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影視風向標
誰也沒想到,一部國產文藝片支撐起10月下旬淡季的電影市場。魏書鈞執導,朱一龍領銜主演的《河邊的錯誤》上映9天,票房突破2億,成為今年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文藝片。
這樣一部受到原著作者余華肯定,被很多影評人評價「解讀空間很大」,但同時也被不少觀眾吐槽「沒看懂」的文藝片,為何能贏得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因為片方做正確了三件事。
朱一龍演技人氣加持與影片雙贏
「沒有答案,不如發瘋」。這是電影《河邊的錯誤》的宣傳語,也是對劇情和人物的概括闡釋。的確,這不是一部能讓觀眾輕鬆觀影的商業類型片,而是一部需要全神貫注觀看,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依然有可能看不懂的文藝片。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警察破案的故事,前半段有懸念的設置和正常的戲劇衝突,按照犯罪懸疑類型片的拍法,最後一定要揭開真相,讓觀眾看到答案,但該片後半段卻如同朱一龍飾演的男主角馬哲一樣「發瘋」了,令人分不清是真是幻,陷入命運的不可捉摸乃至荒誕詭異之中。
這樣迷亂的故事邏輯、發瘋的男主角和反類型的敘事方式,絕大多數時候是適合迷影人群觀看的小眾文藝片,魏書鈞上一部作品《永安鎮故事集》,9月8日上映僅拿到320萬元票房。這也是多數國產文藝片在電影市場上的票房表現。
但《河邊的錯誤》僅預售票房就突破1300萬元,10月21日上映首日票房5198萬元,首周末兩天票房近億元,截至目前已經連續9天奪得全國單日票房冠軍,票房突破2億元,成為今年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文藝片。
據貓眼專業版最新預測,該片中國內地總票房有望達到3.28億元,若真的如此,將超過《地球最後的夜晚》的2.82億元,成為近些年來最賣座的國產中小成本文藝片。
《河邊的錯誤》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績,最根本的原因是改編自著名作家余華的同名先鋒小說,有很好的劇作基礎和一定的IP效應。導演和編劇在對原著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進行了更適合影像表達的合理化改編,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正因如此,影片不僅得到原著作者余華的認可,獲贊「比張藝謀改編的《活著》更忠實於原著」,也贏得了眾多餘華書迷和普通觀眾的肯定。目前豆瓣7.6分,貓眼9分,淘票票9.1分,口碑和票房都表現不俗。
僅有這些還不夠,電影市場上還有很多好口碑低票房、曲高和寡的文藝片,《河邊的錯誤》能夠走出迷影小圈子,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片方和導演請朱一龍擔任領銜主演至關重要。
朱一龍是目前國內演技最好的當紅小生之一,在近幾年主演的《叛逆者》《人生大事》《消失的她》等現象級影視作品中都有出色的表現,這次在《河邊的錯誤》里飾演警察馬哲,眼神迷亂,鬍子拉碴,佝僂著背,與他以往的銀幕螢屏形象又迥然不同,令人佩服其強大的角色塑造能力。
朱一龍不僅在《河邊的錯誤》里成功地演繹了角色,而且憑藉自身在全國千千萬萬年輕觀眾中極高的人氣,為影片贏得廣泛關注,吸引粉絲走進影院觀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宣傳發行充分借勢中外電影節展
《河邊的錯誤》片方和宣傳發行方做的第二件正確的事,是在宣發過程中充分借勢坎城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等中外電影節展,宣傳節點和上映時機都把握得很好。
國產文藝片借勢電影節展宣傳營銷是常規路數,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數,但像《河邊的錯誤》這樣在宣傳和發行環節堪稱做到極致的並不多見。
該片拍攝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因為品相不錯,受到不少國內外電影節展的關注,早在今年4月25日,就入圍了第7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影片的大範圍宣傳隨之展開。
4月20日,《河邊的錯誤》開通官方微博,#朱一龍新電影開通官微#兩次衝上熱搜。4月25日官宣入圍坎城國際電影節之際,片方發布影片國際版海報,帶著朱一龍和片名的話題再度登上熱搜。
今年5月16日至27日,第7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舉行期間,《河邊的錯誤》導演魏書鈞率朱一龍等主創去坎城走紅毯,受到社交網絡平台和全國媒體的廣泛關注,掀起了一波宣傳熱潮。
10月11日,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幕,《河邊的錯誤》作為開幕影片首映,首映禮上,導演魏書鈞、領銜主演朱一龍與原著作者余華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話,引髮網友熱議。
據媒體報道,《河邊的錯誤》在上映之前,入圍、展映於坎城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釜山電影節等22個國際電影節,獲得了全國乃至全球媒體的廣泛報道。
10月16日晚,該片榮獲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全國各大權威媒體和電影專業媒體同樣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僅僅三天之後,10月21日,影片正式在全國上映,堪稱趁熱打鐵,把獲獎帶來的關注度和熱度用到了極致。
之前,有不少獲獎影片因種種原因不能及時上映,或多或少影響了影片上映後的票房。《河邊的錯誤》這波借勢宣傳發行的成功操作,值得其他影片借鑑。
淡季上映避開大片贏得很高排片
作為一部文藝片,《河邊的錯誤》選擇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淡季上映,除了考慮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同檔期沒有重磅商業類型片新片上映。
10月21日,該片上映之際,《堅如磐石》《志願軍:雄兵出擊》等幾部國慶檔大片已經上映了20多天,票房走勢已弱。10月20日雖有6部新片剛上映,但除了愛情片《最好的相遇》有較高排片量之外,其他影片沒有市場競爭力。
《河邊的錯誤》憑藉此前幾個月在中外各大電影節展上的入圍、展映乃至獲獎,以及領銜主演朱一龍的高人氣,成功地吸引了媒體、觀眾和影院經理的眼球,及時地填補了市場真空,上映首日獲得了高達25.3%的排片,這對於一部國產中小成本文藝片來說,非常罕見。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曾說過:電影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它要在單位時間裡吸引最大層面的關注,以實現最大的效益」。
《河邊的錯誤》不僅有不錯的品質,還在男主角的選擇和宣傳發行上做正確了上述三件事,這才使得它成功出圈,成為電影市場上一部現象級的國產文藝片。