予以肯定。
人民日報評《少年派》:該劇呈現的對話式代際交流有望傳導出時代的正能量教育觀。
與很多人設想不同的是,《少年派》雖然講述了四個家庭的備考故事,但劇情並未集中凸顯高考的緊張壓抑,倒像是林妙妙、錢三一、江天昊和鄧小琪的青春紀念冊,以及王勝男林大為等夫妻的情感啟示錄。
不少觀眾一邊吐槽著《少年派》劇情老套、脫離現實、偏離重點,一邊又樂哈哈地隔山觀虎鬥,享受劇中老師、家長、學生的鬥智斗勇,心繫四個青春期孩子的懵懂情感。
那麼,以備戰高考開篇的《少年派》,還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誇張化「少年派」的現實映射
《少年派》開播以來,不少人詬病劇情過於浮誇。但別忘了,戲劇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把矛盾聚焦放大,哪來的戲劇張力呢?
認真地說,《少年派》還是有聚焦到當下的熱點現象與話題:擇校升學、高考陪讀、代際關係、子女教育、夫妻之癢、二胎時代、網貸騙局等。
劇中的五個家庭,有一定代表性。《少年派》在交代這些家庭情況時,並非平鋪直敘來個全景式拍照,更像擠牙膏一般,一點一點析出各個家庭現狀,先定大基調,再穿小插曲。
林妙妙一家,嚴母慈父,重視教育;看似虎媽貓爸,實則家庭重心一致;日常難免磕碰,但整體氛圍溫馨。
鄧小琪是單親家庭,母親一心拼事業,無暇顧及她的學業和生活,物質儘量滿足,但精神上缺乏關愛。
錢三一出身書香門第,學習自律且優秀,但他的父母婚姻名存實亡,價值觀迥異;其母裴音對待兒子比較嚴苛,家中缺少煙火氣息。
江天昊是富二代家庭出身的孩子,父母相對民主,平日忙於餐飲事業,支持孩子的學業但也不太過問干涉。
唐元明與王頂男的小家,從開始的溫馨美好,逐步走向四分五裂。王頂男自作自受,遭遇網貸騙局,導致精神異常,與唐老師的婚姻也宣告終結。
從家庭構成來看,劇中幾個家庭的家境大體優越,學校起點也高。而現實中,大多為一般普通家庭,孩子的就學環境參差不齊。從這點來看,這些家庭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參考意義。
但若從啟發教育、啟迪思考的角度去看,幾個家庭的局限性可以被弱化甚至忽略。因為教育是共性的,家庭關係也是社會人普遍要面對的。劇中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值得借鑑和反思。
《少年派》以教育為切入點,發揮其多稜鏡的作用,將代際衝突、教育理念差異、夫妻三觀不合等現實交錯映射展現出來,從中探索化解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關於教育、成長、高考的話題永遠不會過時,它們不僅是觀眾的身邊事,更是每個家庭的大事。
因此,《少年派》雖然在人物的設定、劇情的設置上不夠深刻、豐富、成熟,但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
「少年派」或在緩解社會焦慮
《少年派》中,老戲骨張嘉譯和閆妮以「虎媽貓爸」開場,實力詮釋中年夫妻的家長里短,有磨合,有起落,有無奈,也有努力。
不少觀眾追劇,最初衝著張嘉譯和閆妮這對黃金夫妻檔而去。但很快,不少人便被劇中四位新生代演員鮮活有趣的表演所吸引。
四位年輕演員趙今麥(林妙妙)、郭俊辰(錢三一)、姜冠南(江天昊)與王玉雯(鄧小琪)本色出演,打造了四個性格迥異的小主角,可謂本劇的顏值與笑點擔當。
吃貨中二少女林妙妙、學霸男神錢三一、花痴美女鄧小琪、活寶暖男江天昊,四個人相愛相殺、互挺互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建立友誼。
劇中頻現搞笑歡樂環節,看得觀眾喜不自禁,也使《少年派》劇如其名。
牙刷梗:有潔癖的王勝男時不時給林大為換牙刷,原來她一生氣就把老公的牙刷拿去刷馬桶。
見家長:趙老師要見江天昊家長,昊子領來了吃著棒棒糖的小孩舅舅以及年輕漂亮的外婆。
處女梗:王勝男偷聽妙妙和小琪聊天,得知女兒不是處女很崩潰,林大為證實:星座而已。
閨蜜情:裴音與王勝男不罵不相識,從鋼琴配剁餃子,到夜跑談心、互相欣賞的好鄰居。
懵懂戀:錢三一對林妙妙暗生情愫,妙妙從渾然不知到似懂非懂,青春期愛戀隔著窗戶紙。
《少年派》通過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直擊每個家庭的要害和隱患,家長和孩子在一番番掙扎與博弈中,攜手跨過一道道坎,邁向了各自人生嶄新的階段。
王勝男在林妙妙高考時生下二胎弟弟林夠夠,林大為入職新行業混得風生水起。裴音斬斷雞肋婚姻,與優秀小男友蔣煜文共赴愛河。江家破產,江天昊與父母腳踏實地,開起天昊小廚。鄧心華工作被質疑,鄧小琪對母親從不滿到和解。
四個小小少年,在高考結束後做出了各自的選擇。錢三一和鄧小琪北上追夢,林妙妙和江天昊留守本地。雖然沒有觀眾期待的CP圓滿結局,但也合情合理。
有人疑問,既然《少年派》立足高考備考,但又不直接展示高中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緊迫與壓力,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另有深意?
其實,類似《少年派》的手法,在同類劇中並不少見。一方面,紀錄片可以滿足記實的需求。另一方面,電視劇考慮的,更多是觀眾的喜好與商業價值的落地。
或許,《少年派》也是一種嘗試,通過提煉式渲染校園生活的生動氛圍,鮮活還原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小煩惱與小確幸,以此緩解大眾的緊張心情和焦慮情緒。
同時,《少年派》在映射現實的大框架下,穿插具有共鳴的暖心故事,直擊備考家庭的瑣碎日常,凸顯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的重要性,探索進一步緩解備考家庭焦慮情緒的方法和道路。
《少年派》通過孩子與家長三年高中生活里的對壘與碰撞,以詼諧幽默的畫風另類詮釋高考路徑的笑淚與成長,真實中直擊高考家庭的情感痛點,亦對當下兩代人重新理解高考話題,緩解社會焦慮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由漂亮鎖骨原創首發在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